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

2021-01-08 宇宙知識聯盟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已經誕生有六十四億年了。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我們的地球在不停的演變和進化,所以才有現在這麼好的環境,提供給生命生存。但是別看這個地球現在這樣一片生機勃勃的模樣,在地球成長的過程中,可是經歷五次大大小小的災難。這每一次的災難,都讓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了一大半。那麼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就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這次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

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的發生,距離現在也有2.52億年了。當時的二疊紀已經快要走到末期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地球就發生了這件非常恐怕的事情。當時陸地上的生物滅絕了有70%,而海洋中的生物,則滅絕的數量更多。當時這個海洋中的生物,滅絕了將近96%。這麼多的生物,就在那短短的幾千年裡,滅絕了一大半。這一次的滅絕事件,可以說是地球自誕生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了。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們人類的科學家,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生物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滅絕了一大半?

那麼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這可能和海水的變暖有關。因為在這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雖然陸地上的生物死亡了70%,但是滅絕最多的還是海洋生物,96%的死亡率,可以說是死了一大半了。那麼海水的變暖到底會產生什麼神秘而恐怖的力量,能導致這些生物大量的死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海水中的氧氣減少。因為當海水變暖的時,海水中的氧氣就會因為高溫而釋放出去。而我們知道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都是需要氧氣的,而海洋中的氧氣減少之後,這麼多的海洋生物就難以生存了。

在二疊紀末期的時候,當時的海水溫度已經變得非常高了。尤其在一些熱帶地區,海水的溫度已經上升到11攝氏度了。這個時候,海水的溫度升高,就會導致這個海洋的環流變得非常的不通暢。海洋環流停止後,就導致了這個地球大氣層裡的大部分氧氣就被海洋消耗掉了。根據模擬計算,當時這個地球的氧氣被消耗了76%。

所以當時的生物在沒有充足氧氣的環境下,就開始迅速且大量的死亡。那麼我們人類現在對這個地球破壞,已經造成了全球溫度的升高了。那麼要是這個溫度還持續升高,那麼我們現在的地球,可能就會再經歷一次二疊紀生物大滅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稱地球處於第二次大滅絕時期 全球變暖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
    ,使海洋動物因無法呼吸而窒息,這導致了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  2.52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消滅了96%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  科學家們將所謂的「大滅絕」與西伯利亞一系列大規模火山爆發聯繫起來,火山爆發產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海洋如此不適宜生命生存,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 2.52億年前,導致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元兇是誰?
    ◎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翻開地質歷史,會發現地球曾經發生了五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 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直到今天,各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仍然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存有爭議。
  • 二疊紀的大滅絕,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地球形成46億多年來,共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最嚴重的當屬第三次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98%的海洋生物和96%的陸地生物殉難。短短的50萬年裡,藍星的生態圈土崩瓦解。科學家們稱其為「大滅絕」事件,而我更傾向於叫它「大崩壞」!
  • 地球上的5次生物滅絕事件,現已步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全球溫度下降,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隨之大幅度下降,淺海區大面積減少,沿海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致使海洋生物消亡。此次大滅絕造成地球上近85%的海洋物種絕滅。3000億立方米的高溫巖漿由於不明原因噴湧而出。巖漿不僅使得附近的海水溫度急劇升高,還汙染了海水。巖漿中的有毒物質和海水發生化學反應,使海水發生酸化。急劇惡化的海洋環境使得當時的絕大部分生物無法適應,造成全球近82%的海洋物種滅絕。在此次生物大滅絕之後,海洋生物為了生存,只能逐漸登上陸地,兩棲類動物獲得發展。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科學家始終致力於研究二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的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長,研究結果卻令人類大吃一驚,因為他們發現這次的物種大滅絕並非循序漸進的,反而是突然引發的,畢竟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直接導致了地球上90%的物種突然消失,其中海洋物種的滅絕情況最為嚴重,似乎一夜之間地球上穩定的海洋系統就被土崩瓦解,甚至導致了96%的海洋生物的滅絕,顯然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物種大滅絕令地球上的生命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打擊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 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二疊紀末,海洋生命遭受有史以來最慘烈打擊,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天體撞擊、氣候變暖、火山噴發……回溯地質歷史,地球曾經發生過5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直到今天,各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雖然提出過多種假說,但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存有爭議。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但是從那個時候至今的5億多年時間中,地球上經歷了至少5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又稱奧陶紀大滅絕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史上第一次物種滅絕事件發生了,約85%的物種滅亡,原因被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不過具體原因一直有爭議,國際古生物學界為滅絕原因爭論了30多年。
  • 遠古生物三葉蟲,從上千種類別到最後滅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第一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導致三葉蟲種類下降在此之後,就出現了地球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由於全球變冷和海平面下降,在大約4.44億年前出現了物種滅絕。而三葉蟲的種類從幾千種下降到了幾百種,在那以後,儘管三葉蟲的食物網和生態系統保持完整,但它們從未恢復到以前的數量,這也許是海洋棲息地不斷升級的競爭,阻止了它們的物種數量全面反彈。
  •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 2.6億年前的生物滅絕事件被嚴重低估
    &nbsp&nbsp&nbsp&nbsp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主流觀點認為,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過去可能還發生過另一起此類事件,只不過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發現。
  • 在過去12萬年,96%滅絕動物皆因我們,人類或成物種滅絕推手
    地球生物發展史大約有38億年的歷史,目前已知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發生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滅絕。當然,這五次生物大滅絕都跟人類沒有任何關係,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出現。3.65億年以前的泥盆紀晚期,這也是魚類發展到巔峰的時代,大量脊椎動物出現,同樣的地球溫度下降海平面下降,導致大量海洋生物消失;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
  • 歷數歷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
    人類所生活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之久,期間曾經歷了至少五次生物大滅絕,而滅絕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有小行星撞地球的,有火山爆發的,或者氣候變暖或變冷的。今天我們便來聊一聊關於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  這次的生物大滅絕主要影響的是海洋生物,對陸地生物影響不是特別大。反而恰恰是因為陸地生物的不斷生長才導致的海洋生物滅絕。在這個時期的植物都進化出了強大的根系,他們不斷地將根深扎於土壤之中,這些都導致了巖石和土壤的疏鬆,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進而引起風化速度加快,因此引起大量鐵元素被釋放進入海水之中,最後導致了海水營養化,引起海洋裡缺氧,從而導致了大量的海洋生物的滅絕。
  • 2.5億年前,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2.5億年前,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頃刻間,約有90%的海洋生物物種以及75%的陸地生物在地球上徹底銷聲匿跡,令絕大多數生物面臨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氣候發生了突變以及沙漠的範圍普遍擴張,再加上火山爆發等現象造成的一系列影響所致,科學家們曾在二疊紀末期的巖石樣本中發現,該時期部分區域的氣候產生了明顯變化,使得地球兩極出現了巨大的大陸冰川,從而導致全球氣候變冷,大多數生物因為無法適應氣候變化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同時北極熊也被列為「易危到瀕危」級別物種,全球變暖是導致該物種減少的主要原因,因為全球溫度的升高導致北極的浮冰逐漸融化,而北極熊的家園也因此遭到了破壞。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整個國際社會還不採取行動的話,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2100年全部滅絕。
  • 修正,科學家: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人類如今正面臨什麼?
    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我們都知道,在地球的歷史上,科學已經記錄了五次的生物大滅絕過程,其中每次帶來的影響都非常的巨大。第一次、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總計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第二次、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海洋生物受到重創,遭受滅頂之災。第三次、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總計導致超過96%的地球生物滅絕。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近幾年,全球變暖的話題備受關注,全球各個國家也一直在採取措施應對,然而目前所做的還遠遠不夠。有報導稱,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
  •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研究中獲進展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轉折期,地球上發生了顯生宙規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在6萬年的時間裡,約81%的海洋生物徹底消失,破壞了存在了2億年的海洋生態系統。該時期,古海洋環境發生了包括海水升溫、酸化、缺氧或硫化、大規模海退以及洋流循環受阻等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均是導致二疊紀末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可能因素;這些因素彼此之間又具有一定的內在關聯性。
  • 2.5億年前地球超級火山爆發,引發90%物種滅絕,差點將生物團滅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 我們知道,地球歷史上一共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泥盆紀末生物大滅絕,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
  • 科學家擔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2100年或是關鍵節點
    在地球物種的進化歷史當中,伴隨著多次全球範圍的大災難。科學家們把類似的劫難稱為物種大滅絕。截止目前,地球上已經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而現如今,地球物種正在加速減少,有科學家擔心,這將會是人類一手導致的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物種大滅絕的原因有很多,首當其衝的是氣候原因。
  • 逃過大滅絕的遠古生物,已存活2億年,其生存方式至今未變
    審核:小文 地球上一共發生過五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在這麼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發生得最嚴重,滅絕的生物最多的一次是發生在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事件,這個時期剛好是二疊紀末期,在這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全球95%以上的物種差不多都滅絕了,而生活在海洋裡面的生物90%以上也都全部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