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一部手機,在短視頻平臺上不停點讚就能有收入。」近兩年來,一種專門給短視頻點讚為主要工作內容的網絡兼職,以「輕鬆賺錢」「月入過萬」等噱頭,讓不少人心動。真有這種好事?記者近期調查發現,所謂「點讚」兼職,背後暗藏著平臺誘導他人充值會員、拉人頭發展下線等行為,一些手法近似於傳銷。近期,一些從事刷贊工作的機構和平臺出現卷錢跑路現象,更凸顯行業亂象。
「抖音、快手點讚賺錢,點讚2元一條,點讚+關注5元一條,點讚+關注+評論10元一條。」這是一則發布在微信群裡的兼職招聘廣告,廣告後還附帶一款名為「樂分享」APP的下載二維碼。動動手指頭,就能每月有上萬元的收入。無疑這樣的廣告十分具有誘惑性。
近年來,因短視頻平臺點讚兼職這一噱頭而遭受經濟損失的案例不勝枚舉。在濟南一家培訓機構工作的郭家良,此前一位招聘短視頻點讚兼職的聯繫人讓他下載一款名為「愛分享」的APP,說註冊帳號後充值500元至3000元不等,就能獲得兼職資格,憑抖音刷贊截圖領取獎勵。對方還說,充值後一個帳號一天可以領取108個點讚任務,完成一個任務可賺1.8元,一天就能賺到近200元,充值越多,收益回報就越大。
套路滿滿,不過是傳銷的一種,不過是傳銷換了「一張臉」和一件「新馬甲」而已,很多此類APP都走了「拉人頭」的路數,本質上是傳銷的變種。
對於市民而言需要銘記一句話「凡是拉人頭的都是傳銷」。因此,在尋找致富門路的時候,不能不假思索,不能迫不及待,不能「只看廣告不看療效」,賺錢需要走正道。
需要加大「新平臺」的管理力度,不能讓「新平臺」成為傳銷的「新馬甲」。現實生活裡,確實有「點讚賺錢」的方式存在,無論是抖音還是微信,無論是文章還是視頻,「幫助點讚」確實有人「真的賺了錢」,這無疑給此類騙局留下了「幻想的空間」。治理「新平臺」的虛假流量,虛假點讚,才能讓此類騙局沒有空間。
需要嚴厲打擊「傳銷類APP」。在多款刷贊APP中,參與者的高收益都是來自發展下線用戶的,拉人頭越多,佣金就越多。在一款名為「明日之星」的APP中,每發展一級下線會獲利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如此明顯「傳銷性質的APP」何以能在正規的軟體商店裡擺著?
說到底,傳銷「新馬甲」終究需要法律「撕下來」。我們在埋怨不理智者被收割了「智商稅」的同時,還需要反思為何我們執法的腳步總是在傳銷變種的背後氣喘籲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