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部根據熱門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先後開播,包括改編的《花千骨》在湖南衛視開播後成為收視冠軍;根據唐七公子《歲月是朵兩生花》改編的《兩生花》在江蘇衛視播出後有不俗的收視表現;還有根據南派三叔小說《盜墓筆記》改編的同名網劇在愛奇藝上線後迅速打破此前《愛情公寓4》保持的紀錄,被稱為現象級網劇。不過,伴隨高點擊量和高收視率的還有來自原著粉絲的吐槽。
原著粉吐槽 有些改編太大,我們都沒法劇透
南派三叔原著《盜墓筆記》擁有數千萬粉絲,網劇中除了人物名字一樣,其他似乎都與原著不一樣,最明顯的就是吳邪從古董店小老闆變為德國留學生,盜墓行動成了保護文物,有網友因此評價說,即使原著粉都無法劇透。網劇中,「盜墓賊後代」吳邪變成一個「文物要交給國家」、「一定要把牛頭交給文物保護所」的乖寶;而原著後半段才出現的阿寧,以一臉殺氣的妝容和一身傻氣的造型早早便出場;張起靈更是從懸崖處突然冒出,每次出場還自帶背景音樂……除了人物的出場方式,網劇的特效也是一大槽點。先前號稱總投資超8000萬元,並啟動好萊塢特技班底,但當先導集中摩託車鄉村追逐和燃燒的汽車變成紅球的畫面播出後,網友們紛紛質疑一集幾百萬的製作費究竟去哪了?
同樣令原著粉沒辦法劇透的還有《兩生花》,質疑最多的就是「劇情改編太多」和「人物設置太亂」。劉愷威飾演的秦漠成了一名失憶青年,幽默感十足的女主顏宋變成一個謹小慎微的單親媽媽,而腹黑正太顏朗也變成小暖男。至於刪除了小說中秦漠、顏宋的大學相遇橋段,加入男二林喬和顏宋的「一夜情」戲碼,更令原著粉難以接受。
編劇回應 改編這活兒不容易,有些情節必須修改
對於《盜墓筆記》原著粉的吐槽,編劇白一驄和彭闐表示,第一次看到成片就做好準備了,正常看待,合理面對。白一驄說,「上交國家」這一臺詞代表正確的「三觀」,若照搬原著將無法過審。「盜墓犯法,假如大家認為盜墓是合法的、能拍的,那我無話可說。」至於先導集,是為讓主角儘早相遇,「按照原著,三人的相遇太晚了。」白一驄解釋說,先導集的目的在於把吳邪原本盜墓家族的身份換掉,合法化;讓原著中「主動下墓」變成「被動下墓」,都是為了接近原著。「接下來的劇情基本貼著原著線程走。 」
《兩生花》總製片人趙巖森表示,「《兩生花》在小說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動,我們在保留小說精髓上下了很大工夫,是一部誠意之作。 」編劇季煒銘也從電視劇編劇的專業角度,解釋了為何在改編時如此「大動幹戈」。「我們不是只保留了原著中的人物名字,還有許多經典橋段都被保留下來。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基本上繼承了原著人物情感的發展,只是根據影視作品的需要增加了更多的情節內容。 」
《花千骨》原著作者、電視劇版的編劇果果表示,自己壓力其實特別大,但是對於原著粉的吐槽,也能夠坦然接受。「肯定會有一些人不滿意,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和期待都不一樣。我盡力去改編了,忠於自己的內心。 」
網友糾結 繼續追劇還是乾脆放棄,這是個問題
在對《盜墓筆記》、《兩生花》、《花千骨》一番吐槽之後,不少網友陷入一種到底繼續追劇還是乾脆放棄的糾結狀態。繼續追劇的一方心態比較客觀冷靜,他們表示,應該多給改編劇一些時間,「萬事開頭難,我會接著看幾集再選擇追劇或棄劇」、「我其實打算棄劇的,但是看了看微博,看了看吐槽,樂死我了」、「即使《盜墓筆記》先導片拍成這樣我也忍不住想要看下去,因為當我看到那些青蔥年少的日子曾讓我在夜裡輾轉反側的人物活過來的瞬間就已經擺脫不了了」。
打算棄劇的一方多為原著的忠實粉絲,他們表示還是回頭把小說再讀一遍吧,因為這樣才能徹底「洗掉電視劇的那種不知所謂」。有網友表示,「當我知道林喬要去做親子鑑定的時候我就預感報告會弄錯,並且顯示顏朗是林喬的兒子。現在的編劇可以想些新花樣嗎?唯有靠狗血撐起一片天了」,還有網友表示,「《兩生花》看了不到10分鐘就棄劇了」。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夏亮亮
[原著作者發聲]
6月12日,單集投資500萬、微博話題閱讀量超 21億的季播劇《盜墓筆記》先導集上線,引發全民吐槽,甚至編劇、演員都加入自黑自嘲的行列。對於網友們滿滿的 「差評」,原著作者南派三叔在接受專訪時坦陳:「都把我看傻了,編劇也看傻了。 」
網劇《盜墓筆記》改編自南派三叔所著的同名小說,擁有眾多「稻米」。但是與先導集點擊量一同飆升的,還有網友們滿滿的槽點——每集500萬的製作被質疑是淪為了五毛錢特技的雷劇,被吐槽「連80年代的《西遊記》都比不過」。
如果僅僅是原著粉喊喊也就罷了,可連原著作者南派三叔都開啟了「自黑自嘲」模式:「當然是不滿,和我看到的劇本完全不一樣,都把我看傻了。不光是我看傻了,連編劇都看傻了。這幾天一直在查什麼時候多出來一個內蒙古版的劇本。」三叔透露,他曾提前看過入洞之後的粗剪片段,「我覺得還是挺好看的。當時先導集是最後拍的,我看的時候先導集還沒有完全完成。 」 據《華西都市報》報導
最新進展
《盜墓》正片第一集回歸原著
稻米們鬆口氣卻難止「硬傷」的憂傷
最近一周《盜墓筆記》持續不減話題熱度,在試水的先導集被釘上了盜史的恥辱柱人人吊打後,正片終於在片方苦口婆心留「客官再留一會兒」的挽留中出場了。前晚更新的一集沒有食言,劇情回歸原著真正上交給了粉絲,臺詞雖拖沓卻也還原出了盜墓的味道。
護寶小隊懸崖勒馬走回盜墓老路劇情還原邏輯有硬傷
上周,編劇白一驄曾幾分激憤地寫道:先導集只是先導集,下周去了瓜子廟,你們再決定是把我塞墓裡還是放出去跟驢蛋蛋一起玩耍。而片方與三叔本人也極力宣稱好戲都在後頭。這周記者也做好了心理建設,如果再不是古墓「粽子」的話,就回家吃粽子看木乃伊。
幸而護寶小隊懸崖勒馬,口上說著上交國家,身體卻誠實地走回了「盜墓」老路。這一集的內容基本全部脫胎於小說,小分隊跟著五月天的清新口香糖風格進了屍洞,場景對白無不帶著令書迷憶當年的還原,即使是新增的人物high少,也讓人喜聞樂見地顯出了當年總是拖後腿的大奎的影子。
但是在劇情的邏輯上,這個正片卻依舊還是有點不走心,譬如很多網友指出的馬達已經失靈卻還要再發動,以及未見high少有踩踏的動作結果鈴鐺就碎了吳三叔就開罵了等等,這些不是因為技術受限卻只緣於不認真的紕漏,很難讓人理解和寬容。
總體來看,這一集的功能基本就是穩定人心平息原著黨的怒火,雖說吳邪突然直接叫小哥悶油瓶讓人有點意外,但稻米繼續追劇的信心應該是可以挽回不少。只不過,突然竄出的一整箱高亮的某品牌飲料還是過分違和了。
驚悚氛圍難敵塑料道具萌萌噠屍鱉用不用給你做個表情包
某網站在先導集後將《盜墓筆記》不客氣地歸為了喜劇、兒童類,但經過了正片第一集後,懸疑、冒險的標籤總算是可以拿回來了。必須要說《盜墓筆記》在驚悚氛圍的營造上確實沒太含糊,漂在水上的半截子屍體以及白衣長發女屍,記者雖看過原著卻也還是被嚇出了幾波心顫。
但是,與這份驚悚感極其不匹配的就是劇中的道具,前晚瘋傳網絡、號稱墓室標配的屍鱉居然就是個揮舞小爪、妹紙們都想把它掛包上的塑料萌物,看這齜著一排小密牙的架勢,是想讓人給你做表情包嗎?
至於劇中的特效,小船(假)水上走、人在(動)畫中遊的呈現效果繼續穩定地保持了先導集的水平,為此好心的網友只能道一聲綠幕前張牙舞爪時驚時乍的演員們辛苦了。其實現階段吐槽國產劇的特效無非就是浪費口水,再大的投資宣言也抵不過製片方曾出品過《古劍》、《少四》的事實。 據新浪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