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是現存最大的蛇之一,而且大多數的蟒蛇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因此,如果在野外遇到體型大一些的蟒蛇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那麼,在森林中,如果遇到蟒蛇如何自救呢?下面我們就從蟒蛇的習性上下手,來找一下自救的方法。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在我國野外能遇到哪些蟒蛇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能夠在野外遇到的蟒蛇。蟒蛇也就是蛇目蟒科下蛇類的統稱,雖然從整體上看,蟒蛇的體型平均比較的大,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蟒蛇都很大,比如球蟒的體長平均在1.2米左右,目前已知的最大個體也僅有1.85米。
在蟒科下一共有8個屬39種不同的蟒蛇,其中在我國野生環境下有分布的只有一屬一種,它就是蟒屬下的緬甸蟒(黃金蟒是緬甸蟒的白化突變種)。
緬甸蟒是蟒科下體型第二大的存在,僅次於網紋蟒。目前已知的網紋蟒最長體長可達14米,這個體長甚至超過了一直被認為世界最長的蛇的亞馬遜森蚺,作為僅次於網紋蟒的存在,緬甸蟒的平均體長在7米左右,體重平均在90公斤左右,而已知的最大的個體的緬甸蟒體長9.75米,體重接近200公斤。
從分布上看,緬甸蟒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在我國緬甸蟒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海南以及香港等地的森林之中,數量相對較少。緬甸蟒屬於一種兇猛的食肉動物,主要的獵物以各種體型的哺乳動物為主。
因此,在我國野生環境下只能遇到緬甸蟒,而從緬甸蟒的體型和習性上看,遇到它還是非常的危險的。
在森林中遇到緬甸蟒該怎麼辦?
緬甸蟒屬於終生生長的一種蟒蛇,不同體型的緬甸蟒的獵物大小不同,一般情況下,體長低於5米緬甸蟒對人是沒有太大威脅的。因為,體長較短就意味著緬甸蟒的身體較細,而對於這種體型的緬甸蟒來說它們捕獵要考慮的是能否吞下,成年人對於這種體型的緬甸蟒來說,是無法正常吞下的。因此,如果你遇到體長5米以下的緬甸蟒,它們對你是沒有主動攻擊性的,不過,前提是你別招惹它,遇到之後,趕緊遠離它,離開它的領地範圍。
如果你遇到的是一條成年的網紋蟒,它們的粗細已經足夠把人吞下了,而且它們的嘴巴能夠開到180°。所以,此時遇到緬甸蟒,它們對人是有一定的主動攻擊性的。因此,此時就需要我們來沉著應對了。
首先,遇到大蟒蛇第一反應就是跑了,但是跑與不跑對於蟒蛇來說結果都是一樣的。因為,如果它不餓,你跑與不跑它通常都不會攻擊,但是如果它餓了,在森林的環境中,你上樹,它會上樹,你跑,它比你跑得快,所以說跑與不跑對於蟒蛇來說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就只分析與蟒蛇對決的情況。
根據蟒蛇的捕獵習性看,它捕獵一共有三個階段:一咬,二纏,三吞。簡單的說就是先咬住獵物,給自己一個支撐,然後用身體將獵物纏繞,利用纏繞力將獵物殺死,最後就是從獵物最小的那一頭開始整個的吞下。也就是說,在吞的時候,人已經沒救了,轉機就在前兩步上。
首先是咬,緬甸蟒雖然體型龐大,但是行動迅速,因為想要咬到人是很簡單的,通常人遇到危險第一個反應是用手臂去擋,所以手臂被咬住的機率最大。此時,如果想要掙脫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體長7米的緬甸蟒體重比人都要重很多,而且緬甸蟒有上下一共6排多達上百顆牙齒,並且這些牙齒大都是向後傾斜的,因此一旦被它咬住,就等於上百個魚鉤鉤住了我們,想要掙脫幾乎是不可能的。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我寧可胳膊不要了也要掙脫。表面上看,這是個方法,但是重傷之下,如果擺脫蟒蛇的追殺和再次攻擊呢?所以,顯然,只有在蟒蛇捕獵的第二步,也就是「纏」時,才可能出現轉機。
當然,我們不能坐等蟒蛇把我們纏得結結實實的,因為這樣就沒有生還的希望了。所以,此時要抓住蟒蛇纏的過程,在蟒蛇咬住人後,它會把人帶倒在地上,然後先用尾巴開始慢慢一圈圈地纏繞,此時,我們用拳頭和腳擊打蛇的「七寸」也就是心臟的位置(一條7米的蛇,七寸大約在離頭部2米的腹部),此時有一定概率讓蟒蛇的心臟受到極大的影響,畢竟人在求生的欲望下往往會爆發出幾倍於平時的力量。這是第一招。
如果連續擊打「七寸」的位置,蟒蛇依然沒有放棄的跡象,就要嘗試另一種方法了,而這個方法同樣也是對蟒蛇防禦最薄弱的地方下手,那就是它的洩殖腔。蟒蛇屬於相對原始的生物,它們不像哺乳動物那樣,生殖器官和排洩器官是分開的。所以,這裡不但是它的生殖器官更是它的排洩器官。當蟒蛇開始纏繞時,它們首先接近人的是它的尾部,而在蟒蛇尾部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它的洩殖腔(蛇身體上唯一一個孔),此時對準這個位置瘋狂的破壞,蟒蛇多半會吃痛逃走。
總結
在我國的野外如果遇到蟒蛇還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它是現存第二大的蟒蛇緬甸蟒。而人在面對成年的緬甸蟒時通常是被動的,因為人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過,之後的命運完全取決於蟒蛇餓不餓。一旦遇到飢餓的蟒蛇,它必然會發起攻擊,所以在被它咬住後,纏繞完成之前,有兩個自救的動作,那就是瘋狂擊打「七寸」的位置,以及尋找它的洩殖腔進行攻擊,這是人唯一的生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