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目: 燕魟目 Myliobatiformes
科: 魟科 Dasyatidae
屬: 魟屬 Dasyatis
種: 齊氏魟 D. gerrardi
▲齊氏魟背面
物種概述Summary
中文名:齊氏魟(拼音:qí shì hóng )
英文名:Whitespotted whipray or Sharpnose stingray
學名:Dasyatis gerrardi (Gray,1851)
齊氏魟為魟科魟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亞、日本南部以及南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列為:未予評估(NE)
棲息深度:0 - 50公尺
有毒魚類:是
科中文名:魟科
經濟性:是
科號科名:F055 Dasyatidae
食用魚類:是
最大體長:200cm
觀賞魚類:否
其他中文名:魴仔、花魴(澎湖)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臺灣分布:西部
棲息環境: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印度
外形特徵 Description
體盤菱形,前緣微凹,與吻端成60度;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1-1.2倍,最寬處在體盤的中部稍前。吻長而尖,稍突出;吻長等於體盤長的1/4或稍小,比眼間隔大1.2-1.7倍。眼中大,突出,眼徑約與噴水孔幾同大。口小,口前吻長比口寬大3倍。口底乳突4-5個,旁邊兩枚較小,中央如果出現3枚,則最中央的乳突最小。尾細長,為體盤長的3倍;背及腹側面之皮褶完全消失;尾刺1枚。幼體光滑,稍大者背面正中具幾個平扁結突,長大者沿著脊椎骨之位置具一列棘。背面淡褐色,邊緣近灰白色;腹面淡白,邊緣灰褐色;尾部具黑白相間之色環,成體消失。Himantura gerrardi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Ecology
棲息於比較近海的沙泥海域中,亦常進入河口區,甚至有在恆河捕獲之紀錄。以底棲甲殼類為主要食物。屬於卵胎生魚類,一次可以產下好幾尾小土魟。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齊氏魟腹面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東起印度,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臺灣分布於西部海域。
漁業利用 Fishery
主要漁法為底拖網,重要的食用魚,皮膚與肉被幹制或用來生產皮革做成錢包與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