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全省系統各產煙市局(公司)在指導菸農種好菸葉增加收入的同時,結合當地實際,科學統籌規劃、積極探索實踐,不斷挖掘菸農增收途徑、拓寬菸農致富渠道,全力幫助菸農實現多元化增收。年終歲末之時,讓我們一起看看菸農們的增收情況如何。
——編者
凌一作
烘烤丹參嘗甜頭
趙瑞星 李彥青
小名片
菸農:王全方
所在地:莒縣碁山鎮高崮崖村
增收項目:烘烤丹參
年可增收:11萬餘元
12月16日,寒風刺骨,鄉村沉浸在寧靜之中,然而日照莒縣碁山鎮高崮崖村的烘烤點卻異常熱鬧,菸農王全方指揮著七八個人照看烤房、打包烤後的丹參……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自菸葉收購結束後,原本該閒著的王全方已經持續忙了好長時間。雖然辛苦,但王全方心裡格外高興。
「小王,這一車丹參能賣不少錢吧?」
「王老弟,菸葉交售完後看你還在烘烤點忙活,烤丹參是不是特別賺錢?」
……
看著一包包烤後的丹參裝車,前來湊熱鬧的幾位菸農忍不住問道。
大家的話語讓王全方回憶起烤丹參的經歷。
作為一位有著20多年種煙經驗的老菸農,王全方在春播、夏管、秋收、冬藏的交替中忙活著。今年菸葉收購結束後,莒縣縣局(分公司)茅埠煙站技術員商玉軍的一次入戶拜訪讓王全方悠閒的冬季變得忙碌起來。
「王大哥,咱家的菸葉交售完了,您接下來有啥打算?」10月14日,商玉軍來到王全方家。
「沒啥打算啊,這地裡的活兒都忙完了,菸葉也賣完了,就打算窩在家裡忙年了。」王全方笑道。
聽了王全方的話,商玉軍將隨身帶來的幾張標有「助農增收」字樣的紙遞給王全方。「王大哥,您看看這個。」薄薄的四張紙,介紹著安莊鎮菸農利用育苗大棚種植蔬菜、寨裡河鎮菸農利用烤房烘烤地瓜幹、庫山鄉菸農利用烤房烘烤丹參的事。「王大哥,咱的烤房也閒著,您的烘烤技術十裡八鄉都有名,鮮丹參您家裡就有,您不妨也試試用烤房烘烤丹參。」
原來,近年來,莒縣縣局(分公司)在確保「以煙為主」的前提下,本著「儘量減少設施閒置,提高設施利用率,助力菸農增收」的原則,積極引導菸農利用閒置期的育苗大棚和烤房,因地制宜開展蔬菜種植、烤丹參、烤地瓜乾等經營活動。王全方所在的植煙村丹參種植較多,菸農用來種煙的煙田也多是丹參茬,菸葉交售結束,丹參也開始出售,要想在丹參上取得更大收益,出售烤後的丹參是最佳選擇。
商玉軍走後的第三天,王全方來到茅埠煙站,表示想試試用烤房烘烤丹參。但他從沒烤過丹參,心裡有些沒底。了解到王全方的想法後,茅埠煙站站長陳義鐸和商玉軍帶王全方來到庫山鄉,找到有丹參烘烤經驗的農民,跟他們詳細學習了丹參烘烤工藝,了解了烤丹參的銷路。回到家後,王全方把烤房重新修整了一遍,用自家的丹參烤出了第一爐。
「商技術員,俺家的第一爐丹參今天下爐了,這就要裝車運走了,價格談得很好,比俺賣鮮丹參划算多了,俺打算從村裡再收些鮮丹參,過幾天再上幾爐。」11月4日,王全方給商玉軍打去報喜電話。
有了第一爐的經驗,後面的幾爐王全方烤得十分順利。從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王全方忙著烤丹參、賣烤丹參,一個月下來,王全方一算帳,丹參的收入將近6萬元。為了取得更好的收益,王全方將兩座烤房增加到6座烤房,除了自己和妻子,又僱傭了8個工人,鮮丹參的晾曬、裝爐,烤後丹參打包、裝車,都有專人負責。
「這烘烤丹參雖然比直接賣鮮丹參操心,但收益卻多了不少。明年俺打算去咱鄰近的鄉鎮再多收點鮮丹參,多烤幾爐。兄弟們,有興趣一起幹不?」看著裝滿丹參即將出發的車輛,王全方對身邊的幾個菸農說。
「太好了,俺想幹。」
「還有俺,俺也加入!」
……
寒冷的冬日裡,菸農們決定烘烤丹參的熱情分外高漲。
苗棚種菜喜增收
杜芃芃
小名片
菸農:夏興秋
所在地:安丘市柘山鎮夏秋峪村
增收項目:苗棚種菜
年可增收:2萬餘元
12月18日,濰坊安丘市柘山鎮夏秋峪村菸葉育苗棚裡瓜果飄香,黃瓜、彩椒、豆角、西紅柿等有機蔬菜長勢喜人。
有別於室外的寒風凜冽,育苗棚內暖意融融,菸農夏興秋和自己的種植隊正在採摘蔬菜,忙得不亦樂乎。
眼下,山東煙區正值冬閒時節。夏興秋為何卻在苗棚裡忙活起來,還組建了種植隊呢?
「這得感謝菸草公司給俺提供的『副業』!」夏興秋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高興地說。
現年46歲的夏興秋是柘山鎮有名的種煙能手。年輕時的夏興秋一直靠種植果蔬為生,十幾年的摸爬滾打讓他掌握了不少「種菜經」。可這營生僅能滿足一家人的溫飽,夏興秋手頭上依舊沒有多少餘錢。後來,夏興秋了解到菸葉種植的優惠政策,又親眼看到同村菸農種煙致富的鮮活事例,幾經思索後,他便決定轉行種煙。沒成想幾年時間,夏興秋便蓋上了新房,買上了轎車,生活漸漸富裕起來。
近幾年,安丘市景榮烤菸種植專業合作社組建了專業服務隊,提供從冬耕深翻、起壟施肥、大田管理、採收烘烤到分級加工等各環節的用工服務,讓菸農種煙更省心省力。夏興秋樂呵呵地把煙田用工交給了合作社,自己安心當上了「甩手掌柜」。
可誰知,閒下來的他在家裡差點兒悶出病來。今年菸葉移栽結束後,夏興秋在村裡閒轉時發現有不少閒散的農戶,於是便動了發展「副業」的心思,這樣既能讓自己有事幹,又能幫大伙兒創收。
巧的是,幾天後,夏興秋接到了柘山煙站站長張偉的電話,向他介紹了租用煙站閒置育苗棚種植有機果蔬增收的項目。夏興秋聽完後欣喜不已,這一項目正好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
首先,果蔬種植是夏興秋的老本行,十幾年的「種菜經」剛好能派上用場,再加上菸草公司聘請的專家做指導,技術方面根本不用愁。其次,夏興秋得知可以與合作社籤訂產銷協議,種出的果蔬銷路也不用愁,種植收益有保障。
原來,有機果蔬種植項目是安丘市局(分公司)開展多元化促農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該項目依託景榮烤菸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煙田輪作、閒置煙機設施利用等方式,讓菸農們除了種植菸葉外,還能發展「副業」增加收入。
夏興秋是個急性子,聽了張偉對有機果蔬種植項目的詳細介紹,他第二天就趕到合作社籤訂了育苗棚租用協議。
5月底,蔬菜種子下地,夏興秋便將心思放在了果蔬種植上,沒事就往育苗棚裡跑,日子過得頗為充實。村裡人看了打趣說:「老夏如今重操舊業,對種菜比種煙都上心,活脫脫一個『菜農』!」夏興秋聽完哈哈大笑:「有了菸草公司和合作社的幫助,俺種煙的日子越來越輕鬆,發展『副業』增收的幹勁十足!」
在有機蔬菜種植過程中,夏興秋嚴格按照合作社「純綠色、無汙染」的種植要求,落實有機蔬菜標準化生產規程,全程使用發酵有機農家肥,保證果蔬純天然健康生長。
9月初,第一批成熟的果蔬很快就銷售一空,夏興秋賺了近一萬元。
如今,第二批果蔬也到了成熟期。冬季農閒時節,為了給村裡賦閒的農戶提供就業機會,夏興秋召集大伙兒組建起種植隊,一同到大棚裡勞作。夏興秋的種植隊不僅作業時間靈活,還按日結算工資,極大方便了村民們務工,想來隊裡幹活的鄉親只需提前兩天同隊裡確定作業時間即可。
這一消息很快在村裡傳開,來種植隊報名務工的鄉親們絡繹不絕。
「夏大哥的種植隊時間安排靈活,真是太好了!」「可不!這冬天地裡沒啥活兒,種植隊不僅讓大家有了事幹,還多了個增收途徑!」……鄉親們紛紛稱讚。
「過去一到冬季農閒時,鄉親們就沒了收入,如今大伙兒能來俺的種植隊裡幹活,也算是俺幫大家出了一份力!」夏興秋笑著說,「特別感謝菸草公司幫俺發展增收『副業』,往後的日子肯定越過越紅火!」提及未來,夏興秋眼裡滿是憧憬。
蘑菇撐起致富夢
高文偉
小名片
菸農:鹹廷生
所在地:沂源縣魯村鎮澇坡村
增收項目:培育蘑菇
年可增收:近3萬元
「你看看這蘑菇長得喜人不?個頭大、色澤亮,一棚就能收入七八千元。這得感謝菸草公司和合作社為俺搭了這麼個『聚寶盆』。」12月17日上午,淄博沂源縣魯村鎮澇坡村菸農鹹廷生指著利用閒置育苗大棚培育的蘑菇高興地說。
說起鹹廷生培育蘑菇,還得提一下他前些年的經歷。
七八年前,鹹廷生走出大山到外鄉打工。在外人生地不熟,幹的工作非常辛苦,一年四季顧不上家裡的農活,到了農忙季節還得僱人。幾經周折,鹹廷生回到老家,在煙技員的幫助下開始種植菸葉。
「自從種植菸葉後,不用再東奔西走,還能利用閒置設施創收,比在外面幹活強多了。」鹹廷生說。
原來這幾年,沂源縣局(分公司)為幫菸農增加收入,依託飛翔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拓寬菸農增收渠道,採取「合作社+農戶+技術指導+經營平臺」的模式,指導菸農利用育苗大棚種植蔬菜,想方設法幫助菸農增加收入。
今年菸葉育苗結束後,合作社經理朱友福找到鹹廷生,向他詳細介紹了育苗結束後將大棚充分利用起來的好處,而且合作社已經幫他考察了種植有機芹菜的項目。然而鹹廷生沒有種植芹菜的經歷,加之還要管理煙田,便婉拒了。「可後來看到別人種芹菜幾個月就賺了一萬多元,還不耽誤種煙,我後悔當初沒答應。」鹹廷生懊悔地說。
後來,在菸草公司的幫助下,飛翔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繼續積極為菸農拓寬增收項目。他們結合當地氣候情況,經過多方考察,決定後期幫助菸農利用閒置育苗大棚培育蘑菇。
「蘑菇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潛力大,不愁銷路。而且俺只管培育,價格與銷路菸草公司和合作社都提前給聯繫好了,特別省心。合作社朱經理跟俺一說,俺立馬同意了。這次創收的機會俺可得好好抓住。」接受上次教訓的鹹廷生第一時間籤了蘑菇培育合同。
蘑菇培育過程中,鹹廷生嚴格按照技術人員的指導科學管理、專業化操作,菌絲很快健康生長起來。
鹹廷生培育的蘑菇出棚後,吸引了周圍村莊不少村民和蔬菜商販前來購買。一時間,鹹廷生成了遠近聞名的蘑菇培育高手。
「鹹老闆在嗎?」12月17日下午,大棚外傳來陣陣喊聲。
「趙老闆啊,你上午不是剛走了嗎?咋又回來了?」鹹廷生走出大棚,見一個騎著三輪車的中年男子在喊他,旁邊還站著幾個騎摩託車的人,一看摩託車上的簍子,就知道是來收蘑菇的。
中年男子笑著說:「上午那300斤蘑菇不一會兒就批發完了。這是我的幾位同行,聽說你培育蘑菇的水平高,都爭著過來收購。」
「沒想到俺第一年培育蘑菇就這麼受歡迎。明年俺一定擴大規模,再多培育些蘑菇!」鹹廷生滿懷希望地說。
閒置烤房養「金龜」
高強
小名片
菸農:曹中剛
所在地:沂水縣沂城街道辦事處朝陽官莊村
增收項目:養殖白星花金龜
年可增收:1萬餘元
「安經理,今天我把這茬養的蟲子和蟲糞沙拉來了,咱去過過秤吧?」12月18日一大早,在臨沂沂水縣金旭菸農專業合作社內,菸農曹中剛一邊跟合作社經理安豐山打招呼,一邊把車停在電子秤旁。
「老曹,你都輕車熟路了啊!」聽到院子裡有曹中剛的聲音,沂水縣局(分公司)菸葉試驗站工作人員賀鵬霖從屋裡走出來。
「呀,賀技術員也在呢!」曹中剛笑著說,「瞧你說的,我又不是第一次養了,早就熟門熟路了。」
「老曹,你的蟲子養得不錯,真胖乎!」安豐山一邊給蟲子稱重,一邊誇讚道。
「哈哈,多虧了賀技術員教得好、菸草公司政策好,要不我哪會養『金龜』啊!」曹中剛不好意思地說。
曹中剛口中的「金龜」名叫白星花金龜,是一種鞘翅目昆蟲。白星花金龜的蟲體本身是一種良好的蛋白源,可作為畜禽飼料的蛋白添加劑,其所產蟲糞沙性狀乾燥、無異味、體積小、有機質含量高,可開發成蟲糞基人工土壤,回施到作物田中。規模化繁育白星花金龜,用來轉化煙田廢棄物,既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又能實現促農增收,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以前,除了烤菸階段烤房利用率高,其他時間大多數烤房都是閒置狀態,曹中剛家附近的烤房也不例外,他一直琢磨著怎麼能利用閒置烤房掙點錢。
今年1月初,曹中剛接到了賀鵬霖的電話,說有個養殖項目打算介紹給他。他來到試驗站,知道了白星花金龜的名字。那天賀鵬霖給他算了一筆帳:在閒置烤房內按照每平方米2500隻左右的標準投放白星花金龜,經過大約45天,就可轉化煙秸800公斤。要是按照每畝煙田廢棄物為200公斤計算,利用白星花金龜處理轉化廢棄物、產出蟲糞沙,每畝地可額外增收340元。曹中剛聽完賀鵬霖的介紹,覺得是個好項目,不僅能利用閒置烤房掙錢,還能處理煙田廢棄物,可謂一舉兩得。可這蟲子如何養?煙秸怎麼漚制?後續回收兌現有保障嗎?一連串的問題讓曹中剛有些猶豫。
是什麼讓曹中剛走上養殖白星花金龜道路的呢?原來,沂水縣局(分公司)在白星花金龜規模化繁育工作中建立完善了「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機制。白星花金龜規模化繁殖基地承擔著育種、擴繁任務,在2齡幼蟲繁殖期,該基地會與菸農專業合作社聯繫,由合作社開展後續工作。合作社與菸農籤訂養殖合約,將2齡幼蟲發放給菸農,並負責回收老熟幼蟲和蟲糞沙。菸農自行對煙田廢棄物進行漚制,漚制完成後,在閒置烤房內利用白星花金龜2齡幼蟲過腹轉化腐熟的煙田廢棄物。
「從養殖收購合同籤訂到養殖技術培訓、蟲源供給,菸草公司與合作社為我們提供了產、銷、供一條龍服務。今年5月份我就已經養了一批,算是嘗到了甜頭。這不,交售完菸葉我就又申請養了一批。我們菸農都叫它們『金龜』,能吃煙秸能賺錢,真是好!」曹中剛看著眼前白胖胖的蟲子說。
「老曹,過幾天咱們又開始新一批的養殖收購合同籤訂了,到時候我再通知你。」安豐山說。
「好嘞,我等你消息!」曹中剛一邊說著一邊發動車子跟安豐山道別。一想到自己養殖白星花金龜的經過和剛剛收到的貨款,曹中剛對明年有了更加美好的暢想和期盼。
評論
當好鄉村致富「經紀人」
王偉
人勤地不懶,業興冬不閒。
山東煙區鄉村的這個冬季,一如往年天寒地凍,但菸農們增收致富的忙碌卻熱火朝天,沒有了往年貓冬的悠閒:臨沂沂水縣菸農飼養的白星花金龜「出欄」,既能轉化煙田廢棄物、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又能實現促農增收,小小「金龜」起到了多贏的大作用;日照莒縣碁山鎮菸農的烤丹參「出爐」,賣出了比鮮丹參高得多的價錢,往年閒置的烤房成了招財進寶的「煉丹房」……
養「蟲子」、烤丹參、種蔬菜,山東各煙區主動將助農增收、幫農致富的責任攬上肩,牽好增收線,搭起致富橋,積極引導菸農利用閒置期的育苗大棚和烤房,因地制宜開展「菸葉產業+」生產經營活動。設施用了起來,鄉親忙了起來,錢包鼓了起來,節節高的收入,讓鄉親們對未來有了更美好的暢想和期盼。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共同富裕方向,「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確提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舉措,為今後全社會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和遵循。
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菸草企業,要把實現共同富裕這一目標時刻銘記在心頭,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為縮小城鄉發展和收入差距做出貢獻。
當好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經紀人」,充分考慮當地實情,因地制宜、因軟硬體制宜,選對能錦上添花的好產業,發掘鄉村資源優勢,深耕拓寬資源呈現形態,通過做長做強農業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當好市場和致富產業的「牽線人」,成為鄉親們與信息互動、與產業互動、與市場互動的渠道,促進致富產業的優勢疊加,確保好收成賣上個好價錢,呵護好鄉親們發展農業、振興鄉村的意願和收益。
腳踏實地,持之以恆,方能持續對接村民的致富需求,激發鄉親們參與發展、共同致富的主動性,使其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紅利、發展成果,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