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是社會性動物,有它們要保護的東西,如果你違反了它們要保護的東西,你很難不受到攻擊。
養狗者朋友們都知道,狗臉可是翻就翻的,實際上狗咬人或者咬狗不咬人,他們首先會做出判斷,不會隨便亂咬。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原因。
狗狗保護領地
這種攻擊一般持續時間較長,總是要將入侵者趕出領地範圍才能結束,因此造成的傷害也較大。因為正常的人隨意闖入狗群的區域很少。
犬類具有強烈的領地意識,這是它的本能。又因為狗有這一本能,就會被人訓練成看家犬、警犬。狗都有保護自己領地的本能。一個陌生的人走在門前,就連幾斤重的吉娃娃也會狂吠。
保護主人安全
有人會誤以為我們在攻擊狗要保護的人。此時,狗為了保護自己的主人不受侵犯,所以要攻擊那些對主人進行攻擊的人。
大多數狗狗在主人受到威脅時都對主人很忠誠,而邊牧這種護主意識很普遍。因此,狗是很好的護衛犬!
對人恐懼害怕
通常以幼犬為主。因害怕而進行的攻擊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攻擊是為了更好的退卻,所以常常在咬2口後會立即退卻。走失的狗由於長期受到欺凌,所以這種情況更容易咬人,這種情況大概佔被狗咬的90%。
磨牙期沒有訓練
在磨牙期,狗狗喜歡亂咬東西,這個時候也會咬人,但主人覺得此時狗狗咬人不疼,所以也就放了它。這個習慣養成以後,狗狗長大了也會咬人玩,但用的力氣卻比磨牙期要大得多。
條件反射
如果在狗狗身上出現了傷處,也許此時鏟屎官們沒能找到傷處,被狗狗碰了之後,可能會痛得朝你的手上去。因此平常家裡有狗的,就算是養了很久,也是需要注意這種細節問題的。
護食
狗狗吃飯的時候儘量遠離狗狗。護食咬人其實平時寵主可以給狗訓練一下就好了!對這件事的訓練,要不斷重複去引導。
保護狗崽的本能
產期結束後的狗狗為了保護新生兒,你會發現一向溫順的狗狗媽媽也變得特別敏感和兇猛,有的狗狗甚至不讓主人靠近自己的寶貝。孕期犬的營養成分要比平時高,要少食多餐,以免奶水不足,還要注意補充鈣。因此要餵些營養豐富的天然狗糧以滿足需求!
犬的「私有財產」是不可侵犯的,這些小玩具、破骨頭之類的物件,在人的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但狗卻十分重視,如果有人亂動,不被咬,那就怪了!犬只在受驚時會咬人,這是出於自衛,所以主人與犬只玩耍時,最好不要從背後嚇唬狗狗。此外,如果狗狗的情緒不佳或者處於情緒激動期,那麼你被咬的機率
受到驚嚇。
之前看過一個人拍抖音,他靜靜地靠近一隻睡著的狗,突然大叫了一聲。因此,這條狗並沒有像抖音上的狗那樣拔腿就跑,而是咬了它的腿。那要說些什麼?
激起狗的追捕欲望。
有的小朋友看見狗,會害怕地跑掉,或者有人跑得很快卻沒有注意到周圍有狗,這可能會引起狗的追逐。這時就要把狗拴上牽引繩,以防萬一了。
狂犬病
這個就不多說了,當你看到表情兇惡、咧嘴想咬你的時候,別管它是什麼狗。見有樹就上樹,見有車就上車頂,因為再也不會逃之夭夭更待何時?
確切地說,狗咬人是正常的,不咬人是不正常的。
由於狗是人類用灰狼馴化而來的家畜,已有成千上萬年了。不管犬類如何馴化,其基因中都含有狼的本性。犬(狼)原為肉食動物,它不僅會咬(吃)人,還會咬(吃)其他動物。因此,剛開始的時候,性本惡。
長期被馴化和飼養的人,只會暫時抑制狗的天性。犬是社會動物,犬對家庭「忠誠」並不等於對人類的忠誠。而狗卻把養育它的家庭當作「一家人」。狗主人就是「頭狼」。狗兒有絕對服從(忠誠)「頭狼」的意識和認知。
在過渡到溺愛之後,對自己在家庭(狗群)中地位的估計會過高。不快的時候,連「家人」都會咬。
在陌生人看來,每隻狗實際上都是一隻兇猛的狼。
許多人相信,體型越大的狗越危險。事實上,一旦發生咬人事件,會對人造成較大傷害。但是事實上很多大狗對人類都很友好。而在有些發生咬人事件的情況下,小狗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很多小狗性格敏感,比較有攻擊性,而且因為體型較小,也容易讓人放下警惕,所以會受到攻擊。
本文由武陵源家常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