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形象如同一種世界語把整個世界拼合成一體。通常它們奉獻給孩子的,無論居住何方,孩子們都知道迪士尼,一樣為迪士尼的人物形象歡欣鼓舞。不管是在電影熒幕上,還是在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授權商品包裝上。對成年人來說,辛普森、米老鼠,甚至Beavis和Butt-Head都能惹得他們大笑不止。
要是旅遊在異域,在商店裡面看到一張史努比(Snoopy)的張貼畫,還是那個高高抬起腳掌、跳著舞的史努比,恐怕你會立刻產生一種奇特感覺,那是一種不說一句話,心就被緊緊抓牢的感覺。世界一下子就變成一個狹小的空間。
動畫形象已經成為一種「語言媒介」,T-恤、貼畫、帽子上一個小小圖案,就會感染得我們欣喜若狂,雖然它們半句話沒有說。早在1996年,全世界範圍內授權產品的銷售額達到950億美元,而大把拋出鈔票的正是那些授權生產的動畫形象。
在辛普森剛剛露臉的時候,它僅僅有12種授權,可到了1996年全世界已經有超過1110種辛普森授權商品品種,包括睡衣、電腦屏幕保護、電子日曆、電子遊戲、洗浴用品、拳擊短衫、蛋糕託盤、高爾夫球、鎮靜劑、名片等,幾乎囊括了吃穿住行。當辛普森播放到100集的時候,全世界辛普森授權商品的銷售超過了30億美元。
相類似的,MTV也在此時贏得了數百萬的財富,這有賴於它的動畫系列節目Beavis和Butt-Head的授權生產,這些節目都是國際化的,面向10多歲和20出頭的青少年。
1995年是動畫電影發展中關鍵年份,那一年動畫電影在廣告銷售和許可授權方面給全世界電影收入增加了5-6億美元。而搭賣廣告的最大贏家當屬動畫大片《獅子王》(TheLionKing)和阿拉丁(Aladdin),它們不僅票房收入高漲,在發展授權上同樣出色無比。
形象授權具備的潛力,動畫公司和電視節目人對此深信不疑。迪士尼、漢拿·巴巴拉、MTV、尼克羅定、羅曼影業、KlaskyCsupo和薩班(Saban)這些著名的公司和電視節目製作商都紛紛染指形象授權。
有些動畫製作工作室僱其它公司代理他們的形象授權,而涉及到授權和商品銷售方面時,創作和財政的管理和監控則由他們自行處理。
一份標準的授權合同通常是在動畫形象所屬公司(授權方)和供應商公司或分銷公司(被授權方)之間籤訂,後者要對生產和銷售產品擔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