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餘噸玳瑁等罰沒水生野生動物製品在廣西集中銷毀

2021-01-09 法制現場

中新網南寧12月15日電 (記者 黃令妍)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15日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在廣西南寧開展2020年罰沒水生野生動物製品銷毀活動,共銷毀硨磲、玳瑁、唐冠螺等水生野生動物製品60餘噸。

據介紹,各級漁業部門多年來高度重視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切實加強珍貴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強化執法監管,支持科學研究,開展繁育救助,廣泛開展宣傳,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

今年受疫情影響,野生動物貿易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農業農村部會同公安、市場監管、林草等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水生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濫食行為。截至目前,全國漁業系統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0多萬人次,封控隔離水生野生動物飼養繁育場所超過9900處,停業整頓違規經營利用商戶468戶,查封經營場所62處,查獲違規交易水生野生動物8600多隻、製品1768千克。聯合執法行動有效打擊了各類違法行為,使得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罰沒水生野生動物製品銷毀活動進一步彰顯了我國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的態度和決心,進一步提高公眾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安全的意識。本次銷毀採用無害化處理方式,公證部門和媒體等相關人員全程見證銷毀過程。(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60餘噸玳瑁等罰沒水生野生動物製品在廣西集中銷毀
    圖為銷毀現場。廣西農業農村廳供圖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15日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在廣西南寧開展2020年罰沒水生野生動物製品銷毀活動,共銷毀硨磲、玳瑁、唐冠螺等水生野生動物製品60餘噸。
  • 中國海龜保護聯盟成立 海龜將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主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承辦,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海關總署緝私局、中國海警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單位25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鯨類牙齒、硨磲、玳瑁、珊瑚製品近10千克!大連海關移交1942件瀕危...
    12月10日,大連海關向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集中移交一批瀕危水生動物製品,為近年來大連海關在貨運、旅檢、郵寄渠道查獲的瀕危水生動物製品,共1942件,包括鯨類牙齒35顆、硨磲及製品21件、玳瑁製品39件、珊瑚製品1847件,總重9.182千克。
  • 6人網上銷售玳瑁製品,因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被...
    玳瑁是一種屬於海龜科的海洋動物,因其鱗片質地晶瑩、花紋美麗、色澤明亮,且玳瑁本身有「吉祥長壽、闢邪納福」的美好寓意,所以自古以來就是人們製作高檔飾品、工藝品的重要選擇,也被稱作「海洋軟黃金」。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有人鋌而走險,利用網絡渠道出售各類玳瑁製品。
  • 繳獲硨磲17噸玳瑁109隻唐冠螺1110個
    蔡巖紅 攝法制網記者 蔡巖紅109隻頭身分離已被掏去內臟的玳瑁,17噸素有「貝類之王」的硨磲部分被七零八落地切割為塊狀;1100個外形獨特美麗的唐冠螺……呈現在記者面前的這些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正是南寧海關下屬憑詳海關查獲的一起特大走私珍稀野生動物製品案中繳獲的。近日,記者前往南寧海關採訪了此案查發過程。
  • 網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玳瑁製品,批捕!
    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殺,玳瑁逐漸成為了瀕危物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將其列為附錄一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我國也將其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仍有人鋌而走險,利用網絡渠道出售各類玳瑁製品。
  • 廣西漁政指揮中心指導龍州縣開展水獺收容救護
    9月17日,在廣西漁政指揮中心的安排下,龍州縣農業農村局將龍州縣水口邊防派出所9月16日查獲的20隻水獺,緊急轉移至南寧市動物園進行救護。此次接收的20隻水獺均為亞洲小爪水獺,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其中存活19隻,將由南寧市動物園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收容救護;自然死亡1隻,將由南寧市動物園進行無害化處理。廣西漁政指揮中心作為自治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始終依法履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職責,不斷加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宣傳力度,嚴厲打擊非法利用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行為,積極開展水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
  • 被罰沒野生動物的命運困局
    江蘇省內環太湖流域的環境資源類案件,均由姑蘇區法院集中統一管轄。姑蘇區法院環境資源庭的李麗鮮是小熊貓案的主審法官,辦理了大量涉活體動物的案件。她認為,隨著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決定的施行,涉活體野生動物案件勢必呈現激增態勢,罰沒動物管理壓力的量級增長可能帶來「保護性傷害」的普遍發生。
  • 全國海關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查獲海馬乾、綠鬣蜥等
    全國海關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查獲海馬乾、綠鬣蜥等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海關總署24日對外發布,近期全國海關陸續展開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連破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十名
  • 蟾蜍是保護動物 滬仍有銷售蟾蜍、蛙類及其製品的現象
    此前,江蘇省灌雲縣檢察院對偷獵野生蟾蜍超過145萬隻的24名犯罪嫌疑人提起了公訴。該案中,被非法銷往上海的蟾蜍中,約有71萬餘只流向餐桌,被製成「燻拉絲」。本市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表示,將加大對違法銷售蟾蜍、蛙類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執法力度。中華蟾蜍、金線蛙等蛙類在本市屬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廣西防城港邊防查獲38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玳瑁標本
    2017年7月27日,廣西防城港市公安邊防支隊向媒體通報:近日,經有關部門鑑定,該支隊橫江邊境檢查站日前查獲的38隻可疑本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玳瑁,單個案值從2千元至3萬元不等。 6月29日,該站執勤官兵對一輛從東興開往南寧的物流車進行例行檢查時,在車廂深處發現有兩個巨大木箱,與其它快件格格不入,官兵判斷木箱很可疑,遂開箱查驗,發現箱內竟放有大量疑似玳瑁製品。經清點,箱內共有疑似玳瑁標本38隻,最大的長約60釐米,最小的長約30釐米。目前,該起案件已移交當地漁政部門處理,後經鑑定,該批玳瑁標本按大小不同,案值亦為2千元至3萬元不等。
  • 涉嫌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物製品 海口6名被告人受審
    涉嫌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物製品 海口6名被告人公開受審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1日消息(記者 王天宇 通訊員 蔡慧文)2020年9月10日上午,海口市瓊山區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唐某玉、王某鋒等6名被告人涉嫌非法收購及出售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一案,其中5名被告人當庭表示認罪認罰。
  • 珍稀玳瑁被拐來京獲救,頓頓海鮮成貴賓!正等「北京戶口」呢
    「我們用了一天的時間集中查閱資料,終於有點眉目了!」呂晉說,他們先後查閱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發現,依法沒收的實物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按照規定處理。或者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負責。
  • 網上出售玳瑁製品 長寧警方遠赴海南抓獲嫌疑人
    近日,上海長寧警方破獲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2020年3月5日,長寧公安分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人通過網絡社交平臺非法收購、出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玳瑁製品,這些商品中不僅有完整的玳瑁標本,也有由玳瑁鱗片加工而成的眼鏡架、梳子、手鐲等製品。長寧警方獲取線索後迅速立案展開偵查,鎖定了嫌疑人身份及所在地信息。
  • 留學生攜帶玳瑁獲刑 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帶入中國?
    從國外合法購買動物還能違法?近日,一起留學生攜帶玳瑁獲刑的宣判,被告被騙有期徒刑兩年,緩刑兩年。讀者可能會奇怪,留學生攜帶玳瑁獲刑,玳瑁是什麼動物呢?玳瑁是一種海龜,在中國屬於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留學生攜帶玳瑁獲刑也提醒出國旅遊的人,不是所有動物都能帶回國的。
  • 非法收購出售海龜玳瑁等野生動物獲利300萬 9人被公訴
    據江蘇徐州鐵路運輸檢察院2月14日消息,近日,徐州鐵路運輸檢察院依法對海口某水產品有限公司等3被告單位、歐某某等9被告人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提起公訴。據了解,此案由江蘇省邳州市公安局偵辦,公安部掛牌督辦,是目前徐州市查獲涉案海洋動物數量最多、價值最大的一起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案件。
  • 《人大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那水生動物呢?
    所以,要知道什麼是野生動物,就需要學習《野生動物保護法》。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第二條所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 和 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其中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我們可以簡稱其為「三有」陸生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