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總是要經歷很多事情,遇到很多的人,也遇到很多的生物的。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動植物們生活的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生物甚至因為環境的變化而走向滅亡亦或者是進化,最終形成了與人類印象中所完全不同的形象。
比如在中國古代文獻中,便曾經出現過一種猛獸,它甚至可以殺死老虎,這種動物便是「彪」。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人們常常用「龍虎彪豹」來排名昆仲兄弟,比如《水滸傳》中的「祝氏三傑」、田虎三兄弟,以及《連環套》中的「賀氏四傑」等。雖然「彪」在文學作品中出現的概率不小,但是人們卻不知道其真正的形象。
在古代的時候,對於彪這種生物,還有一個傳說。據說虎和彪其實是有著血緣關係的,更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原因便在那三撇上。彪是虎的第三個,也是多餘的孩子。一般情況下,母虎只產兩崽,在非常偶然的時候也會生出第三崽,這便是彪。
一般而言,多產就註定了營養的分配不均,而彪便是因為先天營養不良而多瘦小孱弱,僅一身褐色絨毛而沒有虎皮的黑條斑。母虎見到孩子這樣的狀態,非常不滿意,於是不想要認這麼個孩子,不僅不餵它奶,甚至還踢咬驅趕,將它叼到餓狼出沒的蠻荒之地遺棄。
虎本就是獸中之王,也是很多動物的仇敵,因此被遺棄的小彪,便成為了其它動物欺辱的對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彪都無法生存,只有極為少數的彪,在煉獄中艱難長大,並成為令人膽顫的存在。生活如此悽慘,給彪的心理帶來了巨大的陰影,因此它活下來之後,便將母虎和自己的兄弟當成仇敵,將其殺害,並成為了叢林中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當然,這樣的傳說在某種意義上是人們所編撰的,到底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彪是一種貓科動物,並且作戰能力非常驚人。
人們將彪的特徵與現有發現的一些貓科動物進行對比,最終認為,或許神秘的亞洲金貓便是人們認為的「彪」。
亞洲金貓是中等大小的貓科動物,體長116-161釐米,尾長400-560毫米,是體長的一半到三分之一,體重一般在12-15千克。
亞洲金貓除了在繁殖期會外出活動之外,一般情況下都是獨居,以晨昏活動較多,白天棲於樹上洞穴內,間下地活動,行動敏捷,善於攀爬,但多在地面行動,其活動區域也比較固定,一般根據季節變化進行調整。亞洲金貓的聽覺非常之好,是是貓類中外耳活動最為靈活的一種,可以收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微小聲音,仿佛是「活雷達」,它性情兇野、勇猛,故有「黃虎」之稱。
當然,體型問題也給亞洲金貓捕獵的範圍帶來一定的限制,所以它一般獵食嚙齒類、亦包括鳥類、幼兔和家雞,以及麂和麝等小型鹿類,亦可攻擊幼小的水牛。但是倘若要將其和老虎進行對比的話,大概率還是老虎的戰鬥能力比較強大。
參考資料:《說文解字》、《唐國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