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陸」集體上街,瀏陽多地千足蟲集群出現

2020-11-30 瀏陽網

 

  10月24日,本報曾報導《千足蟲進村:不速之客不可怕》。隨後的數天時間裡,本報記者先後接到沙市、沿溪、文家市等多個鄉鎮居民打來的求助電話,稱當地同樣出現了千足蟲泛濫的情況。而還有市民反映,在瀏陽城區的道吾山東路,也出現了大面積的千足蟲擠上人行道的情況。

 

  「有可能是由於天氣原因,使得今年不少動物、植物的活躍程度相比往年有較大提高。」市林業局專業人士表示。

 

  瀏陽日報記者謝鵬

 

  千足蟲爬上人行道市民掩鼻而過

 

  10月30日,記者在道吾山東路上看到,一條條千足蟲在上午10時許紛紛進入活躍期,不斷地爬上人行道和城市綠道。「就是感覺有點噁心,而且一旦不小心踩死之後,那散發出來的氣味簡直讓人作嘔。」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就在兩天前,他有一次從這裡散步回家時,看到地上一地的千足蟲屍體,「可能是剛死的,我經過那個片區只能捂著鼻子走過去,臭死了!」

 

  記者注意到,從當天上午8時開始,隨著溫度的不斷升溫,爬上人行道的千足蟲數量也在不斷增多。當天上午11時,千足蟲最多時,整條道吾山東路近200米的人行道上,每一步都能看到數條甚至十餘條千足蟲的存在。

 

  不僅城區,市民周先生告訴記者,在10月28日,他在赤馬到沙市的沙赤大道上參加徒步活動時看到,整條道路上也出現了大量的千足蟲,「走路都要留神腳下,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踩死一條。」周先生為此憂心不已,「不知道這些蟲子是否對人體有害。」

 

  10月份平均溫度偏高「馬陸」扎堆出現

 

  「據我們了解,全市絕大多數鄉鎮和街道最近都出現了此類情形。」市農業局植保植檢站負責人馮春水告訴記者,農業部門也接到了多個鄉鎮的求助,「我們可以為市民、鄉鎮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馮春水介紹,千足蟲俗稱「馬陸」,其本身對人體並無較大危害,「但馬陸喜歡潮溼,容易帶來細菌,市民如果想防治,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生石灰圍成一個圈,馬陸不會越過生石灰進入其他區域。」他說,如果想要滅殺的話,則可以選擇對症的藥物,「但這些藥物對人體也有一定危害,建議市民在使用藥物時,注意自身安全。」

 

  在馮春水看來,雖然往年也有過馬陸大規模集群出現的情況,但無論是數量還是範圍,還是今年偏多,「這或許是和今年氣候變暖的原因有關。」

 

  而根據記者從瀏陽市氣象臺得到的統計數據,今年我市10月下旬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0.6℃,10月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0.4℃。「目前來看,現在的氣溫、溼度都比較有利於馬陸的繁殖,且不利於其天敵的繁殖,因此出現了大規模馬陸出現的情況。」市林業局相關專業人員表示,氣溫對於動物體內的激素會有一定的影響,這會造成整個生態大環境的變化。「如果此時出現大面積的降溫,那麼對於馬陸的繁殖、生長都將會有遏制性的效果。」

 

相關焦點

  • 長相酷似蚯蚓的千足蟲-馬陸
    大家平時上山遊玩時,經常在路邊發現這樣一種動物,由於長相很像蚯蚓,容易造成誤解,其實它的學名叫做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倍足綱,與作為環節動物的蚯蚓差別還是非常大的。馬陸身體分成很多體節,頭節無足,頭節之後的3個體節每節有1對足,其餘體節每節有足2對,總數可多至200對。
  • 千足蟲集體出沒 好瘮人!橙色娘子軍來幫忙!
    彭女士在荊州南路3號附近做生意,記者來到了這裡時,只見靠近馬路的人行道上,一些密密麻麻的千足蟲沿著外牆「盤旋」著。這些蟲子長約兩三釐米,大約有幾十雙足,蟲子層層地疊在一起,慢慢蠕動著,看得讓人瘮得慌。記者了解到,千足蟲又叫做馬陸,一般習慣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縫隙裡,專吃落葉、腐殖質,以及農作物幼芽嫩根。
  • 松滋這個地方出現大量千足蟲,專家:自然現象,與地震前兆無關
    楚天都市報6月25日訊(記者高偉)近日,一段不明蟲子聚集松滋南海磨盤洲大橋附近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起了廣泛關注,甚至有不少網友擔心此種現象的出現與地震有關。視頻中,蜂擁的蟲子密密麻麻,煞是嚇人。松滋市人防辦(地震辦)前往事發地點勘察證實,視頻出現的不明蟲體為千足蟲(又名馬陸),俗稱「草鞋板」,這種蟲子對人體並無較大危害,集體活動屬於自然現象。
  • 千足蟲進村
    瀏陽日報記者謝鵬   村民反映   曬穀遭遇群蟲「襲擊」   「你要說這些蟲子真有什麼危害,那也暫時沒看出來。」附近村民告訴記者,這些蟲子主要是數量龐大,讓人噁心。「現在我們曬穀子都很麻煩。」金剛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沙螺村部分村民房前屋後確實出現了成群結隊的蟲子,農業辦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確認該蟲為千足蟲。   「處理千足蟲的關鍵就是減少或者清除千足蟲可能生存的潮溼區域。」該負責人表示,金剛鎮目前正在調集相應的工作人員和物資,準備著手安排人員前往村民家中,指導村民進行滅蟲。
  • 近日科學家利用紫外線攝影技術對千足蟲(馬陸)交配進行拍照!
    這幅紫外線增強圖展示了兩隻維持交配姿勢的千足蟲 。圖片來源:STEPHANIE WARE在昆蟲學家眼中,千足蟲(馬陸)不僅因為它們數量眾多的對足而出名,更神秘的是它們撲朔迷離的交配過程。此前,昆蟲學家嘗試利用它們脫落的外殼研究千足蟲的交配過程,但一直未能成功。現在,昆蟲學家索性拿起了最高清的成像技術直接記錄它們的生殖器官。。。
  • 原來是馬陸(千足蟲)作怪
    「出現這麼多蟲子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天氣變化,接下來梅雨季要來了,樓下寢室比較潮溼,容易生蟲子;還有一方面估計是寢室衛生狀況不佳引起的,有的寢室不注意衛生,容易滋生害蟲。」該工作人員稱,已經在樓下、過道、綠化帶噴灑了農藥,這幾天蟲子幾乎已經看不到了。記者隨後在周圍轉了一圈,也未發現類似蜈蚣的小蟲子。  這到底是什麼蟲?如何防範?
  • 千足蟲爬進家中如何防治?
    日前,家住婺城區白龍橋鎮深藍藝墅小區的吳女士致電市疾控中心,稱最近一段時間,小區裡出現了一種類似蜈蚣的蟲子,數量多,而且模樣嚇人,時常爬進家中,影響日常生活。   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長施紅喜介紹,其實,吳女士說的這種類似於蜈蚣的蟲子學名叫「馬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千足蟲,習慣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縫隙裡,由於近期雨水較多,草木旺盛,導致馬陸大量爬出。
  • 信陽成群結隊「千足蟲」爬進農家 牆上密密麻麻
    「地上有,牆上也有,噁心得很」商城縣伏山鄉餘子店村王壪組村民李宗平嫁入婆家五六年,頭一次見到那麼多「千足蟲」。 「我們家後面是大山,以前偶爾有蜈蚣爬到屋裡,最多是一兩條,現在這蟲子都數不清。」李宗平告訴記者,從5月底開始,每天夜間9時許,家裡的牆壁、地面就開始出現密密麻麻的「千足蟲」。
  • 你知道千足蟲的腿也能當作「丁丁」嗎?
    千足蟲不是蜈蚣,毒性沒有蜈蚣那麼劇烈,有些種類沒有毒性。千足蟲也叫馬陸,在幾億年前就存在,那時它們的個頭能長到幾米長,現在地球上最大的馬陸只有幾十釐米長。到底千足蟲有多少條腿?肯定沒有一千條,不同種類的條數不一樣,目前紀錄最高是750條腿。
  • 南京紫金山馬陸大規模出動 專家:天悶出來透氣
    馬陸集體出動。武家敏 攝  東方網5月8日消息:長期在南京紫金山密林中「隱居」,多在夜晚出動的蟲子馬陸,昨天突然出現了異常,大白天在山道上隨處可見。南京市地震局昨天也接到不少電話,有市民說:「聽說馬陸對地震很敏感,是不是地震先兆啊?」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馬陸大規模出動?記者昨天進行了採訪。  市民報料:馬陸突然變多,是不是地震前兆?
  • 大雨下得千足蟲也熬不住 如爬進家中如何防治?
    日前,家住金華婺城區白龍橋鎮深藍藝墅小區的吳女士致電市疾控中心,稱最近一段時間,小區裡出現了一種類似蜈蚣的蟲子,數量多,而且模樣嚇人,時常爬進家中,影響日常生活。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長施紅喜介紹,其實,吳女士說的這種類似於蜈蚣的蟲子學名叫「馬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千足蟲,習慣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縫隙裡,由於近期雨水較多,草木旺盛,導致馬陸大量爬出。
  • 奇聞:外形恐怖的千足蟲,擁有750隻腳的生物,史前體長可達3米
    今天來說一類恐怖的生物,它有著圓柱形的身體,近千條腿,它就是千足蟲馬陸。小時候一直在農村成長,常常和朋友們一起進山採果子,最畏懼碰到就是這類腿多的蟲子,特別是馬陸。那時候總在想這種千足蟲有毒嗎?後來才知道儘管千足蟲沒有毒,但是看著它的外貌也感覺很恐怖。
  • 成群「蜈蚣」入侵福州上街民宅(圖)
    「愛哭的魚」說,她家住在福州上街浦口村。當日上午一起來,她一家人發現樓房外牆一下子冒出無數隻小蟲子,約2釐米長,長得很像蜈蚣。這種蟲子到處爬,陽臺上也有,她擔心爬到床鋪上,如果人被咬到,可能有危險。  經過一番搜尋,「愛哭的魚」一家人發現蟲子的窩在後院,趕緊用開水滅蟲。
  • 奔奔蟲控|春天馬陸出沒惹人厭,如何防治馬陸?
    春天到了,蟲子也漸漸多了起來。如今就有一些人來詢問「家中出現一種形似蜈蚣的蟲子,這個蟲子長得一節一節的,十分噁心。是什麼蟲子?該如何防治呢?」其實這種昆蟲叫做馬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千足蟲或者千腳蟲。一、什麼是馬陸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倍足綱,體節組成。
  • 蘭花盆裡有千足蟲如何清除?
    蘭花盆裡發現千足蟲有兩種方法可以清除,一種方法是用小白藥放置在盆面、吡蟲啉或三唑靈兌水稀釋後灌根來進行殺滅,另外一種方法是讓盆內的環境偏幹通風一些,千足蟲自然就不喜歡呆在裡面,自行離開尋找更合適的環境了。
  • 海量千足蟲爬入村莊:長3cm 速度超快
    在路邊一家商店門口,被村民踩死的蟲屍約數百隻,密密麻麻,看著有些瘮人,有些蟲子跑到屋內,屋外一米多高的牆角也爬滿了蟲子。「中午最熱時候,這些蟲子成群結隊地爬過來,遠看黑壓壓一片,踩在腳下『啪啪』響。」一村民說,現在都躲進草叢裡了,扒開一處草地,記者確實看到下邊隱藏的蟲子,農田裡也非常多。
  • 不要害怕,這是解毒抗菌良藥|千足蟲的藥用
    櫻桃溝裡的千足蟲登山的臺階上,或許,不經意間,你會看到捲成一團或僵硬的蟲子,仔細一看,有很多條足。這就是千足蟲,進山的人會經常遇上。千足蟲,俗稱馬陸,屬於節肢動物,種類上萬種,目前最大的馬陸生活在非洲,身長可達38釐米,身大(直徑)可有4釐米。或許,有人會害怕,這麼足,有毒吧。的確,它有毒,噴出的有毒氣體,若不慎進入眼睛,會傷害眼睛的,嚴重的,還可導致失明。不過,你不招惹它,就會相安無事的。而且它還是一道解毒抗菌的良藥。
  • 中南大學千條「蜈蚣」上街「曬太陽」(圖)
    圖/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華劍)(近幾日氣溫持續上升,時下正準備冬眠的馬陸被「喚醒」了,大規模出現。 圖/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華劍)紅網長沙10月24日訊(瀟湘晨報滾動新聞記者 向佳明)「你們快來看啊,這裡有蜈蚣堆成堆,看著心裡直發麻。」
  • 宿舍裡爬滿「蜈蚣」 其實蟲子叫「馬陸」不咬人
    多足蟲「圍攻」女生宿舍,同學們嚇壞了  小劉的宿舍靠近圍牆,再遠一點就是一片山坡,比較潮溼。  「我們這邊的宿舍都有這樣的蟲子,每天早上出現得特別多,其他時間少一點,位於陽臺的水槽裡最多。」小劉皺著眉頭說,每天早上,宿舍幾個女生幾乎是「掙扎」著去刷牙的,「那種蟲子太噁心了,都不敢去。」
  • 河南洛陽一村莊現海量千足蟲 噴藥無效村民憂
    在路邊一家商店門口,被村民踩死的蟲屍約數百隻,密密麻麻,看著有些瘮人,有些蟲子跑到屋內,屋外一米多高的牆角也爬滿了蟲子。 「中午最熱時候,這些蟲子成群結隊地爬過來,遠看黑壓壓一片,踩在腳下『啪啪』響。」一村民說,現在都躲進草叢裡了,扒開一處草地,記者確實看到下邊隱藏的蟲子,農田裡也非常多。 這家商店北側是陸渾水庫,兩地相距約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