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首屆外灘大會在上海開幕,作為全球高級別金融科技大會,外灘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著名經濟學家、諾獎得主、企業家和技術大咖們。
外灘大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螞蟻集團和支付寶主辦。開幕首日亮點不斷,展示了金融科技對生活方方面面的改變。
外灘大會的「數字咖啡」火了
沒有什麼比一杯咖啡更能在清晨喚醒人。外灘大會上第一個火的,正是一杯咖啡。外灘大會的會場外有一間名為inclusion(普惠)的咖啡館,大會開場前,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正身著灰色圍裙,手法嫻熟的為賓客衝咖啡。
據介紹,咖啡豆來自盧安達,是通過eWTP的數字貿易平臺從非洲來到中國,並用螞蟻鏈溯源保證正品。數字貿易平臺能幫產地增加銷量,還能讓消費者更快更低成本的享受到更多商品。這樣的咖啡又被戲稱為「數字咖啡」。
在井賢棟看來,這杯咖啡其實也折射了世界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無論多小,都可以參與全球貿易;咖啡用區塊鏈溯源保證品質;咖啡館也是千萬服務業小微的代表。這杯「數字咖啡」其實是包含了數字時代的普惠和創新。
IMF總裁:推進金融科技「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在開幕主旨演講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引用了一句中國古話,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加快推進金融科技,她認為,普惠和金融科技將推動「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更公平、更快速、更智慧的復甦。
事實也的確如此,疫情期間許多小店主無法出門,無法當面獲得銀行的貸款資金支持。3月初,全國工商聯聯合網商銀行發起「無接觸貸款」助微計劃,100家銀行共同加入,3個月服務了超過1000萬小微經營者。
生意難做怎麼辦?聯合國副秘書長給解藥:「數字金融」
「疫情來了,遊客沒了,生意難做」,對於全球多地小微企業主的在線提問,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阿奇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的回覆簡單直接:「數字金融」。
施泰納表示,新冠疫情被視為二戰以來全球面臨的最大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疫情之後,全球都在積極重建,如果想有超越以前的更好的發展,必須抓住綠色和普惠經濟帶來的巨大機遇,數字變革至關重要。
4歲上海小囡提問68歲凱文·凱利
「我想知道長大以後世界是什麼樣子噠?」在連線環節,上海4歲小囡王昭雪,隔空發問「世界網際網路教父」凱文·凱利。68歲的凱文·凱利是這樣回答的:金融科技的「超能力」還遠未用足,未來或許可以成為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破壁機」。
在凱文·凱利看來,金融科技發展的力量才發揮了一小點,「智慧型手機、二維碼等行動支付方式,僅僅只是個開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事物都是舊金融無法做到的,只有科技才能夠讓我們掌控事物的金融維度。這就是金融科技的未來超能力。」
未來的新金融離不開「雲庫鏈」
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建設新金融體系必須要以科技和數據為支撐。在他看來,過去的技術架構是資訊時代的中心化思想,新金融的架構則是數字時代的分布式思想,未來以雲計算、分布式資料庫和區塊鏈為代表的「雲庫鏈」會成為支撐新金融的核心技術。在10分鐘的致辭中,他提了16次「新金融」。
在預測金融科技給未來帶來哪些變化時,井賢棟首次介紹了「Alipay+」的概念:幫助全球商戶和電子錢包用戶之間實現連接,從而讓商家得到更多全球商機、讓消費者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享受本地化的生活和服務。
未來最重要的事是投科技
螞蟻集團CEO胡曉明強調,螞蟻的基因不是金融,而是科技,科技是推動螞蟻業務每一次進化的最核心動力。「在螞蟻16年的發展歷史上,科技每一次都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驅動著螞蟻業務不斷進化。」面向未來,螞蟻最重要的事是投入技術。
在外灘大會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的圓桌對話環節,胡曉明與王堅回顧了一段10年前的老視頻。當時,胡曉明帶隊找馬雲等人商量,準備籌建阿里金融,一開口就把大家震住了,「我們要用網際網路技術去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世界難題。」
王堅給他打氣,希望他能用技術驅動的原理為小微企業打造一個直升機,「直升機不是飛機,也不比誰飛得高,而是看能不能做到樹梢高飛行,這是最難的。」10年後的今天,這架「直升機」的「飛行報告」讓很多人驚嘆:網商銀行已能一年服務2千萬家小微企業、個體戶、農戶,貸款平均額度僅3.6萬,最小一筆甚至只有1塊錢。
10大金融科技趨勢6成與構建信任相關
外灘大會發布了《2021全球10大金融科技趨勢》,從可信、智能和普惠三個維度預測了金融科技未來的走勢。具體包括:全棧可信、主動安全防禦、跨鏈、基於隱私保護的共享智能、時序圖計算、持續智能、自動因子發現的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與多模態學習、深度個性化和開放透明。
最強「理賠大腦」用AI將理賠效率提升70%
外灘大會,螞蟻集團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智能理賠技術「理賠大腦」。運行數據顯示,「理賠大腦」能識別最多107種醫療、理賠憑證,將保險產品的理賠核賠效能提升70%。即便是理賠鏈路最長的線下調查案件,平均核賠周期也能從30天縮短至15天。
狗臉識別,人機大戰
外灘大會上最輕鬆的一個環節無疑是「狗臉識別」。一模一樣的3隻白色比熊犬,僅憑肉眼,你能認出誰是誰嗎?由螞蟻集團研發的寵物鼻紋識別技術能從眾多外觀、體型相似的寵物中找到對應的一隻,準確率超過99%。就連擁有8年軍犬訓導經驗的訓犬師、甚至是狗主人,在這項技術面前也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