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8年數據顯示,中國GDP同比增長6.6%,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依舊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消費品市場。預計到2021年,中國消費市場將擴大近一半,未來五年消費增量將達到1.8億美元。
雖然中國消費市場走勢良好,但並非所有企業都達到了市場平均增速,企業需要把握增長點和市場趨勢,找出增長驅動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
中國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內外部環境都在發生劇變。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中國經濟將從由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
一、線上線下渠道整合營銷是大勢所趨
BCG報告指出,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是推動新興消費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近年來中國線上購物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在渠道方面,線上線下融合和數位化佔到私人消費增量貢獻比例的44%,移動端總體增長比重達到38%。以天貓為例,70%的交易都在移動端完成。預計到2021年,超過90%的購買行為都會在數字渠道完成。
高度碎片化的購物途徑和海量的信息來源,消費者花更多時間選擇。因此無縫整合線上線下的數位化體驗,對消費者至關重要。甚至對於B2B行業,線上線下整合也對保持競爭優勢至關重要。
目前,針對消費者無縫整合線上線下的需求,已經有一些企業主動進行嘗試。他們通過優勢互補、共享供應鏈、精準營銷等舉措,提高電商滲透度,加強用戶黏性,從而達到系統全面數位化。
在消費場景方面,蘇寧易購雲店、蘇寧小店、蘇鮮生、蘇寧廣場、蘇寧紅孩子、蘇寧體育等蘇寧智慧零售的雙線消費場景全線參與,聯動推廣,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的消費體驗。又例如百度推出的數字屏幕程序化廣告平臺百度聚屏,依託大數據、基於移動位置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和AI能力, 打通OTT、智能家居、電影院、戶外廣告屏、智能音箱等線下線上不同場景,捕捉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碎片化時間,整合線上線下渠道,成為廣告主挖掘線下增量的「新引擎」,抓取全新「場景營銷」商機。

二、線上線下聯動有什麼好處?
◆ 更精準的投放
相比以往的線下投放,有了用戶 IP位址、手機定位(LBS)定位以及平臺數據的加持,線上線下渠道整合能夠充分結合用戶線上行為數據+線下物理數據對潛客進行精準營銷,鎖定品牌目標受眾。
◆ 更高的轉化率
在鎖定線下目標受眾之後,根據用戶設備進入、離開某個特定地理區域的頻次和習慣來對用戶進行判定。對於符合常駐用戶的標準的受眾,圍繞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應用軟體進行二次覆蓋,喚醒原本在線下已經有了品牌記憶、但還沒有形成轉化的用戶採取行動,進一步提升轉化效果。
三、社交銷售助力新零售
現在,用戶使用手機的時間有一半被微信佔去,如果加上QQ,大概有67%的時間被騰訊佔用。這意味著微信已經變成了網際網路權重很高的應用,特別是微信小程序被開發以後,基本上可以解決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問題。
在線下成本趨高,電商紅利期已過的背景下,利用社交的力量去獲取和粘合用戶,很可能是新零售業態和品牌們突圍的關鍵。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場景的搭建,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同時將關注、分享、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交互過程之中,將社交銷售與新零售的相融合,形成新的商業體系—社交新零售。
社交新零售以線上社交傳播為前提,同時打通線下更多獲客場景,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相互引流。社交新零售能夠實現交易便捷,消費者可以多渠道與商家完成交易,同時有獨特體驗。如果客戶體驗好,消費者願意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從而又進入社交銷售的層面,所推薦的朋友即可在線上直接購買,也可再次到線下實體店體驗購買,從而實現社交裂變,將流量轉化為銷量。企業微信是一個很好的社交銷售的載體。通過JINGdigital的JINGsales模塊,品牌使用企業微信可以展現更專業的銷售形象的同時,可以實現以下價值:
360°客戶洞察:銷售可以獲取客戶的交流歷史和線上行為信息;1對1的市場營銷和社交銷售:從線下到線上的銷售延伸;可拓展的客戶體驗:品牌可以輕鬆培訓銷售的同時,銷售也可以便捷地發送最新市場材料及產品信息給客戶。
企業想在未來中國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必須具備全面的業務覆蓋力和渠道影響力,借力線上、線下的市場演變來平衡不同渠道戰略。
作者:JINGdig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