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養殖牛羊方面,咱們國內產業最大的,可能就是內蒙古了。但是這裡雖然面積很大,一馬平川,可到了冬天氣溫非常低,並不是所有的牧草都能存活下來。像養殖戶比較熟悉的臺灣甜象草和皇竹草,在內蒙的冬天就難以存活,畢竟到了晚上,溫度能低至零下幾十度,像那些植株動不動就能達到三五米的牧草,是肯定沒辦法生存的。可冬天一些養殖戶還是有牛羊的,而有一種牧草則剛好適合在這種氣候下生長,耐寒能力一流,為養殖戶解決了很大一部分難題,這是什麼牧草呢?
要知道冬天並不是過年的那幾天,而是要持續幾個月的,尤其是在內蒙這樣的溫帶地區,處於我們國內的高寒地帶,相比起南方,內蒙的冬天讓人印象深刻。但這麼長的幾個月,不可能不養牛羊啊,不然一家人吃啥。而且如果養殖戶放棄了一年中的幾個月,在剩下的幾個月裡,恐怕也沒辦法實現很高的利潤,因為這些溫暖的月份全國到處的牧場都有充足的牧草,自己的牛羊是不可能有太多利潤的。於是這種時候,黑麥就派上用場了。
黑麥這種牧草雖然植株沒有皇竹草和甜象草高,但相當耐寒。一般皇竹草植株能達到4米,甜象草能達到3米,都是人走進去找都找不到的,而黑麥的植株通常就在1米左右,人站進去只能到腰間。但也正因為植株較矮,所以更為頑強,同時還更抗倒伏,就算起了大風,皇竹草倒下了,黑麥依然還頑強屹立。
據了解,黑麥的耐寒能力非常誇張,即便是幼苗,都能夠在零下35度左右存活,所以到了冬天,寒冷的北方地區別的牧草都活不下去了,這時候黑麥就派上用場了。並且和主流的牧草比起來,黑麥本身的產量也並不低。一般畝產可以達到1萬5千斤左右,雖然比不上甜象草的3萬斤,皇竹草的4萬斤,但這些草是在溫暖環境裡生長的,同時也是熱帶作物,產量高很正常。而黑麥作為溫帶作物,本身有如此強的耐寒能力的同時,還有這麼高的產量,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畢竟牛羊也不能每天吃夏秋季節儲存的乾草,還是要吃鮮草的。同時黑麥還有一個好處,一般來說牧草生長很快的,對土地的影響也比較嚴重,可以說是竭澤而漁,全靠每年大量施肥保持產量,而且也要花很多時間打理。而黑麥因為本身相當頑強的生命力,所以在打理方面省心不少。同時這種牧草還可以給土地增肥,也就是說種植黑麥,讓土地越種越肥,不會越種越貧瘠。這樣如果在寬闊的地區,如果牧場夠大,那麼大量種植黑麥是比較不錯的選擇。或者一半種植皇竹草、甜象草這種產量很高的牧草,另一半就種植黑麥這樣不傷土地的牧草,種個幾年又反過來,原本種皇竹草的土地拿來種黑麥,原本種黑麥的土地拿來種皇竹草,就能讓土地不至於在幾年時間內被抽乾。而且黑麥還有防水土流失的作用,因為即便是冬天都可以存活,所以能抓住土壤。不會一到了冬天就讓大地變得光禿禿。
要養殖牛羊並不容易,如果自己所處的位置剛好得了天時地利,那自然沒的說,就該你掙這個錢。但如果沒有天時地利,就還得要合理選擇牧草,甚至還要搭配牧草種類,才能實現科學養殖。像黑麥這樣的作物,在溫暖溼潤又雨水很多的南方,是難以受到廣泛歡迎的,因為畝產產量太低,很多養殖戶都看不上。但是在高原地區,黑麥就被廣泛種植了,比如北邊的內蒙古,西北的新疆,甚至南邊的雲貴高原,都有黑麥種植,成為了養殖戶的好朋友。所以在選擇牧草的時候,不能盲目追求產量,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你們覺得對嗎?
文章內容原創,請勿轉載,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