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裡十有九成都成了貓奴,不是在家圈養「貓主子」,就是在網絡上「雲吸貓」,很多人家的貓過得日子比人都要好幾分,著實令人羨慕。
近些年來,常住在故宮裡的貓也成了網絡明星,很多網友在得知故宮裡居然還有貓之後,紛紛表示喜愛,甚至有人專程跑來看它們。不少愛貓人士還大老遠地郵寄來貓糧,生怕這些小精靈們受餓。
一群野貓而已,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關注?其實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愛貓者眾多,二是因為這些貓出身不凡,也屬於「皇親貴族」呢。
據北京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所講,這些貓雖然品種不純,但卻有著「皇族貓」的血統,它們的祖輩自明朝開始就在此居住,是皇宮裡的「御貓」。
說起這皇宮養貓,其實在千百年前就已有先例,畢竟愛貓並不是現代人的特點,喜歡貓的古代人也有不少。若說平民養貓還圖個捕鼠,皇族養貓就純粹是喜愛了。
譬如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一個愛貓狂人。他在位時曾專門建立了一個養貓的機構,名曰貓兒房,主要負責管理伺候宮中的貓。一般受寵的貓會被放到嘉靖尋常活動的內宮之中飼養,而不大受寵的則會放到宮牆外。
愛貓如痴的嘉靖,最喜歡的是一隻名叫霜眉的獅子貓,性情溫厚貼心可人,嘉靖走哪兒它就會跟到哪兒,令嘉靖愛不釋手。可惜後來這隻貓早夭,悲痛不已的嘉靖不僅為它操辦了隆重的葬禮,還用黃金棺材盛其下葬,可見喜愛程度。
除卻嘉靖,明清的其他皇帝也不乏愛貓者,所以宮中常有貓活動。由於貓的繁衍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很強,所以即便封建社會已經終結,但它們仍活躍在故宮之中,成為了遊人們的心頭好。
如今故宮中有近兩百隻貓,它們雖然處於散養狀態,但每一隻都有登記在冊,並配有自己的姓名,受故宮管理者的照顧。不過,為了不讓貓咪們泛濫成災,故宮管理處也常定期為它們做絕育,免得繁衍太多惹出麻煩。
自這些貓在網絡上紅了之後,全國各地都有慕名來看望它們的人,有些不能親自前來的網友還專門買了貓糧寄來,看來是愛到了骨子裡。
當然,故宮的「貓主子們」也沒有白白享用這些美餐,它們為故宮看家護院,捕鼠捉雀,也做出了很大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