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作者 李平特約評論員
臺灣地區中天新聞臺6年營業執照於今年12月11日到期,目前正在進行例行性的換照審查。由於爭議多,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10月26日破天荒舉辦成立14年以來首次換照聽證會。外界多傳言民進黨當局有意對中天「不予換照」,即徹底關閉中天新聞臺,而其空出的52頻道,據稱已有包括「鏡傳媒」、「寰宇電視」等擁有民進黨英系或新蘇系等背景的電視臺覬覦。中天電視被認為是島內立場偏藍的媒體,曾數度被綠營攻擊為「紅媒」,2016年民進黨上臺後再次對中天掀起批判潮,中天新聞臺的命運如何,將待12月11日揭曉。
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天電視,是屬於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的電視網,旗下有中天新聞臺、中天綜合臺、中天娛樂臺、中天亞洲臺、中天美洲臺五個頻道。總部位於臺北市內湖區的時報廣場大樓。
中天電視的前身為香港商人于品海所創辦的傳訊電視網絡有限公司(Chinese Television Network;CTN),擁有中天頻道與大地頻道,於1994年開播,創立時的定位原是以全球華人為目標的新聞頻道與新知頻道。1994年11月底,傳訊電視透過衛星開播全天候華語新聞頻道「中天頻道」(Chung Tien Channel)。1996年4月,由於不堪虧損,傳訊電視創辦人于品海將傳訊電視經營權賣給和信企業團二代辜啟允。1997年1月30日,「中國電視公司」與象山集團成員木喬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資設立中視衛星傳播股份有限公司(CTV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nc.;CTVS),接手經營木喬傳播經營的「心動頻道」(Heart Channel),並改名為「中視二臺」,英文名稱為「HER TV」,1997年4月4日開播,定位是女性專屬頻道。1998年,「中視二臺」轉型為綜合頻道,不再使用「HER TV」這個英文名稱。但是由於不堪虧損,1997年9月,整個公司再次交由和信集團接手。到了2000年,又交由有意成立媒體集團的象山集團總裁江道生接手。
2000年底,和信企業團將傳訊電視經營權賣給象山集團總裁江道生。「中視二臺」更名為「中視衛星」,「中天頻道」更名為「中天新聞臺」,「大地頻道」更名為「大地電視臺」。2001年1月4日,象山集團把傳訊電視與中視衛星傳播公司合併為勁道數位電視股份有限公司(Power TV),與勁悅廣播(Power Radio,前身為人人廣播電臺)同為象山多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ower Multimedia Network)子公司。隨後,該公司將「中視衛星」改名為「中天娛樂臺」,然後將「中天新聞臺」拆分為「中天新聞臺」與「勁報電視臺」,「勁報電視臺」後來又更名為「中天資訊臺」,「中天資訊臺」後於2004年1月更名為「中天綜合臺」,轉型為綜合頻道。
2002年6月,由於象山集團無力經營勁道數位電視,勁道數位電視改由中國時報集團入主並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中時集團接手經營中天三頻道,成為臺灣唯一跨平面、網絡、電視媒體平臺;以及跨文化、娛樂、新聞、資訊內容服務;跨傳播、休閒藝術、科技產業的全方位媒體集團。2002年12月,中天電視搬遷至臺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時報大樓」,佔地達2500坪。2007年3月2日,餘紀忠之子、擔任中國時報董事長的餘建新宣布正式成立「中時媒體集團」,確立了中國時報集團的官方名稱。同日,餘建新擔任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周盛淵擔任中時媒體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兼《中國時報》發行人,李家德擔任《中國時報》副社長兼中時媒體集團總經理室主任,王順意擔任中時報系發行部總經理。2008年11月,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以個人名義入主中國時報。
中天電視在臺灣的頻道主要包括中天新聞臺、中天綜合臺和中天娛樂臺。中天新聞臺以24小時新聞播放為主,除了新聞播放,也有不少報導或是政論性質節目,例如陳文茜主持的《文茜的世界周報》、政論節目《新聞龍捲風》等。中天綜合臺以綜合節目為主,如華人地區最為知名的綜藝節目如《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SS小燕之夜》、《麻辣同學會》等皆在本頻道播出。中天娛樂臺以戲劇與娛樂節目為主。
中天新聞臺在2018年憑藉「韓流」收穫極高收視率,整個2019年的年度收視率報告顯示,中天新聞臺仍然位居臺灣各電視臺競爭最激烈的新聞臺區塊第一名,三立排名第二,TVBS第三,東森、民視緊追在後,但二、三、四、五名差距很小。根據尼爾森收視率調查公司的資料統計,2019年的臺灣各新聞臺平均收視率,冠軍中天新聞臺是0.57,第二名三立新聞0.39,TVBS-N以0.38排第三,東森新聞臺0.36第四,第五名民視新聞臺0.35。除了中天遙遙領先外,其他4家新聞臺差距都在0.01-0.02間。業界推測,過去新聞臺領頭羊的TVBS經過2018外部的「韓流」震撼,2019又陷入「內亂」,恐怕臺灣新聞臺第一的位置真的已經讓位給中天新聞了。
過去臺灣新聞臺的常勝軍是TVBS,只是一個55頻道就能撐起TVBS70%以上的營收。但事情從2018年起開始有了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2018年臺灣地方選舉捲起政治「韓流」,正好被本來排位靠後的中天捕捉,中天新聞的收視率一飛沖天,迄今都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並把一直是藍軍首選的TVBS新聞的收視率擠到中段,而過去被稱為「政治金童」的趙少康政論節目,也淪為經常在主流新聞臺節目中敬陪末座。業界分析TVBS輸了收視王座的原因,除TVBS沒有掌握住政治大環境外,另一個重大原因是TVBS高層變動,影響整體士氣。包括前董事長張孝威與大老闆王雪紅不合,2019年7月就請辭,希望換王雪紅老公陳文琦接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卻因電視媒體主管機關NCC擔心他可能干涉新聞部太多,一直拖到2020年8月才以附款許可TVBS申請董事長變更為陳文琦一案,但陳仍不能兼任總經理,NCC要求TVBS在許可後1個月內補實具媒體專業背景的總經理人選,並向NCC報備等。
除了TVBS,東森電視的命運也差不多。東森新聞臺的收視率過去也經常領先三立、民視、中天,如今不但年平均收視率掉到第四名,觀察它的每天的收視率變化,也常在後段徘徊。廣告界資深人士評估,未來的新聞臺大局可能會是中天獨領風騷,三立搶第二、民視緊跟的局面。不過,可能由於中天新聞風頭太過強勁,加上立場以批判民進黨當局為主,已經成為民進黨的眼中釘、肉中刺,其黃金52頻道也成為民進黨內部資本集團虎視眈眈的對象。
6年前中天換照時還在馬英九任內,當時因為「反服貿運動」等掀起的社會影響,中天新聞的立場受到多方攻擊與質疑,最後驚險過關。NCC雖然最終給予換照,但表示中天新聞臺需在換照後半年內,落實四項條件:1 定期辦理員工教育訓練,2 倫理委員會外部委員涵納性別平權、婦女權益、兒少保護、新聞自由、消費者保護等民間團體與專家學者,3 儘速補實一名專職專責編審人員,4 落實獨立審查人制度。而中天新聞先前承諾的「新聞自主公約」,「涉己事務制播規範」等也將被持續監督。此次,NCC表示中天新聞臺違規紀錄同樣驚人,在本次執照效期內,共計違規 23 件、警告處分 2 件、裁罰 21 件,裁罰金額高達 1073 萬新臺幣,是全臺新聞臺之冠,違規事項包括「節目廣告化」、「違反事實查證原則」、「妨害公序良俗」、「妨害兒少身心健康」、「營運不當」等。
10月26日的聽證會議程破紀錄長達8個多小時,NCC所邀請的7位鑑定人全部具有綠色背景,幾乎全數做出不利於中天的鑑定意見,因此各界都認為中天被關臺的機率非常高。但藍營以多項行動力挺中天,呼籲「新聞自由」,就連陳水扁、「臺灣民意基金會」、「喜樂島聯盟」等「獨派」也質疑如果關掉中天會讓臺灣成為「一言堂」,社會輿論反彈聲浪巨大。民進黨當局到底會不會不顧「民主價值」及後續反噬力道而執意關閉中天,還是勉強讓其過關但對其進行巨大規訓與肢解,一切有待12月11日揭曉。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