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5日訊 據韓國媒體《國民日報》報導稱,終於羅馬神話中主神朱庇特(木星)的妻子「朱諾」到達了朱庇特(木星)的門檻,向著太陽系中最大行星飛行的「朱諾號」宇宙探測器為期5年的飛行旅程結束。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消息,宇宙探測器「朱諾」在美國當地時間4日晚11時53分成功進入環繞木星軌道。
2011年8月,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阿特拉斯V551火箭搭載「朱諾號」升空離開地球。以2011年為基準,「朱諾號」木星探測計劃是價值11億美元規模的超大型任務。
「朱諾號」總飛行距離為28億千米,是地球到太陽之間距離的18.7倍。1月13日,「朱諾號」作為太陽能動力探測器以7億9300萬千米的飛行記錄刷新了歷代宇宙探測器最長飛行距離。機身兩邊伸出的20米多太陽能電池「翅膀」是「朱諾號」的推進力。
「朱諾號」於2012年8月進入地球和月亮的重力影響圈外的外層空間。按照計劃,美國當地時間4日下午8時18分啟動主發動機,經過35分鐘進入距木星表面約4200千米的軌道。之後的大約20個月間內,「朱諾號」將在木星橢圓形軌道上公轉37圈,進行探測。
「朱諾」發射電磁波測定覆蓋木星表面的氨和氫,測定大氣中的氧氣和氫氣的比率。屆時,行星內部是否存在核,直到現在無法正常觀察的兩極點是什麼樣子等問題將找到答案。「朱諾號」的精密測定,是1989年發射的「伽利略號」木星觀測器無法達到的。
作為太陽系中最早形成的行星之一,木星的超大質量使得它的原始成分得以被保存。通過探索回溯木星的歷史,我們也許能得到一些有關生命起源和未知其他星系的啟示。
找出最近觀察到的木星表面發生變化發生原因也是「朱諾」的主要任務之一,根據科學雜誌《自然》的內容,對於近幾年木星的大紅斑漸漸變小,兩極的噴射氣流的反應也在減少,木星赤道線北端從去年起變寬等等問題,學界期盼「朱諾號」能找到答案。另外,木星的衛星「木衛三」也是重要的研究目標。
人類在「朱諾號」結束探測任務自毀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沒有機會再探測木星,歐洲航天局(ESA)2022年將發射的探測器「木星冰衛星探測器」,預計2030年才到達木星。(實習編譯:王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