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觀賞魚開缸養水,我們要知道開的是什麼缸,養的是什麼水?

2020-11-2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飼養觀賞魚的第一個步驟,需要的就是開缸養水,近期很多魚友都在詢問這個問題,如何開缸,如何養水?

事實上關於飼養觀賞魚如何開缸養水的問題,主要的考慮因素應該是我們到底要開的什麼缸,養的什麼水?這一點與我們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和我們要採取的觀賞魚飼養模式,以及我們魚缸的過濾系統、配套設施,都會有一定的關係。

養魚老道還是建議,我們根據魚缸的過濾系統和飼養水體,以及我們當地的水質情況來選魚,也有的魚友會根據自己想要飼養觀賞魚的品種來選購魚缸,至少這些操作方法,我們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準備性的,怕就怕在,我們自己對此毫無目的性。

比如說只要自己看好了觀賞魚就買,不管魚缸的過濾系統如何和水體的大小,看好了魚缸就買,也不管我們到底要飼養哪種觀賞魚,只要有個魚缸就可以隨便養魚,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

開的是什麼缸,牽扯到以下幾個因素

因為我們飼養觀賞魚的品種不同,開缸的手法和各種準備工作也會有所不同,我們比如說草缸、古法養魚、純粹的造景缸、南美風情的魚缸、汽水魚缸、海水魚缸、三湖魚缸等等,觀賞魚的品種還會有大中小型、冷水、熱水、海水之分,我們在魚缸的選購和濾材、造景的選擇一定會各不相同。

如果我們飼養的是燈科類的小型觀賞魚,那麼我們可能會選擇小型的超白魚缸,不帶蓋的,適當鋪設點陶粒或者水草泥,然後栽種些水草,選擇一個小外掛或者濾桶,都可以達到魚缸的水體良好運作,這個就要看我們想要飼養多少數量的這些小型觀賞魚了。

再比如說一些南美短鯛之類的小型觀賞魚,它們可能除了水草之外,還需要一定的躲避物或者陶罐作為繁殖用,這些設備我們也要準備,所謂的開缸,也未必就是加水養魚那麼簡單,即使我們想要在魚缸裡適當的栽種些水草,至少也要保證底沙的厚度和魚缸的水溫吧,配套的這些設施我們都要做相對的準備。

如果是我們想要飼養傳統金魚,那麼最好的飼養容器還是應該選擇泥瓦缸,淺水位、無過濾,需要我們培養青苔水或者綠水養魚,這些條件我們也需要相應的準備,大多數的高水位水族箱就不可取了,更不用說什麼較深水位的圓柱形魚缸。

如果是我們飼養中大型喜歡跳躍的觀賞魚,比如說龍魚、雷龍魚、錦鯉之類的觀賞魚,那麼不帶蓋的魚缸或者小型魚缸就不可以選擇,否則的話,它們很容易在回家的當晚就跳出魚缸外直接拜拜或者缺氧而死了。

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一個問題,要麼,根據魚缸的類型來選魚,要麼根據我們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來選擇魚缸,以及相應的所有設施。

養的是什麼水,是需要和觀賞魚的習性相對應的水

再一個就是我們養的是什麼水?大部分的自來水都不會偏向於過鹼或者過酸,一般的都會在中性上下轉悠,我們也只是相對而言說,南方的水偏酸、北方的水偏鹼,這個是與地表水和地下水有一定關聯的。

因此說地下水大多呈現鹼性,比如說井水,能夠長期見天的河水、池塘水還是以中性居多,腐殖質較多的水大部分呈現弱酸性,雨水、雪水大部分屬於軟水。

這些不同特性的水質,導致了我們將要選擇的觀賞魚品種的不同。

按理說這個東西有點類似於應季的蔬菜,只有當地、當時出產的才是老天爺賜予當地人最為合理享用的,這個選擇一定是最優模式的雙向選擇。

因此,養魚老道一直提倡的就是,新魚友們剛開始飼養觀賞魚,不要去強自己所難,依據我們當地的自來水水質,選擇最為適應這種水質的觀賞魚飼養為好,而且現在,大量的觀賞魚都是以人工飼養繁殖的居多,還有一些原生魚,更加適合當地的水質,可以說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觀賞魚對於水質都不是太過挑剔,我們不要去選擇那些和當地水質發生極端衝突的觀賞魚飼養就可以了。

所以說特殊情況下的養水,其實就是做水,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魚場、魚房依靠大型設備隨時可以做到,我們想要改變當地的水質刻意去做水,飼養一些特種的觀賞魚,實際上是很難的,關於這一點,我在其他文章中也有提到過。

硬水比較好做,依靠硬度較大的生化濾材就可以,軟水比較難做,不是什麼依靠化工樹脂偶爾改變點酸鹼度就可以一勞永逸的,一旦做不好,水體酸鹼度就會強烈震蕩,要麼就要依靠一些腐殖質的添加,還要從源頭做起,也就是說換入魚缸的源頭水質就要改變,要麼就是依靠一些淨水設備,否則的話,那就是在和觀賞魚過家家罷了,試問普通飼養觀賞魚的魚友,有幾個能做到?

普通觀賞魚的開缸養水並不難,一困二養三放魚

至於飼養普通的觀賞魚,在開缸養水方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難處,在注意了上述的很多細節以外,比如說魚缸的選擇、水溫的選擇、造景水草的選擇等,剩下來的問題就較為簡單了:

也就是七個字:一困二養三放魚。

我不管其他的高手、大咖、大神們是如何操作的,反正我的小魚房裡,飼養的大大小小將近20種觀賞魚,包括了小型熱帶魚、金魚、錦鯉、汽水魚等等,其中也有栽種一些水草的,全部都是採用了一個最為簡單的開缸養水模式:

困水三天、過濾循環一周,然後放魚,該加溫的加溫,該種草的種草就是了,濾材也無外乎白棉、生化棉、陶瓷環而已,在我這裡細菌屋都是擺設,不加鹽、硝化細菌、淨水劑等東西,魚缸的水質保持的都還算可以吧,魚兒的狀態也不錯,大致上就是這麼一個情況,說簡單其實也很簡單。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重新養水很費勁,購買新的觀賞魚,保留原缸水未必是壞事
    最好還是要保留住這缸水,不但是省事的問題養魚老道無論是在開魚店或者自己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也會經常面臨死魚問題的,不過總體來說,整缸團滅的現象目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都是個別死亡,那麼這種情況下,這缸水還是少動為妙。
  • 開缸養水觀賞魚入缸後,第一次換水,在什麼時候比較好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觀賞魚的換水問題看似簡單,就是一個把水抽出來再放進去的事,事實上我們要結合很多的要素去看,特別是觀賞魚剛剛進入魚缸的初期,假設觀賞魚的狀態完好,水質完好的話,魚缸的水質我們是不需要經常變動的,這樣反而會對於觀賞魚的狀態不利。
  • 各種玩法複雜的觀賞魚養水模式,到底哪一種正確?各有各的道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觀賞魚的開缸養水程序,看似一個很簡單的操作,但是對於某些極度不適應水質變換的觀賞魚來說,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觀賞魚入缸以後直接暴斃。
  • 各種玩法複雜的觀賞魚養水模式,到底哪一種正確?各有各的道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觀賞魚的開缸養水程序,看似一個很簡單的操作,但是對於某些極度不適應水質變換的觀賞魚來說,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 觀賞魚入缸以後直接暴斃。
  • 養水十天,觀賞魚入缸半個月再不換水,魚缸水不臭了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養魚老道的文章中經常提到,我們飼養普通的觀賞魚,最好是能夠提前養水十天左右,在這樣的水質下,大部分觀賞魚入缸後,只要是魚選的好,沒有交叉感染,幾乎是百病不犯,很快出來狀態。
  • 飼養觀賞魚養水的主要問題就是,明明可以偷懶,偏要假裝勤快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這幾天在養魚老道所發的文章和視頻中,似乎是都在向魚友們透露一個信息,這個信息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開缸初期魚缸水質的穩定問題。
  • 養魚先養水是正確的,但是過度重視養水問題,觀賞魚照死不誤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養魚先養水這句話一定是正確的,但是飼養觀賞魚,絕對不會只是養水這麼簡單的工作就可以完成的,其中牽扯的因素太多太多。觀賞魚畢竟是生活在水中的活物,只要是是活物都會不小心患上這樣那樣的疾病,我們想要去有效地避免這些疾病,除了養水之外,更要在養魚上去多下功夫。如果說養水問題這一項做好了,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為什麼很多老手還是照樣死魚呢?
  • 不會造景、不會養水草,我們就裸缸飼養觀賞魚,這又有何不可?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今天我們只來談一下裸缸養魚的優缺點,因為很多新魚友一直在問,迷你鸚鵡的飼養一定需要陶粒嗎,小型燈科類觀賞魚一定需要水草嗎?其實呢,在草缸和造景缸沒有興起的時候,所有的觀賞魚都是裸缸飼養的,我們不也養得很好,不也能夠順利繁殖?
  • 飼養觀賞魚,我們如何快速養水,採用下列方法效果會更好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老鄒大叔又興奮的找到我,談論了他最近飼養七彩神仙魚的一些心得體會,與我之前的想法不約而同,就是關於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養水問題。
  • 觀賞魚養水過程中,消除什麼東西重要,還是生成什麼東西重要?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對於初期飼養觀賞魚養水的問題,前來詢問的魚友有很多很多,大部分的問題都集中在,水質發白了怎麼辦、氨氮過高了怎麼辦、亞硝酸鹽超標了怎麼辦,我的魚缸裡到底有沒有生成硝化細菌……等等這些問題。
  • 過分的迷信養魚先養水這個概念,我們怎麼能養好觀賞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養魚先養水的概念目前是絕對的深入人心啦,大家都知道要想養好觀賞魚我們就一定先要養好水,可是關於如何養好水,怎麼樣才能養好水,至今似乎還是沒有確定答案。飼養觀賞魚的密度太大,我們根本不管,照樣去一如既往的養水,因為水質不好不是魚兒飼養密度的事,那是濾材不夠用,濾材還不夠高檔,過濾泵功率不夠或者是一種過濾形式太過單薄,硝化細菌添加不夠,氧氣泵功率太小等等原因,導致我們再次去買買買。
  • 養魚和養水、開缸到底是個什麼關係?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很多魚友大喊著養魚先養水的口號,還沒開始養魚然後一頭扎到了過濾系統、濾材、硝化細菌的研究中,就再也出不來了。那麼養魚老道請問,你了解你要養的是什麼魚嗎,它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水質呢?你在沒有把魚放到魚缸之後,你怎麼知道魚缸的水質就是處於生態平衡呢?我感到很是費解。晾曬一周的水也叫困水,爆氧一天的水也叫困水,養了一周的水也叫開缸,養了一個月的水還叫開缸,那麼請問我們到底要開缸到何時?事實證明,最終的結論根本不在水身上還是在於你要養的觀賞魚身上。
  • 常見觀賞魚可分三類,每類對應飼養難易程度及「養水」標準在這
    養魚先養水,這是一句在水族觀賞魚圈子裡面非常流行,也是非常實際的話。那麼問題來了,到底養水要養到什麼程度,就算是真正把水給養好,可以開始養魚了呢?這篇文章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養水它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如果有的話又是怎麼定義怎麼確定的?
  • 為什麼大型魚養水,可以使用闖缸魚,小型觀賞魚就沒有必要?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不是說所有的觀賞魚飼養,都需要使用闖缸魚來養水,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本來就是一個誤區。因為人家飼養龍魚等大型魚的,都用闖缸魚,所以我也要用第一、龍魚等大型魚,是肉食性觀賞魚類,對於它們所攝食的小魚,本身就有很大程度的免疫,不管這些小魚有什麼疾病,除非是新入龍魚本身體質太差,否則極難被感染。第二、大型魚缸多是底濾系統,生化濾材較多,開缸時間較慢,因此培菌時間很長,可以適度使用草金魚等觀賞魚,作為闖缸魚。
  • 初期養水,為什麼魚缸的水質越調理越渾濁,就是以下這些操作不當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最近養魚老道發現了很多魚友關於魚缸養水的問題頗多,大部分都是源於我們自己的操作不當和性急,大家可以看看我的操作步驟,根本就不著急,越急越壞事。
  • 養觀賞魚急不得,開缸、養水、入魚、日常維護都要穩,養魚很簡單
    今天給大家說說飼養觀賞魚的步驟和對應的心態,我總結來總結去,就是一個「穩」字,每一步都要以「穩」為主,養魚就沒那麼難。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 【開缸要穩】 開缸是養觀賞魚的第一步。有的魚友想要養魚,急急忙忙去買魚缸。
  • 魚缸什麼時候算養水完成,摸下魚缸缸壁,如果有這玩意即可完成
    我們都知道養魚先養水,可是魚缸養水到了什麼情況下,就算是養水完成可以,放入觀賞魚了呢?這個時間點很多魚友都不好控制,特別是剛開始接觸養觀賞魚的新人朋友。那麼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分享,咱們《養魚說》給到大家的一點建議。
  • 鸚鵡魚飼養,先要養水,養水有很多方面
    鸚鵡魚飼養先要養水,養水有很多方面,不少魚友們都想知道鸚鵡魚怎麼養。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所以有人每天換去缸中五分之一的水,這樣做不是正確的,養魚不管是什麼魚都用不著天天換水。大家想要自己的魚好,要注意鸚鵡魚水溫多少度合適,還且要注意水的ph值。
  • 養了八缸觀賞魚水質很好,觀賞魚死亡率不高,有什麼操作手法嗎?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上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也講過了,我的觀賞魚最早的已經入缸一周了,最晚的入缸也有將近三天了,從最開始養水到最後的觀賞魚入缸,現在養魚老道這裡已經有了八缸觀賞魚了,說快倒也很快,要不就是九缸了,實在是孔雀魚太多了,處理了一缸在老鄒大叔家裡養著。
  • 孔雀魚的飼養乾貨:關於養魚的水,我們要講究些什麼?
    可是,為什麼你卻養不好呢?其實養孔雀魚雖然不難,卻也還是有些講究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關於養魚的水,我們要講究些什麼」。孔雀魚比較容易飼養,這也是很多人喜歡養它們的一個重要原因。想要養好孔雀魚,你用的水又是自來水,那麼就要提前三到四天將自來水接好靜置。因為自然水中還有大量氯氣,我們需要先將氯氣揮發乾淨。靜置大概三到四天再將靜置後的自來水放入魚缸中,當你建立穩定的硝化系統以後就能保證水質的穩定。前面說過,弱鹼性的水質更加適合孔雀魚生長,但不可過鹼性,一旦PH值過大,要立馬換入新鮮且除過氯氣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