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暗礁大湖,爆釣30條野生鯽魚,釣獲一條一斤的稀有花鰺魚,湖水在不斷的退,每天以幾公分的速度向湖中心退去,然後水中冒出一點一點暗礁,暗礁漸漸變大成了小島,小島上停滿了專門吃魚的鳥,那鳥其實就是魚鷹,但是沒過兩天的時間,那小島由灰黑色變成了白色。
許多年之後從遊故地,五年前的竹子灘,記得那時才拆箱,那個時候的魚兒多得很,兩根手竿,一碗包穀面加一把純酒米,就是用那種兩塊錢一斤的酒泡的米,打窩後最多兩小時,打連發拉得手發酸,那時的感覺是大湖的魚總是釣不完,近段時間突發奇想去大湖的竹子灘爽釣吧。
過去都在回龍碼頭上船,那時的路況真的慘不忍睹,現在是水泥路鋪到了湖邊,唯一沒變的是倒映在清澈湖水中的大山,和這一彎時而平靜得似一面鏡,時而狂風巨浪似要把船掀翻的湖水,沒風的時節真好,就像現在。
座落在湖邊的取水塔象徵著這是回龍碼頭,就因為要維修改造這取水塔,差點把湖水放幹,其實我說的誇張了一點,害得湖中魚兒損失了幾十萬斤,那時周邊的空氣臭的十幾裡遠都感覺到。
竹子灘離回龍碼頭很近,走路過去只需二十五分鐘,開船也要這麼長的時間,但是背著釣具是不可能走路的,坐船到的時候已經有幾個釣友擺開了架式,貌似效果不太好,燒了一堆火在烤小魚。
剛好看見這一幕,先來的釣友上魚了,把魚竿拉成了彎弓,有時看釣魚也精彩也是一種享受,控魚的釣魚技術還不錯,不一會魚兒就被拉到離岸邊不遠的地方,觀戰持續了幾分鐘,直到他們動抄網,那知人影子一晃,魚兒又往深處一個猛子扎去,又是一陣你來我去,魚兒終於入護。
我的釣位選擇在一個陡壁邊,水深六米,可以肯定這釣位絕對的出魚,打下窩子後就一想著我夢寐以求的野生花鰺魚上鉤,隨後布置好機陣地,甩了兩小包穀麥子下去打窩。
夜幕來臨時,輕輕一小口,我的第一條魚上狗了,也是數年來釣到的最大的一條石花魚,起碼在三兩以上,真的讓我意想不到的驚喜,看看時間已經七點半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收起魚竿明天再來。
還是昨天的釣位,一大早我就來了,運氣真好,花鰺魚終於來了,力道之大,下沉之猛,不用說已經知道是久違的花鰺魚開口了,而且還比較大,水下的力道傳到手上已明顯感覺到了,開張魚千萬要小心,慢慢遛魚,稀有的花鰺魚,這麼大的花鰺魚我還真第一次釣到。
不敢大意,出水還是動抄網,上了斤的花鰺魚碰到真的不易,上岸後觀看之才發現這魚不小,不過不是最大的,在十多條花鰺魚中最大的達到了一斤半,這一條就是最大的了,長度超過三十釐米,由於水深也是過足釣癮了的,如果晚上可以夜釣的話,那不把人釣瘋。
打了十支磯竿釣粑粑,在這個窩子魚口很好,讓我意外的爆釣30條野生鯽魚,其餘全是花鰺魚,不過這樣的稀有花鰺魚釣到一條是一條,想多釣有點妄想,野生大板鯽魚已經足夠讓我爆護的感覺了。
人們常用三個字,大彎弓來形容磯竿上大魚了,其實不大點的魚也能把魚竿拉成大彎弓,因為魚竿軟和野生魚的拉力大的原因,這不粑粑把這小彎刀釣上來了,目測不到兩斤,但那陣勢感覺有十幾斤似的。
說也奇怪,為何這黃色鯝魚非要趁黑才找食呢?拿得出手的這幾條全部都是早晨六點至八點釣到的,如果早一小時魚鉤下水的話,估計黃色鯝魚要翻倍。
拿得出手的這幾條不錯,都在三兩以上,出水時嘰咕嘰咕的一直叫喚,這叫聲悅耳,聽後不讓人煩,遺憾的是的就是叫喚的時間太短。
這黃色鯝魚有一個特點,嘴巴小,魚質細嫩,所以上鉤後極易脫鉤,所以本次採用了紅袖四號小鉤,這樣一來中鉤率比雙鉤並綁高了好釣多了,二兩多一條直接拉起真正過癮。
可有人說花鰺魚不怎麼好吃,今天把花鰺魚的做法分享給粉絲釣友們,看看好吃不?清洗乾淨後,把魚從兩邊把魚肉剖下來,切成一段一段的,不能切太大了,大了過油時不易均勻,小了也不行,容易煮爛。
這一步是關鍵,馬虎不得,姜米,花椒,鹽,料酒,加進去之後大約十五分鐘,再之後洗淨晾乾,加入紅苕粉攪拌均勻,乾濕度合適,煮熟後吃起來才爽口,然後過油,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一塊一塊的下鍋,必須多量同時下鍋,還得注意的是過油,不是油炸魚。
準備好輔助的材料,生薑、泡椒、不太辣的豆瓣醬,糖、大蒜、花椒,大蔥,不加小藥那些(味精)。
先把糖下鍋,再把豆瓣醬、生薑、泡椒、大蒜、花椒下鍋,等待到見汁不見湯時加水,熬湯幾分鐘後加魚加蔥加醋入鍋,細火烘焙十分鐘左右即可出鍋,這樣非常的可口及細嫩,如果好吃別贊,如果不好吃別怨。
《釣魚的人家》專注分享釣魚樂趣及經驗,閱讀後,點讚,關注,以資鼓勵!在此,祝各位粉絲天天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