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
海洋萌物
小丑魚(Nemo)
因為臉上都有一條或兩條白色條紋,
好似京劇中的丑角
所以叫做小丑魚!
另外
由於小丑魚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
因此又被稱為海葵魚
小丑魚有多少種?
目前已知的有
28種!
今天就來介紹11種我們潛水時會經常見到的
小丑魚
公子小丑魚
公子小丑魚
是我們潛水見到最多的一種小丑魚
特點
體色是橘紅的,
它擁有的三條銀白色環帶
主要位於眼睛後、背鰭中央以及尾柄處
眼睛後面的白帶呈半圓弧形
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
黑豹小丑魚
又叫澳大利亞小丑魚
特點
成年魚呈棕黑色至黑色
眼睛後方有一條白帶
體側中後方有一大塊梯形的白斑
分布
澳大利亞和新喀(ka)裡多尼亞一代海域
印度紅小丑魚
注意別和紅小丑魚弄混了
特點
魚體顏色一般為橘紅色
魚頭部後面帶有一條白色條紋
身體中部有一塊深色斑塊
分布
主要分布印度洋,印尼等海域
紅小丑魚
紅小丑魚又叫番茄小丑魚
特點
魚體顏色是桔紅色,眼睛後面有一條白條紋
分布
分布範圍泰國灣至帛琉群島西南部
北至日本南部
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一帶海域
印度洋銀線小丑魚
是一種熱帶魚,非常耐高溫
特點
魚體顏色為橙色
從頭背部經背部至尾柄上方有一白色紋帶
背鰭呈白色或黃色
餘鰭與體色一致
分布
分布範圍包括東非洲、馬達加斯加
葛摩群島(非洲島國)、塞席爾
安達曼海、蘇門答臘島
千島群島一帶海域。
太平洋銀線小丑魚
太平洋銀線小丑與印度洋銀線小丑非常相似
區別在於後者的白帶自上嘴唇後開始往後延伸
而前者的白帶則自上唇開始往後延伸
特點
魚體顏色為橙紅色
從頭背部經背部至尾柄上方有一白色紋帶
背鰭軟條為白色或黃色
餘鰭與體色一致
分布
聖誕島和澳大利亞西部至琉球群島
臺灣、菲律賓、紐幾內亞
當特爾卡斯託群島
黑雙帶小丑魚
又叫大堡礁雙帶小丑,俗稱金新娘、金武士
特點
全身紫黑色
在眼睛後、背鰭中間、尾柄處
有三條銀白色垂直環帶
嘴部銀白色,經眼睛有一條黑帶
分布
分布於印度洋中的珊瑚礁海域
透紅小丑魚
特點
全身紫黑色,各鰭紫紅色
體側在眼睛後、背鰭中間、尾柄處
有三條銀白色環帶
分布
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阿曼小丑魚
特點
身體顏色為褐色
頭部顏色淺些
兩條垂直的白色條紋
位於頭部後端和身體中部
背鰭褐色到棕色
尾鰭棕色到淺白色過渡
尾鰭兩端與其他小丑不同,會很長
分布
阿曼(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
咖啡小丑魚
特點
全身淺棕色
眼睛後方有一條白色環帶
猶若套在脖子上的銀圈
從嘴沿著背部到尾柄連同背鰭都是銀白色
分布
分布於菲律賓、臺灣、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金透紅小丑魚
它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
如果感覺受到了威脅
它還會向敵人吐沙粒保護自己
特點
身體顏色為暗紅色
在眼睛後方,背鰭中部和尾鰭處
有一條有黃色條紋
分布
主要分布在大堡礁
以上就是今天向大家介紹的11種小丑魚
希望大家種潛水時
遇見他們
能一下叫出他們的名字
下面讓我們來好好欣賞一下他們吧!
以下是人工培育出的變種小丑魚
變種畢卡索小丑魚
變種雪印公子
希望大家確認過眼神,在潛水時遇見自己的那條Nemo!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