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426.cn,60萬智慧財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耿樹志 企興智慧財產權
原標題:波士頓氣泡圖的製作方法及其在專利分析中的應用
IPRdaily導讀:波士頓矩陣,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諮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等。波士頓矩陣認為一般決定產品結構的基本因素有兩個:即市場引力與企業實力。市場引力包括企業銷售量(額)增長率、目標市場容量、競爭對手強弱及利潤高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映市場引力的綜合指標——銷售增長率,這是決定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的外在因素。
波士頓矩陣(BCG Matrix),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諮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等。
波士頓矩陣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波士頓諮詢公司創始人布魯斯·亨德森於1970年首創。
波士頓矩陣認為一般決定產品結構的基本因素有兩個:即市場引力與企業實力。市場引力包括企業銷售量(額)增長率、目標市場容量、競爭對手強弱及利潤高低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映市場引力的綜合指標——銷售增長率,這是決定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的外在因素。
基於以上基礎介紹,我們可以將波士頓矩陣分析引入專利分析中,並以氣泡圖作為其表現形式,如圖1所示。
專利分析可將其應用於IPC分類號的宏觀分析,用來說明技術的更替趨勢,其比條形圖的說明更加清晰,能更加形象的表示處於強勢發展的技術點,和已經衰落的技術點,對找到技術發展方向具有顯著效果;另外,也可將其應用於對競爭對手專利的微觀分析,在技術標引的前提下,製作波士頓氣泡圖,可以明確企業的技術重點,與技術研發方向,為更好的制定應對策略,奠定良好的數據基礎。
下面,就以某企業的微觀分析具體介紹波士頓氣泡圖的製作方法與簡要的解讀方法。
一、波士頓氣泡圖的製作方法
如圖2所示,將已下載的著錄項數據進行微觀標引,確定該公司具體涉及的技術點,在此基礎上對標引項與申請年進行數據透視,形成如圖2所示的數據透視表。
如圖3所示,在數據透視表的基礎上,增加一列佔有率數據,其是某一技術點佔所有專利數量的比例,以百分量表示。設置如圖所示的公式,並拖動獲得所有數據。
如圖4所示,在確定某一技術點的佔有率之後,還需要確定其平均增長率,平均增長率按照公式A(1+X)n=B確定,其中A是專利起始年的專利申請數量,B是專利的數量,n是從專利起始年開始計算至統計終止年結束的年數,X即為平均增長率。
完成以上步驟之後,需要收集關鍵數據,形成製圖表格,其中關鍵數據包括:技術點名稱、佔有率、增長率、技術點總計。形成如圖5的表格。
以B列、C列數據製作氣泡圖,如圖6所示。
編輯數據系列,如圖7,以總計數據對氣泡大小進行設定。結果如圖8所示。
更改氣泡顏色,使每一類都具有不同的顏色,勾選依數據點著色。如圖9所示。
至此,波士頓氣泡圖基本製作完成,後期再對圖表標題,以及數據圖表內各氣泡的標籤進行調整,增加線性趨勢線,即完成如圖1所示的技術點開發趨勢圖。
二、波士頓氣泡圖的基本解讀
如圖1所示,其中橫坐標代表每一技術點的技術佔有率,縱坐標代表平均增長率,氣泡大小代表具體專利數量,其中靠近右上角代表該技術在企業內處於活躍區,其專利數量增長較快,是企業的重點研發方向,也是其技術發展方向,可以說是其核心技術的所在;靠近左下角代表該技術處於收縮期,或者是一些企業的周邊技術,在技術分析時可以酌情減低分析難度;而左上角屬於該企業的新生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尚未形成有力保護,但也會被企業逐漸重視,對競爭對手而言,這可能會成為遏制其專利發展的切入點,應該予以重視;而右下角有可能屬於企業即將淘汰的技術點,屬於更新換代中的老技術,或者屬於企業遇到技術瓶頸的一系列技術,正處於開發期,這需要與企業的實際發展來具體分析。
以圖1為例,從圖中可知,該企業的核心技術包括控制模塊、定位模塊、減速器,這恰恰是執行器企業的核心競爭技術,因此該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另外,用於宏觀IPC分析的時候,其解讀方法與對企業的基本類似,只是其揭示的是宏觀技術的發展方向。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耿樹志 企興智慧財產權
編輯:IPRdaily王穎校對:IPRdaily縱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