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已經有小龜孵化出殼,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了,這樣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稚龜的存活率,還可以解答各位龜友在這段敏感期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接下來我們會介紹一下稚龜的飼養和護理細節,方便龜友們培育出健康、可愛的龜寶寶!
一、如何照顧剛出殼的龜苗
當您的稚龜已經很利的自然破殼,接下來就是出殼龜苗的護理,剛剛出殼的水龜或半水龜苗可以選擇在淺水中靜養2到5天,等待卵黃吸收完全後再放入稚龜飼養環境中飼養。陸龜苗建議在孵化介質上靜養幾天,當然水龜半水龜也可以在孵化介質裡靜養至卵黃吸收,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
二、如何布置稚龜飼養環境
推薦淺水飼養,稚龜行動能力比較差,水龜建議水位比龜背甲高度高一點,水位不宜過深,否則龜容易溺水死亡。另外水位過淺有時候也是不可行的,過淺的水位有時候會導致龜「翻車」的時候缺乏浮力的支撐,結果反而溺水死亡。
半水龜也是可以淺水飼養的,推薦水位為龜背甲高度的一半,這個水位即便龜「翻車」也不至於溺水死亡。不過我們更推薦土養法,因為水養雖然可以保持高溼度,但是卻容易導致龜苗之間相互咬尾巴。如果溫差變化較大的情況下會導致龜苗感冒,腐皮等情況出現。並且淺水飼養導致背甲溼度不均,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背部畸形。
半水龜苗平時喜歡把自己埋在土裡,如果是沒有挖掘習性的品種,最好在此基礎上準備一個躲避窩,在窩裡放置苔蘚增加局部溼度,這樣溫溼度穩定,每隻龜的生態位相對獨立,基本就杜絕了疾病的可能,這樣就可以健康的飼養絕大多數半水龜和陸龜苗了,平時只需要定期使用抗菌藥物分解一下龜的糞便和尿液就可以。
三、稚龜的食物
對於水龜半水龜來說,稚龜階段可以使用專業稚龜開口糧開口,出殼後的幼龜在卵黃營養吸收完畢後開始進食。但是由於免疫力比較差,經常會遇到食慾不好、軟殼、消化不良、咬尾等現象,身體因為黴菌感染而導致長毛,嚴重影響成活率。特別是對於魚、蝦、昆蟲類食物,稚龜難以進食和消化,還容易帶入病菌。
水龜半水龜都推薦在淺水中投餵開口,水龜水位過背,半水龜水位到口鼻部位。一些開口比較快的龜一般在2天左右就會開口例如草龜,還有一些品種開口比較慢例如箱龜類,也大都能在1周內開口,開口之後可以使用專業的幼龜糧持續投喂。
四、常見健康問題及護理
1. 飼養密度大導致的咬傷:通常是由於混養密度大、混養個體差異大、環境不適導致的,在沒有感染前使用抗菌藥物塗抹創口,塗抹後幹養一晚上,持續治療一周左右就可以很好的痊癒了。
2. 抵抗力差導致的細菌感染:常見的腐皮腐甲、白眼病、癤瘡、呼吸道感染、腸胃問題基本都屬於細菌性感染,龜苗比較脆弱,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建議使用比較安全的藥浴方法治療:準備500毫升水到入藥浴容器內,擰開一粒皮康散倒入水中,攪動均勻即可。藥浴最佳溫度保持在28攝氏度,藥浴時間為連續浸泡24小時後換水換藥,連續浸泡3-4天即可痊癒。
3. 水質差導致的真菌感染:真菌主要是由於水質問題引起,如果已經患病可以通過抗菌藥物來處理:首先把龜體表擦乾,均勻塗抹上膏,無論水龜還是半水,上藥後幹養一個晚上,白天放入正常飼養環境飼養,連續1周有些死亡後的菌即使不會直接脫落也會軟化,這個時候主要輕輕用指甲刮一下就脫落了。
Pet有家小貼士:
出殼之後的處理保證了小龜出殼後的存活,稚龜環境的布置決定了小龜能否健康成長,稚龜開口食物的選擇讓小龜在出殼第一口就贏在起跑線上,而疾病的防治讓一切都萬無一失。從母龜產蛋到孵化再到稚龜飼養的全過程已經經歷完成,接下來要介紹幼龜飼養,幼龜飼養和稚龜階段有什麼區別呢?不同品種之間有什麼差異嗎?歡迎持續關注Pet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