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母親曾三次跌倒,女兒致電本報諮詢如何預防老人跌倒
記者徵集市民護理經驗,聽取醫生建議
「我的母親88歲了,想請教一下,該如何有效預防老人摔跤?」近段時間來,《老友記》一直在徵集照顧老人經驗之談——「護理老人我有一套」,家住荷花街道的周蘭就聯繫記者,希望能夠得到一些達人的支招。
事實上,跌倒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重大風險因素之一。去年的「老年健康宣傳周」期間,七家機構在北京發布的《老年人防跌倒聯合提示》提醒,家是老年人跌倒發生最多的地方,適老化的居家環境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在家中跌倒的概率。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
居家防跌倒
家裡裝扶手,座位上配安全帶
周蘭家住荷花街道,家中老母親曾摔過3次,最嚴重的一次造成腿骨斷裂,手術後植入了鋼釘。如今老人可以行走,但讓家人擔心的是,老人這麼容易摔跤,該怎麼做才能防止再次摔跤呢?
預防老人摔跤,市民廖先生就做出了典範。記者走進他家,只見家中臥室、大廳、廁所、陽臺等地方都安裝了扶手。其實安裝扶手很簡單,就是將一根鋼管固定在牆壁上,在某些關鍵地方進行焊接。有了扶手,老人無論去哪裡都可以「搭把手」,在室內安全行走。
廖先生說,早些年老母親也摔跤過,當時他就想到在家裡裝上欄杆,靈感就是來自醫院走廊的扶手。因為學過修理和焊接,他把家中所有礙事的家具都搬開後,在牆壁上固定鋼管就可以了,雖然較為簡單,但效果非常實在。除此之外,記者還看到他在老人的床邊也安裝了欄杆和扶手,老人起床時可以憑藉扶手,自己訓練著坐起來。
「預防老人摔跤,一定要注意坐、走兩個階段。」譚淑梅的家婆羅淑媛今年98歲,4年前中風後一直臥病在床,無法自理,但在譚淑梅的護理下,無論是醫生還是鄰裡,都點讚老人身上乾淨清爽,既沒有褥瘡,也沒有異味(詳見本報2020年8月25日07版報導)!譚淑梅的建議是,88歲的老人最好有自己的專座,座位後還要固定一根安全帶,防摔防跌。家裡的沙發、凳子、床都應該保持同一個高度,這樣老人無論走到哪裡,身體都能順應習慣性的高度,避免摔倒。
還有今年62歲的熊霞芝,照顧久臥病榻的母親有36年,在養老中心當護理員照顧老人有10年(詳見本報2020年8月19日11版報導)。熊霞芝表示,88歲的老人主要是坐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兩腳平衡,用手撐著凳子坐;其次是家裡的家具要儘量少,地面不能滑,不要妨礙老人行走;很多老人去撿東西會讓身體失去重心,一定要交待老人不要輕易彎腰。
跌倒防重傷
儘量保護好頭部和脊椎等部位
9月1日,記者在市中醫醫院骨傷三科老年創傷骨科了解到,如今我國老年人(60歲以上)摔跤的比例是千分之三,也就是說1000個老人中就有3個老人摔倒。摔倒造成的後續影響極大,甚至會影響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量。
「造成老人摔跤的因素,主要分內因和外因兩種。」瀏陽市中醫醫院骨傷三科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張靜表示,人老了以後,小腦開始衰弱,平衡能力開始下降,且老年痴呆、白內障等病症還會導致視物模糊等,這都是導致老人跌倒的風險因素;其次是藥物也會損害人的平衡能力,如抗焦慮藥、止痛藥、助眠藥等等,也容易造成老人摔倒。外因則更多,比如鞋子不防滑、地面有水、光線昏暗、道路不通暢、不平坦等等。
張靜認為,有效預防摔跤,要注意解決以上內因和外因所造成的隱患,要保持光線明亮、道路通暢,可以使用手杖、防滑鞋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在體位改變時更容易發生意外摔倒,如躺著要坐起來或站起來行走時,建議在改變體位之前緩衝10分鐘,讓身體適應這種變化。
「儘量讓老人多獲知一些防跌倒的專業知識。」張靜說,如果老人在摔跤時有自我意識,那麼他就可以對此進行應急反應,摔倒時迅速將下巴收向前胸,可以保護頭部,避免後腦著地;摔倒時儘量用手去撐地,可以保護髖骨和脊椎,不造成災難性創傷。「雖然手撐地同樣可能造成橈骨遠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但其危害要小得多。」
相關連結
防摔倒,全世界老人都在學
關愛老人,預防跌倒,這一門課程在法國、英國、荷蘭、加拿大等國家都在開展。
法國開展了一項名為「防跌於未然」活動,到2016年,巴黎地區已有94.6%的老年人參加學習預防跌倒的經驗;在英國,老年慈善機構「老年英國」在其網站也開設預防摔跤課,為老年人提供防摔等建議;荷蘭「告別跌倒」的課程從20年前就在開展,甚至還會教老人如何判斷周圍情況及自身局限,從而減少意外發生。他們的課程是在健身室進行的,老師借用障礙物、厚海綿墊,模擬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障礙物,模擬摔跤,教老人們採用科學的方法保護頭部和四肢,安全站起來。
「我們亦有計劃開設公開課,向老人推廣防摔知識。」張靜表示,根據骨傷三科目前的數據顯示,如今老人摔傷的就診比例僅次於車禍造成的骨傷比例。摔傷不僅會給當事人造成身體的傷痛、傷害,更可能引發、加重許多基礎病,給老人帶來二次傷害。基於此,骨傷三科老年創傷骨科,計劃面向全市老年群體,科普如何預防摔傷、摔傷時如何應急處理,以及如何避免造成二次傷害等知識。
互動區
徵集「護理之道」
讓老人晚年更舒適快樂
如何更好地讀懂老人?如何更好地照顧老人?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子女、護理員、保姆,他們多年如一日照顧老人,或者幾十年投身一個行業,積累了許多經驗。
照顧好老人,做好老年群體健康預防,您的經驗,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借鑑。您的身邊還有特別優秀的護理員嗎?或者您家聘請了特別優秀的保姆?或者作為子女,您在照顧老人方面也有一套?歡迎讀者推薦或自薦,更歡迎醫務人員或者專業人士和《老友記》一起互動,讓我們一起關愛老人們的晚年生活。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