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90年代,在農村基本上家家養豬,一家養個1、2頭豬非常正常,如果養2頭,過年殺一個,再賣掉一個,有吃有喝。
可是進入2000年以後,不知道啥原因,家家養豬的年代一去不返了,農村中養豬的多是一些養殖專業戶,一般養殖幾十頭,或者幾百頭,也為數不少,養豬戶一年賺個十幾萬或幾十萬的也不在少數。但是到了2015年以後,情況又有了改觀,一些地方幾十頭的散養戶也在減少,到了最近2年,即使豬價大幅上漲,豬肉價格已經飆升到了30塊錢一斤,比前幾年翻了好幾倍,可是一些農戶還是不願意養豬。
根據7月19日全國平均生豬價格18.73元/斤,一頭生豬的養殖利潤達到1500-2000元是沒有問題的,這可是平時養豬的4、5倍的利潤,如果一個人在家養殖30頭生豬,那就是5萬左右的利潤,頂得上一年打工的收入。那麼問題來了,為啥養豬這麼掙錢,還不願意養呢?
第一,現在養豬太費錢了,無本難取利。現在養豬的成本太高了,一頭豬崽子就1500塊錢,再加上豬舍、水電費、人工費、防疫費、豬飼料等,全下來養殖一頭豬就得3500元左右的成本,養殖30頭就是10萬多元,加上第一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還得加上幾萬,一般小農戶哪有這麼多錢,養殖規模小的,貸款也貸不上,所以農民養豬缺少資金是個大問題。
第二,非洲豬瘟鬧得,很多人都不敢養了。2018年8月份,我國發生非洲豬瘟之後,經歷了2019年前期的豬價暴跌,讓一些養殖傷了筋骨,談瘟色變。由於目前非洲豬瘟仍然沒有全部清除,還偶有發生,養豬戶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敢養。
第三,有些扶持政策更傾向於規模養殖,小農戶得到的支持比較有限。從去年開始,很多地方出臺了養豬扶持政策,有貸款方面的,有豬場建設補貼方面的,還有用地方面的,但是這些政策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達到一定規模,比如最低50頭以上,或者100頭、200頭以上,很多養殖50頭以下的小農戶就只能看到別人領補貼了,所以這種情況下,小農戶養豬受到了影響。
目前豬價18、19塊錢一斤,肉價30來塊錢一斤,雖然一些大型養豬企業擴大生產規模,但是作用還是比較有限,如果通夠加大對小散戶養豬的扶持,哪怕是養一頭豬,也讓他得到支持,大家的養殖積極性一定會空前高漲,把更多的養豬人吸引進來,遍地開花,豬價、肉價下降將變得自然而輕鬆。
大家對農民散養生豬的事是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