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動物的
神奇發現
大象:我失水按「缸」算
Mysterious Nature
全球變暖,正在讓野外的水資源變得更加稀缺。
為了探究氣候變化對大象用水需求的影響,科學家對不同溫度下大象的失水情況進行了研究。
在對生活在美國某動物園的五頭非洲草原象,進行了長達3年的追蹤後,科學家發現:在較低的溫度下(6~14℃),雄性大象平均每天會損失325升的水分。而當氣溫升高到24℃左右時,損失的水分就可能高達516升——這相當於它們全身水分的10%、體重的7.5%,足夠裝滿兩個浴缸。這也是科學家有史以來觀察到的陸地動物最大日失水量。
●●●
毛毛蟲:飢餓讓我暴躁
Mysterious Nature
飢餓的時候,人們常常會變得急躁,衝動易怒。不久前,美國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的科學家在一種毛毛蟲身上,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研究人員分析了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廣泛分布的一種毛毛蟲,發現當作為食物的葉片稀少時,它們彼此攻擊的次數明顯增加。而那些體型較大的,正處於成蝶之前最後階段的毛毛蟲,攻擊性最高。科學家分析,這可能是因為它們需要更多的食物。
●●●
巨齒鯊:養娃?送育兒所!
Mysterious Nature
巨齒鯊生活在約1500萬年前至300萬年前,不僅有著名副其實的「大牙齒」,還有著巨大的體型。據部分椎骨化石推測,巨齒鯊的身長可達18米,體重50~70噸,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掠食者之一。
但你相信嗎,這些令人害怕的龐然大物,在「育兒」上可細心又聰明。不久前刊發於《生物學快報》的一項研究顯示,巨齒鯊很可能主動將幼鯊送到「育兒所」,以提高幼鯊的生存概率。
研究人員搜集了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區的485顆巨齒鯊牙齒數據。研究發現,有些幼鯊集體生活在較淺的沿海地區,這些地方可能就是巨齒鯊的「育兒所」。
研究人員推測,300萬年前,可能正是由於海岸線消失、淺水環境減少,才讓依賴「育兒所」繁衍生息的巨齒鯊走向滅絕。
●●●
切葉蟻:超強「盔甲勇士」
Mysterious Nature
科學家很早就知道,動物會用「礦物盔甲」來保護自己,尤其是眾多甲殼類動物,如龍蝦、螃蟹。但此前,科學家從未在昆蟲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打破這一狀況的是「切葉蟻」。
切葉蟻是一種廣泛分布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螞蟻。科學家發現,切葉蟻工蟻的外骨骼上覆蓋了一層富含鎂的方解石盔甲。盔甲會隨著切葉蟻成長而生長,增加工蟻的外骨骼硬度,並近乎覆蓋整個身體。有這種盔甲的工蟻,不僅在遇敵時存活概率更大,而且也更不容易被致命的真菌感染。
END
編輯 | 張芮
責編 | 黃月
審核 | 白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