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6集迷你劇《我們的動物園》的故事原型是徹斯特動物園,1930年代莫特席德一家的大人和孩子們建造了這座如今被公認為英國最好的野生動物園。片中,生氣會噴口水的駱駝、老謀深算的鵜鶘、百無聊賴的熊,都給人帶來很多歡樂。
莫特席德一家和徹斯特動物園 (本文中的黑白圖片均為歷史照片)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不要和動物及小孩共事」。而在1930年代莫特席德一家實現動物園之夢的路上,恰恰是動物和孩子們的一路高歌猛進才讓夢想實現。
喬治·莫特席德是一位一戰退伍老兵,戰後坐了幾年輪椅,和妻子在父母的街角雜貨店工作,戰爭留給他的創傷從未平復。他大概沒什麼愛好,就是從小喜歡動物。一次去碼頭進水果,發現被遺留在那裡前途未卜的動物們。惻隱之心讓他買了一隻澳大利亞鸚鵡和一隻肯亞猴子。他把動物們養在父母家狹小的後院,讓鄰居們排隊收費觀看。一個念頭漸漸產生——可憐的遠渡重洋而來的動物們不應該面對被囚禁或者馬戲團的殘酷待遇,而是應該有一個動物園,一個沒有維多利亞式籠子的動物園。而這樣的動物園在英國從未存在過。
為了幫助兒子實現夢想,喬治的父母賣掉自己的雜貨店,再加上貸款,莫特席德一家最終以3500英鎊的價格買下歐克菲爾德莊園。喬治的小女兒瓊·威廉士回憶道:「當時沒有塑料,沒有尼龍。我們只有金屬、木頭和石頭。最初我們對動物和動物園學一無所知,只是想造一座沒有籠子的動物園。我們信任動物們,動物們也信任我們,愛是驅動這一切的所有力量。」
在徹斯特動物園,因為沒有嚴格的「囚禁動物措施」,成員們離家出走是常態。鵜鶘餓了會自己進廚房提醒家人餵食,黑熊們一度天天要出門溜達,再被家人一次次「勸」回家。一隻叫瑪麗的黑猩猩是瓊最好的朋友,瓊放學後她們常坐在地板上畫沙畫。「我曾經努力教她打繩結,但是她從來沒學會過。已經過去了80年,但是我仍然經常想起她。」
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趾高氣揚,認為動物就是動物,可以隨意處置。最理想的狀態,自然是如加拿大城市和森林接壤的街頭常常可見的熊——偶爾進城的熊和當地人和平相處,各不相干。如果做不到,有這樣一座動物園和這樣一家人也很不錯,至少他們真心相信能夠和動物們建立起「信任」這種珍貴的感情。
那真是個自由的時代。用本能和熱情行事,竟然就能一次次打敗攔路怪獸——鄰居們的反對,戰爭,經濟危機,成就這個快樂的奇蹟。
儘管真實的喬治·莫特席德未必說過這句話——「我造這座動物園也是為了你們,你們這些只知道勞動從不知娛樂為何物的人們」,他們一家的動物園確實為很多人帶來快樂。看評論的時候,發現那些寫評論的英國人們幾乎個個都在不同的年代去過這座動物園,字裡行間都是甜蜜的童年回憶。
以上是真實的徹斯特動物園和莫特席德一家的故事。
BBC把這個故事拍成了6集迷你劇《我們的動物園》(Our Zoo)。和同樣以動物園為主題的電影《我家買了動物園》(We Bought A Zoo)不同(這部電影的原型達特摩爾動物園已經瀕臨破產),《我們的動物園》原型徹斯特動物園(Chester Zoo)是公認的英國最好的野生動物園,世界上的排名亦在10名之內,1萬1千餘只動物以這片111英畝的土地為家。
於是,在看《我們的動物園》的時候絲毫不會擔心主角喬治·莫特席德(裡·恩格裡比飾)一家會被各種現實的困境打敗,或者一不留神被黑熊扇死。給觀眾一個確定的結局,意味著講故事的難度提高了很多。但是不用擔心,因為這部劇的原型——徹斯特動物園的故事本身就已經足夠吸引人。
《我們的動物園》當然有藝術的加工,但是並未改變基本脈絡和事實。比較不同的,大概就是真實的莫特席德不像劇中的愛心爸爸,在資金鍊斷裂的時候還堅持不把小女兒瓊心愛的猴子賣給貴婦人。現實中,瓊和一隻幼獅克裡斯蒂是好朋友,但是父親喬治最終還是把它賣掉換了一隻北極熊。瓊這樣回憶她的父親:「他說一不二,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現實總歸比較殘酷,柔軟的人畢竟難成事業。
《我們的動物園》只是想講一個溫情的故事。於是史料之外出現了這樣一些很有人情味的畫面。喬治的爸爸在拍賣現場幫兒子拍下莊園,理由是「雜貨店是我們的夢想,動物園是你們的」;村人們冷眼圍觀莫特席德和內弟拋錨的運貨車,車門開了,下來的竟然是一群企鵝。眾人難掩對這種搖擺小動物的喜愛,一路跟著企鵝來到動物園;家人們一次次帶回一路闖禍一路吃的小猴子;全家睡在熊舍的稻草堆等待母熊生產,輪流抱初生熊仔的時刻讓人幾乎淚下。
對於熱愛動物的人來說,一次次期待下一刻會出現什麼動物就夠了。生氣了會噴口水的呆傻駱駝,老謀深算的鵜鶘,百無聊賴的熊,只知道吃魚的企鵝,滿室的斑斕小鳥,以及偶爾救起的狐狸,都讓人有隨時被彩蛋砸中的驚喜。
對於熱愛英國傳統文化的人來說,《我們的動物園》也很有看頭。古老的鄉村風景,細緻的建築線條,乾淨而穿著得體的村人們,還有如《唐頓莊園》裡走出來的貴婦人們,那個年代輕柔如夢的裙裝實在賞心悅目。
劇中的人物關係很簡單,幾段連愛情也算不上的曖昧,家人之間毫無保留的互相支持,一切都是英式的點到即止,暗湧流於水下。
《我們的動物園》就是這樣一部劇情都在預料之中,連每一集的高潮和動物們的出場都在計劃內的迷你劇。但是怎麼說呢,好比你準備養只狗,雖然已經完全了解它的特質和你們將會產生的感情,但是真的養了,還是愛到要命,絲毫不因為事先的了解而有所改變。看這部劇也是同樣的感受。
這張確定不是劇照嗎,實在太美了。(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