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博物館備案數量由4692家增至5535家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記者近日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4296家增長至5058家,增長率17.7%;文物藏品由4139.19萬件/套增長至5127.38萬件/套,增長率23.9%;博物館備案數量由4692家增長至5535家,增長率17.9%;免費開放博物館由4013家增長至4929家,增長率22.8%;非國有博物館數量由1090家增長至1710家,增長率56.9%;博物館陳列展覽數由21154個增長至28701個,增長率35.7%;博物館參觀人數增長至12.27億人次;未成年人參觀博物館人次由2.19億人次增長至2.87億人次,增長率31.1%;文物機構數由8676個增長至10562個,增長率21.7%;文物行業從業人員由14.6萬人增長至16.23萬人,增長率11.1%;文物事業費由323.04億增長至486.98億,增長率50.7%。

青少年參觀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展示的部分藏品

「十三五」期間,博物館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國務院施行《博物館條例》,國家文物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意見》,制定發布《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開展第三、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1051家博物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任務也基本完成,吸納社會力量參與運行和監督,博物館及可移動文物管理「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制度初步形成;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制訂《博物館藏品徵集規程》,建立全國可移動文物藏品信息備案系統,大批反映現當代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的見證物入藏博物館。

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質量顯著提升。2019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2.87萬個、教育活動33.46萬場,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博物館裡過年節成為新時尚;博物館與學校教育資源深入融合,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每年超過2.8億人次未成年人走進博物館,佔觀眾總數20%以上,203家博物館納入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方面同樣成效顯著。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國家文物局成立革命文物司,全國15家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成立革命文物處。核定全國革命文物名錄33315處;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先後公布兩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確定片區37個,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68個市(地州)1433縣(區市);組織實施革命文物保護項目200餘項,編制完成《長徵文化線路保護總體規劃》,長徵文物中的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全部實現對外開放,長徵文物的總體對外開放率超過50%;加大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革命舊址、延安革命舊址群等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力度,建立川陝、陝甘、鄂豫皖、東北抗日聯軍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合作機制。

文物活起來蔚然成勢。「網際網路+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成果豐碩,121個示範項目實施、近千家單位參與,形成一批具有示範性、帶動性和影響力的融合型文化產品和品牌;博物館數位化建設快速發展,開放3500家博物館數字地圖開放,公開346萬件可移動文物數據信息,全國館藏文物數據總量超過140TB,多地建立省域博物館在線展示平臺;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水平不斷提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原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文物局《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92家試點單位率先突破;文物跨界融合發展優勢明顯,國家文物局印發《博物館館藏資源著作權、商標權和品牌授權操作指引》,與中國移動、騰訊、百度、網易等開展戰略合作,助推「文物+旅遊」「文物+教育」「文物+傳媒」「文物+智造」等跨界融合發展新業態。        (文中圖片由國家文物局提供)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湖北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王晶晶)12月22日獲悉,中國博物館協會正式發布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名列其中,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 博物館六項數量指標,山東均居全國第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12月20日,山東全省博物館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通報了山東省博物館事業發展「十三五」成果及「十四五」展望情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全省博物館蓬勃發展,數量質量並舉,山東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初步建成。
  • 「國字號」博物館評估定級 山東99家博物館成功晉級 六個指標均...
    新晉級博物館中,包括革命類博物館16家。由此,山東省博物館總量、一級博物館數量、二級博物館數量、三級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新晉級革命類博物館數量六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副局長王廷琦在發布會上說,全省博物館蓬勃發展,數量質量並舉,山東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初步建成。
  • 從「地無三尺平」到「世界橋梁博物館」,貴州「十三五」交通建設邁...
    從「地無三尺平」到「世界橋梁博物館」,貴州「十三五」交通建設邁上新臺階 2021-01-06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淄博多家博物館升級!最新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
    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特此公告。
  • 第五批收單外包備案公示,新增至2101家
    12月24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更新了第五批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情況,已通過備案的機構增至2101家,相較12月10日的第四批完成1513家機構備案,新增588家,備受關注的聚合支付技術服務備案類型無新增,仍然是56家。
  • 102家!洛陽博物館總數過百,博物館手繪地圖電子版同步上線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郭歌 通訊員 張路路1月7日,記者從洛陽市文物局獲悉,目前洛陽各類博物館總數達102家,其中2020年新建成班超紀念館、洛陽體育博物館、考古博物館等20餘家博物館,全力打造15家精品博物館,「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初具規模。
  • 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成為昆明翠湖博物館群落新成員
    (羅正富、王義明、劉紹懷、李建宇為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揭牌)2019年,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制定印發「雲南博物館群建設計劃」,在全國率先啟動省級層面的博物館群建設,推進8種類型博物館群集群和6個片區博物館群落建設,努力完善雲南博物館結構體系。五華區翠湖片區近現代歷史博物館群是「雲南博物館群建設計劃」重點打造的博物館群落。
  • 十三五期間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2021年01月06日05: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小字號  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寇江澤
  • 輝煌十三五|醫共體19個、覆蓋122家鄉鎮衛生院!德州公立醫院改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 德州報導12月31日,德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德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一級調研員常樹風就「十三五」以來德州在衛生健康改革方面主要工作介紹情況。
  • 大熊貓、麋鹿、朱䴉……「十三五」期間,Ta們復得返自然
    原標題: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成立 系福州第10家非國有博物館
    福州新聞網12月2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文 張旭陽/攝)28日,記者從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經福建省文物局備案確認,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正式成立,成為福州市第10家非國有博物館。目前,福州市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居全省第一。  沈紹安1767年出生於福州雙拋橋,在傳統漆藝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最早的脫胎漆器,因此成為福州脫胎漆器的鼻祖。
  • 濟南備案中醫診所443家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1月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第十三場系列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濟南市有三甲中醫醫院5家,中醫類醫療機構901家,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設置國醫堂(中醫館)。備案中醫診所443家,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 東莞國家等級博物館增至10座,「博物館之城」已然成形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共有74家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由東莞市文廣旅體局指導參評的7家博物館全部入選,成功率100%。
  • 廣西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增至18家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4月7日,廣西藥監局依據疫情防控所需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向廣西德福萊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傲瀧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等2家企業核發「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紅外額溫計」產品註冊證。截至目前,廣西醫用口罩生產企業由疫情前2家增至18家,「紅外額溫計」生產企業由空白增至10家。
  • 貴州「十三五」交通建設邁上新臺階 從「地無三尺平」到「世界橋梁...
    1月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州交通建設邁上新臺階,用7600多公裡高速公路、2901條隧道、1.1萬餘座橋梁,架起了一片近500平方公裡的「高速平原」裝點貴州大地,實現從「地無三尺平」到「世界橋梁博物館」的華麗轉身。
  • 玩具反鬥城新增15家門店 中國門店數量將超100家
    2015年聖誕和2016年元旦兩大節日期間,玩具及嬰幼兒用品專門零售商玩具反鬥城(需求面積:700-1200平方米)將一舉在中國新開15家門店。   據悉,2015年聖誕至2016年元旦期間,玩具反鬥城將在中國開出15家新門店,這些門店分別是北京APM店、北京藍色港灣店、天津愛琴海店、天津永旺店、上海寶山巴黎春天店、合肥萬象城店、無錫恒隆店、崑山九方店、長春卓展店、中山百匯時代店、瀘州萬象匯店、西安印象城店、成都大悅城店、鄭州國貿360店,以及哈爾濱紅博店。
  • 第四批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出爐 新增11家聚合支付機構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冰近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下稱:支付清算協會)公布了第四批收單外包機構名單,共通過了1045家機構。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通過的備案機構中,聚合支付技術服務業務類型支付機構新增11家。
  • 北京:「十三五」期末上市文化企業佔全國三成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十三五」成績單 北京上市文化企業佔全國三成本報記者 李俐「十三五」期間,北京市聚焦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全國文化中心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取得新成效。1月13日,在「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文化產業專場」上,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在2019年達到9.4%,比「十二五」期末提高1個百分點,始終居全國首位。政策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在中國人民大學和新華社發布的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文化消費指數及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排名中,北京「十三五」期間連年蟬聯第一。
  • 「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光明日報北京1月4日電(記者李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朱䴉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隻以上。「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不斷強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其中,人工繁育大熊貓數量實現快速優質增長,「十三五」期間繁育成活大熊貓258隻,人工圈養種群總數達633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