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噴施葉面肥,是常見的緩解農作物缺素症狀以及補充農作物養分的常見做法,比如胺基酸肥料、微量元、大量元、磷酸二氫鉀以及黃腐酸或者腐殖酸等肥料。不同肥料需要依據農作物的長勢和生育期來判斷是否需要使用。而且,水稻噴施葉面肥確實有輕微的增產、改善農作物生長的能力。水稻噴施葉面肥,最好還是在早晚相對涼爽的階段,一方面是減少高溫期間作業肥料溶液的損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增強肥效反應;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對生殖生長期間某些特定生育時期的不良影響,以免影響產量。而且,水稻噴施葉面肥與噴施殺蟲劑、除草劑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差異,不能相互混淆。
1、避開高溫時段作業。既然是噴施葉面肥,就需要把葉面肥稀釋成安全濃度的肥料溶液在通過器械或者機械噴施使用。一般來說,噴施葉面肥的霧滴越細小、葉片對葉面肥的吸收率就越高、肥料利用率就越高、肥效反應就越明顯。但是,這些小霧滴在高溫的環境下,很容易快速的增發導致肥料的損失。而且,在高溫時段作業,附著在葉片上的肥料溶液小霧滴也會快速的揮發,造成葉片上局部區域的肥料溶液濃度過高,易發生肥害的情況。而且,這類情況在蔬菜、果樹和經濟作物上表現得更為明顯、風險更大。所以,從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肥效反應效果以及肥料安全的角度考慮,還是建議在早晚相對涼爽的時段作業。
2、對生殖生長期間特定時期的不利影響。在這一點,主要是針對揚花期而言。我們都知道,水稻在生殖生長期間對溫度、肥料、水分、除草劑等外界因素較為敏感。其中,揚花期對噴施的殺菌劑、葉面肥也是比較敏感的,敏感源是水稻的花粉。水稻的揚花、散粉的高峰期是抽穗之後的每天上午11點至下午1點左右的時間段。揚花時,穎殼張開,化藥隨著花絲的伸長而伸出穎殼,然後是花粉落在柱頭上完成授粉的過程,最後就是穎殼關閉和花絲殘留在穎殼之外的過程。在化藥散粉的時候,遭遇降水會影響散粉和授粉的質量;如果遭遇低溫,則會影響到花粉的活性,還是會影響到授粉的質量;如果散粉時噴施葉面肥、殺菌劑,一旦花粉與葉面肥、殺菌劑的小霧滴相接觸時,也會因為肥料和殺菌劑的刺激而影響活性,還是會影響到授粉的質量。
所以,在揚花期噴施葉面肥、殺菌劑,最好避開散粉、授粉的高峰期。3、噴施葉面肥的作用。不管是胺基酸類葉面肥,還是腐殖酸、微量元素葉面肥或者是大量元素葉面肥以及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主要的作用還是補充水稻生長所必須的元素。只不過不同的肥料有著專門的針對效果,對一些缺素症裝有著一定的快速改善的作用。所以,葉面肥在補充水稻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方面有著一定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物也是有限度的。畢竟葉面肥稀釋之後的濃度比較低、通過葉片吸收的葉面肥的量也比較有限。比如說最常見的磷酸二氫鉀,水稻葉面噴施的肥料溶液濃度可以達到0.5%左右。
也就是說15L的噴壺,可以溶解75g的磷酸二氫鉀。75g是什麼概念,如果把75g的磷酸二氫鉀平均分配給一畝地的水稻秧苗,每株秧苗能獲得多少磷酸二氫鉀呢?您認為這75g的磷酸二氫鉀真的會對您的水稻產量有什麼決定性的作用嗎?不會吧。所以,噴施葉面肥的確可以補充養分,但是也沒一些專家、經銷商說的那麼效果那麼誇張。如果噴點葉面肥就能增產30%,那還何苦土施肥料呢?噴4次葉面肥就能達到120%的產量了。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