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影院熱映的《綠皮書》,在奧斯卡頒獎儀式上獲得了年度最佳提名。要知道奧斯卡的提名是至高無上的榮耀,獲得如此殊榮,說明《綠皮書》這部電影真的值得一看,不容小覷。現在看完《綠皮書》,將一部劇情內容相似的電影《觸不可及》與其作比較,才發現相形見絀。《觸不可及》在劇情結構和設計上完全擊敗《綠皮書》,在種族歧視主題電影的熙熙攘攘之中,依然處於不可逾越的地位。下面就來看看兩部電影的對比分析:
先來看看綠皮書的電影定位,有些人說這是一部公路喜劇片,但是實際上,該片的喜劇元素並沒有十分的突出,反而是花了大篇幅的敘述在表現人物情感和社會背景中。這部片的劇情設計偏向平淡,但是這是好萊塢電影的常規操作,雖然是十分平淡的劇情但是卻擁有讓人為之落淚的煽情方式。再來看一下該劇的結局:黑人最後拒絕了種族歧視的表演場,為自己的尊嚴做了第一次抗爭,最後還為白人開車送他回家。
再來看看《觸不可及》,相似的劇情,但是主角的地位顛倒了。老闆是一個殘疾的白人,而黑人是剛從監獄出來的牢改。在該片中,體現的主要是黑白兩人所給予的互相信任,最後兩人從彼此中得到力量,決定離開對方,為自己堂堂正正而活。結果,白人得到了自己的愛情,而黑人則是當上了公司高管,這同時也表明了信任的重要性,有時候,一個潛力十足的人往往是缺乏別人的信任,才導致了自己的破罐破摔!另一方面,在該片中體現的各方面主題內容數不勝數:比如種族歧視問題,殘疾人歧視問題,還有人生觀的問題…這樣一部兩個小時左右的電影,卻能容納如此多的內容和主題,而且還做到一點都不飽和,實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最後,該部影片的古典音樂實在是好評,給該劇大大加分,起到了烘託氣氛奠定基調的作用!從這幾方面分析,《觸不可及》不論是從結構,主題,還是背景音樂的設計來說,都是將《綠皮書》遠遠的甩出好幾條街!當然這只是wendy的影視分析,如果有不同的觀點,歡迎提出比較!
以上純屬wendy個人觀點,讀者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