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是再正常不過的個人衛生清潔活動,但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耳屎有多大嗎?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掏耳朵,那麼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藍鯨,它的耳屎長達25cm。
那人呢?如果一直不清潔耳朵,會發生什麼?#掏耳朵#
一位42歲的女性,時常覺得耳朵堵得慌、聽東西模模糊糊,還嗡嗡作響。
就這樣過了差不多20年,才去尋求醫生幫助,一看才發現,她的耳道已經被耳屎堵死了。
醫生問她,「多久沒有掏耳朵了?」
女士不好意思地說,「這20多年,都沒有掏過耳朵呀。」
當那塊巨無霸耳屎被掏出後,她的世界一下子就變得聲響很大,像是一個新的世界。
耳朵被堵的傳聞,從小倒是聽過不少。因為,醫生和專家的建議更多的是,人類是不需要掏耳朵的。
據美國統計的數據,每年有12500名孩子,因使用棉籤掏耳受傷而被送進急診室。掏耳朵確實很爽,但也很容易受傷。
這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耳屎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耵聹,它是一種油性分泌物,能夠粘附灰塵、皮屑和其他異物。
而且,它也發揮了很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緩衝強聲波
耳朵中保存一定量的耳屎,能保證耳道的溫暖和溼潤。你認為的「髒東西」耳垢,可以讓耳道變窄,對強聲波起緩衝作用,有效避免鼓膜被震傷。
②阻擋異物
很多粉塵、小蟲子之類的異物,會被粘稠的耵聹擋在耳外。
③抑菌殺菌
古代的一些醫生居然會用掏出來的耳屎,塗抹在傷口處,用來緩解疼痛,你敢信?
只可惜,耳屎不能批量生產,這種重口味的土方法才沒能流行。
耳道如果沒有耵聹的庇護,會很容易發生感染,後果會很嚴重的。
這麼有用的耳屎你確定要掏嗎?
掏,必須掏!
再好也得有個度,只要不過於頻繁的掏,完全沒問題。
關於耳屎,你不知道的事情
1、耳朵是越掏越乾淨嗎?
不,耳屎會越掏越多!
耳屎是耳道裡的潤滑劑,經常掏耳朵會刺激耵聹腺,使它分泌出更多的耳屎。
2、耳朵覺得癢,是因為耳屎太多了?
不,也可能是耳屎太少感染了!
不要耳朵一癢,就想掏。很可能耳朵癢,就是因為耳屎太少了,細菌進入了耳道,造成了真菌感染。
而且,你掏耳朵的時候,還可能會帶入新的病原菌,比如摳完腳再掏耳朵,就很容易感染,一旦發現了,最好到醫院看看,不要自己胡亂掏。
3、用棉籤清理耳朵,很安全?
NO,棉絮落在耳朵裡更危險!
我們用的棉籤,一般都是兩端偏大,這樣的形狀,就有可能會把一部分耳屎,懟到耳道深處,長此以往,反而可能形成耵聹栓塞。
再者,棉籤部分的棉球是比較容易掉落的。一位37歲的澳洲女子,就喜歡睡前用棉籤掏耳朵,一天,她突然聽到一陣刺耳的聲音,伴隨著一陣劇痛,一些噁心的膿液流了出來。經過5小時的手術,發現了一塊5年的棉花纖維,而且耳道都被細菌啃穿了。
更嚴重的,也是用棉籤掏耳,發生了嚴重的顱內感染!
4、異物進入耳朵,咋辦?
別急!有招,必要時還得去醫院
剪完頭髮,吹髮型,一不小心就把頭髮渣吹進了耳朵,如果吹到了鼓膜裡,就需要到醫院幫忙,其他地方,可以自己處理。
遊泳、洗頭洗澡時,耳朵進水是很常見的。可以將進水耳朵朝下,輕輕牽拉耳垂,或者單腳跳一跳。
小飛蟲:如果有蟲子闖入了外耳道,會引起耳朵刺痛並產生難忍的噪聲,這時候,可以向耳朵裡滴入酒精、白酒或香油,將小蟲麻醉殺死,然後用鑷子取出,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的,需要找醫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