7月23日,宜家靜安城市店開業。
作為全球首家主打City Store「城市生活」概念店、中國首家城市中心店,這座宜家門店面積僅有3000平,對比宜家徐匯店面積3.2萬平、北蔡店近5萬平、寶山店5.6萬平來說,這座宜家城市店的面積尤其「小」。
這座宜家究竟有啥不一樣?昨天趁周末,58妹來到新開業的宜家靜安城市店,為大家帶來最前線的探店測評!
勇闖「人海」,58妹帶你逛宜家
這座宜家緊鄰靜安寺地鐵站,門前「南京西路」的路牌和斜對角靜安寺標誌性的金色尖頂,無不彰顯著宜家所在的「黃金路段」,站在十字路口處眺望這座建築,「IKEA」的標誌分外惹眼。
還看到了熟悉的安居客
進入宜家的第一步,是排隊。已是周日下午四點,但來此打卡的朋友們還是人、從、眾......排隊的人流從宜家門口一路繞到宜家建築體後,隨處可見維護秩序的工作人員,甚至有標牌顯示「還需要排隊2小時」。不過實際通行的速度比58妹預期的要快許多,在等待半小時後,58妹順利進入宜家。
這座宜家分為三層,第一層涵蓋了當季熱銷區、家居靈感區、瑞典輕食集和旅行及紀念品區。正門進來首先看到的是當季熱銷區,宜家「爆款」單品配上不同的主題集中排列展示,現在展示的正是「美好夏日,嶄新生活」的主題,非常應景。
在一樓出口處的拐角,是宜家城市店新設的「宜家輕食集」,在這裡不僅可以快速買到宜家著名的冰淇淋甜筒和熱狗,還能喝到瑞典全進口咖啡豆研磨的咖啡、吃到各類麵包。
為服務周邊工作的白領,「宜家輕食集」更將營業時間放寬,從早上八點一直營業到晚上九點半。夏天和冰淇淋最配,只不過周日下午的冰淇淋機壞了,58妹含淚向前......
旅行及紀念品區首發全新FTERTRAD艾弗特達系列,包含衛衣、T恤、運動水壺、毛巾與帆布袋等產品,將品牌根植到產品設計中去,這些產品透露著宜家想做「潮牌」的野心。
二樓分布著兒童家具與用品和各式各樣的家具靈感展間。宜家最著名的毛絨玩具「宜家小熊」、「大鯊魚」如約而至,一筐一筐排列其中,配以孩子們歡呼雀躍的聲音,整個兒童區充滿著童趣。
分布在二樓的家具靈感展間,或是與老洋房、石庫門建築進行靈感的碰撞,或是結合智能家具展現智能生活,又或是布滿綠植貫徹「可持續生活」的理念,不少朋友在此拍照打卡。
三樓則是萬眾期待的餐飲區。在掃碼點單後,即可入座。不過不知是不是人流量過大,菜品消耗得比較快,在58妹進行點單時,菜單欄上提供的菜色並沒有很多,主食除卻較為經典的肉圓、意面、雞翅和甜品提拉米蘇以外,可選菜品寥寥無幾。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靠窗的「景觀位」既能俯視南京西路上的車水馬龍,又能眺望靜安寺的金色塔尖,城市中心的繁華景象盡收眼底。
在餐飲區的另一側,則是「宜家全屋設計中心」。在這裡,可以通過宜家提供的數位化設計工具,對自己的家進行設計,無論是工業風還是極簡風,都可以進行DIY設計。
宜家城市店,哪兒不一樣?
與一逛可以逛「一天」的其他宜家商場不同,算上「排隊」上樓的時間,58妹僅僅用了30分鐘就把一整座宜家城市店逛完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與其他店鋪相比,除了「小」,這座宜家還有什麼不同呢?
1、數位化全覆蓋,加速轉型
對於已經76歲的宜家來說,如何全面數位化、適應當下電商環境,一直是個難題。直到2016年9月,宜家方才嘗試自營電商,今年3月,宜家入駐了天貓平臺,這是它首次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可以說,在數位化轉型的道路上,宜家可以說是「步履蹣跚」。不過這次開業的宜家城市店,展現了宜家加速數位化轉型的決心。
在各類商品旁,在貨櫃附近,在出入口指示牌旁,甚至是在宜家的電子顯示屏上,宜家電商小程序碼遍布,消費者可以掃碼查看全品類商品。在58妹排隊點餐時,更有工作人員提醒「本店實行線上點餐制,請掃碼點單」,小程序穿插了「逛」到「吃」的全部流程。
小程序的品類更是五花八門。CBNData消費站在店內體驗的時候,購物、飲食和用優惠券用到了5個不同的小程序,包括宜家點餐、IKEA宜家家居、宜家靜安會員禮遇、宜家門店助手和宜家俱樂部。
2、精選商品,因地制宜
與其他宜家商場「九曲十八彎」的展間布置不同,靜安宜家城市店每層的走道都是「直來直往」式的,同時又受限於3000平的面積,迫使宜家城市店在商品選取上,更傾向於小型單品。
資料顯示,城市店中在有限的空間中選擇性地陳列了3500件陳列商品,其中只有1200餘件是可直接提走的商品,而期望購買大件家具等其他品類的消費者,只能夠通過官方小程序下單。
區別於此前展示商品與貨櫃分離的情況,宜家城市店中,樣板間都配有配套的貨架,展示商品周邊都會設置相應的貨櫃,不用再「跑斷腿」到別的樓層取貨,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更為省心、便捷。
3、「體驗」為主,「賣貨」為輔
在城市中心開一家3000平的門店,要賣多少貨才能把租金賺回來?顯然,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早在上海城市店開業之際,宜家中國副總裁弗朗索瓦·勃朗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種策略和坪效無關,我們希望大家看到漂亮的設計和好玩的體驗區會進店逛逛,我們相信不同形態的門店會互相補足。」對比賣貨,宜家更在意的是營造更豐富的消費場景,吸引更多的年輕人。
上文中提到的宜家「當季熱銷區」的12個陳列主題、針對周邊白領的「宜家輕食集」,還有首次亮相的社區實驗室,宜家企圖由此構建靜安城市店與本地消費者之間的聯繫,創造更多的消費可能,待開業季告一段落,還將有肉丸烹飪課堂、睡眠革命家居講座等會員活動上線,靜安城市店將深入消費者的日常消費中。
卸下笨重倉庫,宜家「小而美」
宜家正不斷向城市中心邁進。撇去了郊區倉儲式的大賣場,宜家正向「輕小型」店鋪轉變,探索著新的業務模式。
此次靜安宜家城市店並非全球首家,2019年,宜家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頓上東區黃金地段打造了第一家城市中心店,佔地14000平方呎,不設餐廳和大面積的提貨區,主要打造和展示小空間樣板房。店內配備了多位室內設計師,專門為顧客提供個性化定製的服務。
宜家巴黎城市中心店則是將家具店打造成了一個「活動中心」,逛累了的顧客可以選擇坐下觀看電影,店內還設置了瑜伽課、手工製作課等活動;宜家倫敦市中心店的面積則不到50平米,是一家無餐飲、無收銀、無沉浸式體驗的「三無」店鋪......
截至目前,宜家也已陸續在紐約、巴黎、莫斯科、倫敦、雪梨、普吉島等地開出了迷你門店,更計劃在2021年前全球開至30家城市迷你門店,其中包括泰國清邁、芭提雅、日本東京等城市。
而在「城市中心店」外,宜家還不斷嘗試「跨界」。
在溫州萬象城和北京五棵松商圈,宜家分別開了兩家提貨訂貨中心,為顧客提供「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自助服務;全球首家宜家百元店則落戶臺北,門店面積只有100平米,所售商品的定價基本都低於新臺幣100元(約合人民幣23元);還有廣州東站的宜家咖啡館、上海徐匯的首家宜家烘焙工坊......
跨界不停,變革不止。雖已是「古稀之年」,但宜家仍在不斷突破舊有模式、嘗試新型門店模式。
宜家靜安城市中心店到底能走多遠?是步門店前任主人Old Navy敗走撤櫃的後塵?還是突破重圍徹底完成數位化的轉型?時間自會給我們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