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梧桐樹邊羽

什麼叫初心?

這句話的由來,有一些朋友認為來自於國家領導人為政報告中的使用,再往前一些的是來自臺灣作家的一本散文集,使用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幾個字作為書名。因為這本書我沒看過,所以不好說什麼,不過遠觀有些雞湯的味道。

再往前追尋的話,很多人說這八個字出自佛教的《華嚴經》。

實際上《華嚴經》中是沒有這麼說過,但是經書中有相關說法,可能後世高僧在講解這些佛法之時,使用了一些帶有韻文味道的語句——我們又稱之為「偈子」,讓信眾們朗朗上口而便於記憶,最終形成了這麼幾句關於初心的佛偈。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如菩薩初心,不與後心俱。

大家可能不熟悉的是前後共有四句,只不過相對於前面兩句對人鼓勵、讚賞、正能量而言,後兩句就顯得有些無奈,所以並不被世俗中人喜歡引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這後兩句確實有些讓人掃興。前兩句給人以希望,後兩句馬上就告訴你很難做到。而這才是佛家思想要講的道理。中國人聰明又愛聽好話,所以一般就忽略了後兩句,只用前面兩句來誇讚別人。

搞清楚了詞的出處,那麼到底什麼是「初心」呢?

既然是佛教源流,咱們自然先聽法師怎麼解釋。慧月法師曾經做出解讀:

何謂初發心?它是我們踏入佛門之始,心中秉持的那顆當仁不讓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誠質樸的求法向道之願。在佛門中,最看重的就是這份初心。在紛擾變化的世界中,發心最真實;一切發心中,菩提心最穩固;相續的菩提心中,初發之心最珍貴。只要有了它,我們就能開始成佛之路,也只有懷著這份初心,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同心同願的人,一起穿越生死。

在法師的解讀中,初心就是初發心,是大眾成佛利生之心,求法向道之願。

其實這說得挺含糊的,成佛——開悟之人,利生——普度眾生,求法——學習探索,向道——追求真理。那麼我們為什麼進入佛門,學習探索,追求真理,到底是為了個人開悟,還是為了普渡眾生?

個人開悟——成佛,普度眾生——成菩薩,這也是佛教對開悟之人的區分。也就是說,我們要進入佛門的理想,其實應該是學習追求真理,用來自渡或者渡人。理清楚這其中的邏輯關係,我們學佛的初心是什麼?

就是不斷學習真理(佛教教義)直到開悟,並且傳播給其他不懂的人。

事實上是這樣嗎?

百分之八十是為了佛祖保佑,死後進入極樂世界,百分之十五是為了清心寡欲,用佛教理論知識來淨化自己,真正對佛教知識的哲學思考感興趣的人,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到了今天,可能連百分之一都不到了。

那麼這些佛教信眾,是不是就違背了初心呢?

當然不是。

因為人家本來就不懂,被佛教的各種許諾帶入法門。求保佑的人本來就是在不確定的事件上尋求一個心理安慰,死後想進入極樂世界的人本來就是因為怕死,聽說佛教可以跳出輪迴才信的,而那些需要淨化自己的,無法是在情感或者某些方面受到了傷害,需要藉助一種思想來對自己療傷排毒而已。

他們的初心,本來就不是研究佛教知識,也更加沒有傳播的想法。他們對佛教的宣揚,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福報和功德。收穫這些福報和功德,就是他們的初心,他們得到保佑了(概率問題),自然認為這是福報對他們初心的回饋,更加相信佛教,這難道不是「方得始終」嗎?

如果沒有靈驗(同樣是概率問題),很多人就不信了,而佛教的說法是「心不誠則不靈」,這就類似於死後的極樂世界一樣,從來沒辦法驗證,也就沒辦法去反駁。這是一種延緩信念崩塌的方法,甚至可以延續到你去世,這還不叫「方得始終」?

有一個很著名的例子,梁武帝奉佛教為國教,大肆修建寺廟,「南朝四百八十寺」。他覺得自己功德很高,而高僧(達摩?忘了)對他說:「你沒有功德。因為你的發心不對,你是為了功德而修建寺廟,信佛教,而不是為了蒼生。」梁武帝最後被侯景餓死在宮裡,屬於沒有善終。

這就是很扯淡的一個故事,讓佛教的人傳得神乎其神。其實這完全就是從結果倒推,強行解釋為什麼一個這麼行善積德的人最終沒有好報。如果梁武帝得到了善終,那必然是佛教教化,讓他作了功德的結果。絕對就不會有發心不純之說。

四大法王中間好像就一個是殺了很多人,最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這不是笑話麼?在教派求生存的時候,只要王不殺你了,他就成了佛了,可以善終了。而在教派地位高的時候,梁武帝捐了那麼多錢,修了那麼多寺廟,卻沒有得到善終,那就是人家發心不好。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那放下屠刀的法王不也是因為良心受到譴責,才被感化的嗎?他的初心又是什麼?不過是怕死後變成豬狗罷了。這種入佛的初心,難道不比梁武帝大權在握時入佛更加讓人鄙視嗎?

所以,官家兩張口,宗教就是一張口。口舌之利而已。

當然,宗教的東西,多說無益,說來說去只會把自己繞暈。

我們還是回到問題,什麼是初心?

落到現實中來說,每個人的「初心」都是不同的。而「初心」必然是在不斷改變的,所謂「不忘初心」,說句老實話,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

有朋友就會反駁了,我喜歡一個人,我就喜歡一輩子,那是不是「不忘初心」?

當然是,但是在遇到這個人之前呢?而且說句不好聽的,你喜歡一輩子,就能換來「方得始終」嗎?只怕結果還是那句無奈的「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吧。

這個世界是動態的,我們個人也是成長的,我們的眼界是不斷拓寬的,我們的認識是不斷增長的。哪裡有什麼「初心」?都是在當下環境中,最適合我們的路而已。

而我們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的頷首默許,實際上都是在得到了始終之後的回顧。

也就是說,只有成功者才配說這句話。

領導能說這句話,因為他代表著執政機構,他的思想領導著我們前進。即便如此,每個時期的「初心」也是在不斷調整、變化的。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只有在獲得一定的成績的基礎上,才能笑著說我的初心就是如今的始終。

對於被社會毒打教訓的人來說,生存下來已經是不易,談什麼「初心」,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人都是動物,最基本的「初心」不過是生存下去,活下去。

這個你當然不會忘的。至於別的附加的理想和心願——你看,我都用上附加兩個字了——這根本就算不上「初心」,不過是家庭、學校、社會給你灌輸的理論附加值罷了。

相關焦點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喜歡辛棄疾,歷盡千帆,他仍是那個不改初心的熱血少年!致每一個喜歡多肉的朋友。養多肉亦是如此,不忘初心。不論經歷了多少個春夏,依然期待那涼爽的秋天!養肉肉七年,從喜歡到熱愛到慢慢的趨於平淡,不是不愛了,而是更懂得如何去愛!故事要從這個小花園這裡說起。
  • 敦煌國王城堡邀請你品嘗美味牛排——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 做一個柔軟的法律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沒有誰的成長不跌跌撞撞,但只有不怕摔跤,敢於爬起來的人才能真正收穫成長。最初的夢想,終將會到達。  黨的十八大部署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當前,法院面臨著司法體制的改革,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樣的法官是合格的法官?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那麼我一定會回答,心中銘記司法為民宗旨,做一個柔軟的法律人,不忘初心,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記中國玉雕藝術大師林俊禹
    林俊禹作品《福臨人間》林俊禹曾經在任雕刻廠藝術總監時候,創造了一天打出16尊二十多釐米高的觀音像粗坯的速度,搏得同行間"快刀"的讚譽。那狂風呼嘯,那飛沙四起,一位蒙著紗巾的老者於風暴迷塵中行進,露出憂傷的眼睛,是那麼的無奈、那麼的憂鬱,似在回憶,又似在尋找著什麼作品刻畫出人們對當下大氣汙染、環境惡化的擔憂,呼籲保護環境已刻不容緩!作品充滿了時代性,藝術性,也充滿了意蘊之美。
  •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意義重大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這是確保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始終充滿蓬勃生機、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戰略之舉和長遠之策。我們要深刻理解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的重大意義,切實建立和完善這一重要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內在需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對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長期執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建黨節英文為何是Party'sDay,party不是聚會的意思嗎?「不忘初心...
    這半年,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下半年,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不忘初心」用英文怎麼說?  「不忘初心」其實就是在說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目標↓  Never forget your initial goal  initial /n.l/ 最初的,最開始的  例句:  No matter what happens, never forget your initial goal
  • 「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田玉軍作「不忘初心...
    10月28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委書記、區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田玉軍在為全區黨員幹部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報告時強調,要牢記初心使命,勇於自我革命,在新時代中展示新擔當謀求新作為,推動萬山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路雖遠而行之 事雖難而成之
    路雖遠而行之 事雖難而成之呼倫貝爾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 楊海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不忘初心《仙境傳說:復興》初心者形象曝光
    「初心者」一詞,源自日語しょしんしゃ,即是「初學者」的意思。相信玩過RO的老玩家都知道,初心者也是RO裡最初的新手職業。RO當初給每位剛踏入盧恩-米德加爾特王國的新手玩家命名為初心者,一是為了表明大家新手的身份,二則是為了期望大家不忘初心吧。
  • 【講課提綱】明初心、守初心,堅定理想信念
    一、明初心:準確理解和把握「不忘初心」的內涵及具體要求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兩個「謀」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先看看「不忘初心」的內涵。「不忘初心」的出處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最早出自《華嚴經》中的一句話,意思就是說,你守住本心的信條,才能德行圓滿。
  • 吳新旺:不忘初心,奉獻敬業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強調:人民的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醫務人員對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來說,扮演著極為重要的社會角色,擔當著無比重要的社會責任。
  • 不忘初心 心繫百姓——記寶豐縣自然資源局城關所孫振傑、郭延麗
    不忘初心 心繫百姓——寶豐縣自然資源局城關國土資源所孫振傑、郭延麗在抗疫路上說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心繫百姓、樂於助人……」這些詞語,寶豐縣自然資源局城關國土資源所的孫振傑、郭延麗同志當之無愧。抗疫期間,他們兩個的值班卡點是昌盛花園小區,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一直都是兢兢業業地做好入戶登記、政策宣傳、體溫檢測、耐心勸導等工作,他們不懼嚴寒,風雨無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講故事 明道理 固初心——讀《常修共產黨人的心學:不忘初心再出發》
    紅旗出版社 於立志編著的《常修共產黨人的心學:不忘初心再出發》,是一本好書。 在故事中讀懂我們黨的赤子之心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全面闡述了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我的入黨初心故事》:沙子口街道東麥窯...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我的入黨初心故事》:沙子口街道東麥窯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紹亮 2019-09-27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耿耿初心 家國情懷
    「不忘初心」,是習近平總書記2016「七一」重要講話的核心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貫穿整個講話,就是要告訴我們全黨和全體中國人民,要始終不渝走自己的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我們從哪裡來、現在哪裡、往哪裡去?」這樣的問題,發人深思。其實,在生活中、工作中,也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景,觸發我們的情感。
  • 勝威國際集團創辦人林嘉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勝威國際集團創辦人林嘉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尊敬的勝威國際集團創辦人兼總裁 -  拿督斯裡林嘉倫  ---勝威林總裁勝威創業就像餃子,無論是被拖下水,還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淌一次渾水就不算成熟。人生,既有賞心的美景,也有傷心的悲涼。但不管怎樣,勝威創業的路要自己走,事要自己做。難走,也得走,難做,也得做,選擇了這條路,就算跪著爬著也要走完。勝威創業的路途上,抒寫的,就是艱難,勝威創業的履歷中,寫就的,就是堅強。
  • 聽賞| 董卿朗誦《初心》,唯美動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初心,納蘭性德說,「人生若只如初見」。在這個時代,初心常常被我們遺忘,「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董卿朗誦《初心》▼什麼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要去試試。初心也許是一個簡單的願望,靠知識改變命運,靠本事贏得榮譽。有的初心,走著走著,丟失了,而有的初心,走的再遠,我們依然會堅定地靠近它。
  • 「不忘初心」的英文翻譯火了!揭秘十九大報告外文翻譯專家團隊!
    其中,「不忘初心」出現在十九大的主題中,其英文翻譯更是在社交媒體上刷了屏。 十九大的主題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 不忘初心,回首入黨來時路
    原標題:不忘初心,回首入黨來時路   今年七一前夕,上海黨建服務中心開發的「不忘初心——您的入黨那一天」在微信中著實火了一把,朋友圈被一個個光榮的數字點亮了,當我點擊進入,輸入2006年6月14日時,不知不覺,已入黨11年了。這11年,我從一個19歲的高中生成長為中直機關的一名青年幹部,成為了一個3歲小男孩的父親。
  • 中東地區黨工委進一步深入開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9月13日,中國石油中東地區黨工委以六地視頻的方式,召開了中東地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大會。中東地區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韓紹國宣讀了中東地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運行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