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市場向來風起雲湧,多少年來湧現了無數風雲人物。
國際投資大師查理·芒格和沃倫·巴菲特是一對享譽全球的、價值投資流派的老搭檔。芒格相比巴菲特略顯低調,有關他的聰明才智在暢銷書《窮查理寶典》中得到了鮮活的體現。後者記錄了他基於證券投資議題進行的20多場的精彩演講內容。
在《窮查理寶典》中,芒格對資本回報率有一段很經典的論述。他稱:上市公司的股價增長,長期平攤下來的回報率很難比它的年均利潤增長高出很多。也就是說,投資者長期持有的回報約等於企業的長期淨資產收益率(ROE)。
來自國投瑞銀基金的孫文龍十分認可芒格的觀點。在長期管理基金的過程中,他致力於挖掘資本回報率(ROIC)+盈利能力雙高的投資機會。這一策略幫助他將投資的勝率顯著提升,取得了十分可觀的超額收益。
據Wind統計,截至2020年11月30日,孫文龍在5.86年的基金經理職業生涯中,取得了175%的回報,年化收益率約19%。他管理期限最久的基金——國投瑞銀新興產業自2015年3月14日任職以來,實現了224%的業績回報(在Wind有統計的267隻同類型基金中排名行業前5%)和22.81%的年化收益率。
如此業績,讓孫文龍躋身於績優基金經理之列。
過往超額收益顯著
2010年7月,孫文龍加入國投瑞銀基金,任研究員。2015年,孫文龍正式管理基金產品。一路走來,他不斷進步,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再到基金投資部總經理,累積了逾10年的投資研究經驗,且做到了步步為營。據基金三季報,截至今年9月30日,孫文龍管理的權益類產品規模達到81.07億。
孫文龍目前管理著國投瑞銀新興產業、國投瑞銀穩健成長、國投瑞銀創新動力和國投瑞銀精選收益四隻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近一年的回報率分別是75.05%、81.02%、88.69%和91.64%,均遠高於同期滬深300約20%的漲幅。
他管理基金取得的如此收益,在市場上頗具競爭力。以國投瑞銀新興產業為例,最近一年收益率為75.05%,在212隻同類產品中排在第7位;若拉長時間來看,在近五年的回報率167.23%,在125隻同類型產品中排名第3(數據來源:銀河證券,截至2020年9月30日)。
在孫文龍管理國投瑞銀新興產業期間,實現回報率234.62%,股票超額回報的收益率貢獻152.85%,個股選擇的收益率貢獻為112.25%,這些皆印證了基金經理出色的個股選擇能力(數據來源:銀河證券,截至2020年9月30日)。
又比如,成立於2015年5月19日的國投精選收益,自2018年12月29日由孫文龍管理至2020年9月30日,累計總回報率138.54%,年化回報率63.93%。孫文龍任職期總回報率輕鬆跑贏了同期業績比較基準(25.18%)和滬深300指數(52.37%),超額收益非常明顯。
對風險的控制能力凸顯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在這一點上,孫文龍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在他管理國投創新動力以來,該基金的夏普比率值為0.91,優於同期同類基金夏普比率平均值(0.59),基金最大回撤小於同期同類基金。
在孫文龍看來,投資便是一個關於勝率和賠率的遊戲,基金經理要做的就是在確定性和風險之間尋找到平衡,並儘可能地獲取經過風險調整後的超額回報。
獨特的投資思路使然
當時間的腳步走進12月份,2020年的餘額所剩無幾。復盤來看,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牛市高潮迭起,科技牛、醫藥牛、白酒牛等漸次興起。孫文龍並未追隨大流,沒有深度參與這樣的結構性行情,而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去挖掘造紙、化工、裝配式建築行業等領域的機會。
雖然持倉與典型的結構牛擦肩而過,但孫文龍也能依靠「絕活」突圍。在他看來,好業績背後離不開投資體系的升級。2018年,他把ROIC指標加入到投資框架中,選擇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和賺錢能力雙高的公司。
統計顯示,2005-2019 年 ,在滬深股市中,若以ROIC指標篩選出排名靠前的100家公司構建組合的話,這一組合在15年中有10年跑贏滬深300指數,年化收益18%,遠遠超越滬深300指數7%的收益水平和中證500指數4%的表現。
在ROIC之外,孫文龍十分看重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企業的賺錢能力,也可以說成是高ROE(淨資產收益率)。只有同時具有高的ROIC和高利潤增長的標的,才能進入到孫文龍的股票投資池。正是將ROIC與ROE雙修之後,孫文龍將自己管理的幾隻產品的收益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這種方法幫助我規避掉很多風險,贏的概率顯著提高。」在孫文龍看來,ROIC與盈利能力是推動價值創造的真正因素。只有當公司產生了更高的現金流,才能為股東創造價值。對於滬深股市而言,很多公司的利潤增長並不是高質量的增長,更像是一種「偽增長」。這樣的增長,往往難以持續。
關於ROIC和ROE對於投資的有效性問題,廣發證券曾經發布策略報告進行分析道,去槓桿周期中,ROE判斷部分「失靈」,而ROIC能夠穿透財務數據的「迷霧」:ROE下行的行業真實盈利能力可能並不差,只是去槓桿對ROE形成了拖累。通過構建「ROIC&ROE」的分析框架,並結合有息負債率的變化方向,能夠甄別去槓桿過程中的「隱形王者」。
高ROIC和利潤率高增長的行業或企業,通常與景氣度高、賽道優勢明顯、與社會經濟的轉型升級高度契合的領域——這也正是孫文龍的投資理念:沿著產業變遷和消費升級的方向,關注行業景氣度,選擇成長空間大、壁壘高、競爭格局穩定的賽道;找出並陪伴優秀企業的成長,賺公司業績成長的錢。
重視提前布局
如前文所述,孫文龍是一個「非典型」的基金經理,因為他並不像其他多數基金經理一樣熱衷於買入一線白馬股,反而傾向於挖掘細分賽道的龍頭。他見證過,從幾十億市值漲到幾百億;但是鮮有發現,市值從2000億體量漲到4000億的企業。
在這樣的投資框架下,孫文龍更傾向在左側進行布局,比如在他擅長的化工、造紙、裝配式建築等行業,找準底部位置埋伏,然後靜待景氣度的回升。具體做法是:從左側出發,尋找處於底部的周期股並押注其未來的景氣度上行,從而大大提升投資的勝率。當然,要想做好左側投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既需要基金經理對行業、公司有足夠的認知,更要耐得住寂寞,不隨市場風格而動;也就是說,要有忍受孤獨的能力。
歷史也多次證明,沉寂過後的回報往往是驚人的。公開資料顯示,他重倉的某裝配式建築公司在最開始買入的時候市值尚小、市場關注度較低。當時該公司的業績在財務報表上已經出現了微妙變化,主營業務正從傳統工程轉向高端製造,且生產成本達到了行業最低水平。彼時,這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只有3個點,但競爭優勢已經達到行業最強。
「去年它的ROIC是7、8%,今年可能超過10%,未來可能會更高。所以當時我們是以一倍市淨率買到ROIC未來有機會到20%、成長性可能30%-40%、空間看上去非常大的標的,(這樣的標的)肯定是嚴重被低估的。」孫文龍說。
截至目前,孫文龍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約為80億元,而以他的業績和品牌號召力,在新基金國投瑞銀遠見成長混合基金(A類:010338/C類:010339)發行和成立後,極有可能躋身百億規模基金經理之列。
隨著管理規模的逐漸增長以及市場震蕩的加劇,孫文龍追求更加具有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在他看來,基本面確定性高,競爭格局被逆轉的概率就會小,這樣的話勝率更高、賠率更低,長期便可以獲得穩健的收益。
「以後在我的組合裡,一線的公司比例會增加。以前我在左側買好公司,現在應該買最好的公司。」孫文龍說。
尋找新績優
今年上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的疫情打亂了既定的節奏,對於股市而言,因為疫情釋放的流動性推升了市場行情。在今年三季度以後,市場逐步演繹復甦行情,盈利驅動更為明顯。
截至2020年9月30日,滬深300的估值為14.63倍、創業板64.37倍,結構化矛盾更為突出。
對於後市,孫文龍認為很關鍵的一個變量就是貨幣政策,即要看年底到明年上半年,經濟回歸穩態後,貨幣政策是否有一個正常化的過程。
「未來市場流動性會做到什麼程度(目前)還不知道,但大概率最寬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考慮組合的再平衡,我將把整個組合的估值水平做一定程度的下調。」孫文龍說。
在兩年的結構性牛市之後,低估的公司數量越來越少,更多是偏高估,甚至隱含著未來兩年的成長性提前透支。對於這一點,孫文龍有很清楚的認識。
「總體來看,我對明年市場持中性態度,回報可能不會像過去兩年那麼高。但好的方面是,過去幾個月,有很多股票已經跌了很多,已經釋放了很大的風險。」孫文龍說,總體來看,對A股市場謹慎樂觀,降低預期收益率,維持股票的高倉位,降低組合的整體估值水平,同時力爭保持風險補償後的收益具有競爭力。
具體到行業的投資機會上,孫文龍認為,受制於環保和勞動力老齡化制約,傳統建築面臨轉型,裝配式建築興起,鋼結構製造和裝配式裝修最有可能走出大的企業。另外,隨著休閒零食品牌化、餐飲連鎖率逐步提升,餐飲連鎖企業、複合調味品等龍頭公司市場份額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無論如何,在未來的市場震蕩中,我們將有更多機會目睹這位投研名將如何在嘈雜的市場聲音中不為外界幹擾,另闢蹊徑。期待,他和他的新基金未來的表現會更好。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意見。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基金不代表本基金業績表現,購前詳閱基金法律文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