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三垟溼地公園逛一圈
三垟溼地公園內遊船碼頭三垟水網溼地曾形成獨特的田園風光,三垟是魚米之鄉,水中作物如菱角、荷藕及各種魚類在溫州少有名氣,其經濟效益遠遠超過平庸的農業生產。三垟溼地被開發農用已有數世紀。目前陸域面積佔區域總面積的70.9%,水域面積僅佔區域總面積的29.1%。
-
三垟溼地公園人流量「爆棚」,一起來邂逅...
三垟溼地公園人流量「爆棚」,一起來邂逅...開園後,既可行至行水三垟廣場、五福源公園、榕園、南仙堤、北部生態休閒帶等五大景觀區域遊賞風景,也可以到位於行水三垟廣場東南側的520溼地城市客廳看展覽、品美食、賞民俗。三垟溼地北部片西段(綠軸連接點至北入口廣場)生態建設工程:位於三垟溼地北部,甌海大道以南,張家橋兩側至公園北入口。建成後將是連接城區與溼地之間重要的連接點,與城市中央軸線的世紀公園相聯通,構建城市重要的綠色廊道。
-
三垟溼地公園的夜景
溼地公園以水景著稱,縱橫交錯的水系其間是一座座獨自矗立的小島,而連接小島的是各式各樣造型優美的石橋,尚有為數不多的農用小船,也是景區農用地使用者的主要勞務工具,用以觀光遊覽的船隻都集中停靠在五福源景區內的遊船碼頭上。
-
喜報|紅連競得三垟溼地公園公共服務區域經營權!
三垟溼地素以「垟漂海面,雲遊水中」的溼地水網特徵而聞名。溼地範圍內,縱橫交錯的138條河道,將溼地分割成大小各異的161座島嶼,水域面積約佔總面積的30%,被譽為「浙南的威尼斯、百墩之鄉」,為提升溫州三垟溼地公園園區文旅產業、目標為形成商、旅、文產業融合發展的城市休閒旅遊地標,2020年9月4日上午,在溫州市政務服務管理中心,浙江紅連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最終競得三垟溼地公園公共服務區域經營權招租項目。
-
三垟溼地城市休閒片區國慶開放
圖為三垟溼地北入口。(王海勇 攝)10月1日起,三垟溼地佔地600多畝的城市休閒片區一期項目將免費對市民開放。該項目西起溼地北入口,東至中興大道,北靠甌海大道,南至三垟溼地內河道,總體呈東西走向的帶狀,系城市與溼地間的過渡帶,主要分為生態休閒文化公園、戶外天地、生態親子園和稻香小鎮4大區域。9月28日上午,記者前往生態親子園、稻香小鎮進行體驗。親子園六大兒童設施準備就緒親子園位於三垟溼地北入口廣場東側。現場,工人們正在趕工。
-
前方來報,三垟溼地的水杉林,紅了!速去!
作為溫州城市綠肺的三垟溼地生態園,簡直就是一個寶藏公園,繼亂子草的粉、馬鞭草的紫、稻花的黃、格桑花的五彩以及蘆葦的白之後,位於西環線的花溪花島兩岸,濃烈的紅色正在上線!圖:Fun&Kan西環線 花溪花島 /+三垟溼地 溫州 /※ 最早發現這片水杉樹林,是在2015年冬天,當時主路上還可以駕車通行,偶然經過,被對岸的紅杉林驚豔到,無奈上了鎖的木橋阻擋了想一探究竟的腳步,於是家門口的這道神秘風景印在了腦海裡。
-
文旅融合提升城市魅力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化助力形成城市文旅融合加速度,多元化的文旅創新探索,好玩又不失溫情的城市文旅體驗不斷湧現,多張靚麗的城市名片助力《行動計劃》,強有力地推動廣州構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去年4月,這個位於廣州塔的網點作為廣東省唯一一個旅遊服務中心類入選了國家級的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單位。 據了解,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廣州市屬旅遊信息諮詢網點開始全面設點布局,截至去年11月,全市共有旅遊信息諮詢中心25個,分布在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客運碼頭、商業旺地和熱門景區等遊客集散地。
-
溫州最值得一玩的免費公園,三垟溼地公園遊記
帶女兒去三垟溼地遊玩三垟溼地的鳥瞰圖入院門口的一片溼地公園門口的遠景五福源,三垟溼地的公園門口,不過現在改建了,這裡只是一個小入口,現在的大門口修建的非常豪華大氣裡面有給遊客遊覽的小船,現在的價格是一次120元
-
溫州三垟溼地公園橋上欄杆加裝花籃,市民質疑是否畫蛇添足
準備安裝花籃的橋梁類似的景觀效果(公園建設單位提供)昨天,有市民反映,三垟溼地公園的一些橋上多了幾個花籃,據說是要擺放在橋欄杆上的,如此「橋上添花」感覺「多此一舉」,甚至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對於市民這種「質疑聲」,記者進行了一次實地走訪。
-
新華網第七屆文化和旅遊融合與創新論壇將在杭州西溪溼地召開
此次開展的「第七屆文化和旅遊融合與創新論壇」將於11月26日—28日在杭州西溪溼地洪園召開。通過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為區域文化軟實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據介紹,本屆論壇自啟動以來,得到全國文化和旅遊行業領域城市、景區、企業的高度關注與積極響應,中國國家話劇院、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出版集團、重慶文化投資集團、廣州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陝西省寶雞市、四川省攀枝花市、重慶市武隆區、無錫市太湖黿頭渚景區等500多家文化名城、產業新城、目的地城市(景區)、文旅(文創)企業以及國內知名節慶組委,踴躍來電致函,提交關於「文化軟實力提升、文旅融合發展
-
聯合推送丨綠心樂心,人人關心——部門網友話綠心
:這兩年綠心螢火蟲有點火,請介紹下保護螢火蟲情況劉紅瑛:近年來,隨著綠心生態搬遷順利完成以及多個綠化景觀項目的實施,綠心自然生態得以不斷修復、改善,2018年3月下旬起,綠心內多地出現螢火蟲大量聚集現象,其中一碗水溼地(塘灣)區域因其地處溼潤、雜草茂密、空氣清新,加之上遊潔淨的小溪在此匯集,特別適宜螢火蟲生長,據粗略估計,一碗水溼地螢火蟲數量夜晚最多時可達近20萬隻,是目前發現全國最大的城市中心螢火蟲觀賞點
-
通川區:文旅融合助推高質量發展!|達州|通川區|文化旅遊|鄉村振興|...
文化與旅遊從來就是相生共興、融合交匯的,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近三年來,通川區實施重大文旅項目23個,其中列入省重點項目2個,累計完成投資近200億元。今年1至9月,通川區接待旅遊人數366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5.5億元。如今,通川文旅融合產業發展規模空前,品質彰顯,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幸福目標!
-
「直播+文創」上海跨年探索文旅商產業融合
記者1日獲悉,作為跨年活動的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將文創放在了突出位置,同時探索在線新經濟發展的創新模式,希望加速推動文旅商產業的融合。1日,在上海的五角場廣場,記者看到《伍六七》原稿圖、《凸變英雄》手稿、《扳手少年》手稿等多家中國知名動畫公司的50多幅IP原創手稿。
-
文旅融合發展 抒寫亭城畫卷
的美景令人陶醉今天,亭城內外繁花似錦今天,皖東大地更加嫵媚 文明滁州,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同為新中國71華誕慶生四百多萬滁州人攜手奮進,把理想放飛今天,滁州文旅人歡聚在此共同見證滁州文旅融合的發展履程 品茗憶古,展望未來變化和發展是一切生命成長的常規滁州文旅雖然年輕,但卻碩果纍纍,亮點紛呈 我們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機關「理論學習日」制度完善提升支部學習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意識形態抓牢抓實責任制六項清單等文件相繼印發文化宣傳陣地內容健康向上
-
「文旅融合大講堂」講山東考古故事
山東小清河考古工地航拍 韓春義 攝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關於考古工作的重要論述,提升能力素質,11月18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開展了「文旅融合大講堂」專題講座,邀請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講述
-
「文旅融合大講堂」開講山東考古故事
他帶領大家共同展望了山東考古工作的美好前景,提出了在文旅融合的大環境下充分發揮考古工作作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文旅融合大講堂」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廳機關黨委著手建設的省直文化和旅遊系統黨員幹部教育平臺,目前已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在凝聚我省文化和旅遊系統發展共識、為實現山東文旅行業繁榮振興提供思想動能和理念支撐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任用。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對川西北黃河流域全域旅遊產業發展來說,應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文化、景觀魅力,打造未來高端旅遊目的地。」省政協常委袁冰的發言引起了參會人員的共鳴,他建議,國家、省級層面加大對流域各州、縣建立統籌協調機制的指導力度,儘早形成協調解決區域內發展重大問題的機制;在省級層面成立川西北黃河流域全域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涉及生態環境、文化旅遊、林草等部門、行業間的協調配合,形成促進發展強大合力。
-
我市文旅融合路在何方?攀枝花宣文系統幹部問道蓉城
為學習借鑑省內其他市州文旅融合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全面推動我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10月22日至24日,市委宣傳部組織市、縣區黨委宣傳部、文廣旅局負責人,赴樂山、成都等地考察取經。24日,考察組來到蓉城成都,繼續開展考察學習。成都是我省的省會城市,是四川文旅融合發展的「領頭羊」,為我省「一核五帶」文旅發展布局的核心區。
-
文旅融合的精品演藝項目——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在山東首演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山東省雜技團積極推動雜技走大眾市場,讓演出成為演藝產品,勇做山東文旅融合「第一團」。傳承紅色基因,首次用雜技藝術弘揚鐵道遊擊隊精神山東始終自覺扛起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擔當,積極打造紅色文化傳承高地。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是山東汲取創排歌劇《沂蒙山》、復排京劇《奇襲白虎團》等劇目的成功經驗,著力打造的又一部紅色藝術精品力作。
-
文旅融合惠享生活 淄博文化惠民消費季釋放惠民「紅利」
恰逢第三屆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10月29日,記者跟隨山東文化惠民媒體行活動採訪團來到了淄博,感受高青天鵝湖國際慢城生態旅遊的「慢模式」,走進華光國瓷聽何巖大師講述上合峰會元首用瓷背後的設計故事,體驗了一把文旅融合、惠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