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膽結石,切除膽會影響壽命嗎?或許會有這4個表現,你或許還不清楚,不妨看看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平時偏食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加上不怎麼運動,導致患上了膽結石。膽結石又稱「膽石症」,是指發生在膽道系統(膽囊或膽管內)的結石疾病。
得了膽結石,一旦發作,引起腹部疼痛、嘔吐、頭痛等不適症狀後,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趕緊治療。在臨床,治療膽結石的方法主要是膽囊切除術和保膽手術。
一般來說,對於膽囊功能萎縮患者、膽囊充滿型結石患者、多髮結石患者、合併有膽總管結石的患者、膽囊炎症重的患者、膽囊穿孔的患者以及膽囊有惡變傾向的患者來說,都應該考慮做膽囊切除術。
在得知要做膽囊切除術後,很多膽結石患者及家屬心裡都會有所顧慮,比如:做手術「割膽」,會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後遺症、壽命)?
別急,今天小編「兔子說健康」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調查研究發現,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在術後可能會有以下這4個表現:
表現1、消化不良
膽囊作為人體重要的器官,可以將稀薄的膽汁濃縮10倍後儲存起來。當人進食高脂肪食物時,這些濃縮的膽汁就會進入腸道參與消化。
因此,一旦患者因為膽結石而切除膽囊,那麼若是在日後進食高脂肪食物,就會沒有濃縮的膽汁參與消化,消化功能也會大大減弱,容易導致出現噁心、悶油、消化不良等症狀。
有臨床數據顯示,在接受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中,約4成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2-3成會有反流性胃炎的情況。
表現2、腹瀉
對於接受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來說,沒有了膽囊,便失去了膽囊的儲存、加工等功能,消化功能自然而然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同時,因為膽囊的切除,會使膽道的緩衝池作用消失,內壓力增高,進而導致Oddi括約肌功能異常。這些因素都容易誘發頑固性腹瀉,尤其是在進食油膩食物後,更加明顯。
在臨床,這種膽囊切除術的後遺症表現的發生率在5%-10%。
表現3、繼發肝內膽管結石及膽總管結石
一旦膽囊切除以後,患者膽管內的流體壓力便會失去膽囊的緩衝作用,導致膽管內的壓力發生變化,容易形成漩渦或渦流。長期下去,膽總管便會產生沉積,這便是形成膽管結石以及繼發肝內膽管結石的重要因素。
相比膽囊結石,繼發肝內膽管結石及膽總管結石的危險性更大,而且治療難度也更大。
在臨床,有研究報告表明,在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中,患繼發肝內膽管結石及膽總管結石的機率會高出一倍。
表現4、結腸惡性病變
在膽囊切除後,人體肝臟分泌的膽汁就會持續不斷地進入腸道,一旦與腸道內的細菌相接觸,就會形成次級膽酸,極大地刺激腸胃。長期下去,就容易誘髮結腸惡性病變等病症,那麼可能會對患者的壽命造成一定的影響。
據歐洲一項分析報告表明,相比正常人,年齡超過60歲的膽囊切除者患結腸惡性病變的機率要高出4倍。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膽囊切除只是有可能會導致結腸惡性病變,兩者不能劃等號。
【溫馨提示】
雖然膽囊切除術可能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一些影響,但是基本上來說是好處大於壞處。畢竟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就算是保膽手術也不例外,也會帶來一些後遺症,比如復發率高等。所以,患者不要太過於糾結手術的影響,而是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的病情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