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又被稱為西王母、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靈聖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稱為「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 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 《枕中書》曰:
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氣煉精,生育萬物,調和陰陽,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王母娘娘是中國神話中掌管不死藥、罰惡、預警災厲的長生女仙。在道教神話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陰氣、修仙、生育萬物的創世女仙。
這樣一位掌管不死之藥、高高在上的萬界女仙之首,數千年來一直與凡間帝王保持良好的關係,甚至與好幾位帝王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些與王母娘娘有過交往的帝王中,首先要數周穆王,李商隱有一首著名的《瑤池》詩,說的就是周穆王和西王母的悽婉愛情故事: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
說的是某年某月的某一日,王母娘娘又一次倚窗東望,希望心上人從遠處走來,沒想到心上人沒看見,卻聽見外面無數人唱著心上人為憐憫萬民所作的《黃竹歌》;王母心中悲慟萬分,三年之約已過,為什麼穆王還不來?要知道穆王有赤驥 、 盜驪 、 白義 、 踰輪 、 山子 、 渠黃 、 華騮 、 緑耳等八匹駿馬,每一匹都神駿非凡,日行三萬裡輕輕鬆鬆,如果想來瑤池,應該輕易就到了,莫不是穆王有什麼不測?
《穆天子傳》卷三記載:「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
白雲在天,山自出。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周穆王答曰:
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席上王母娘娘載歌載舞,雙眼脈脈含情,問穆王:「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穆王眼裡泛起了淚光,強忍不舍道:「國家還不平安穩定,我先回去好好治理,三年之後一定回來見娘娘。」
就這樣三年過去又是三年,曾經的約定還在耳邊,人卻杳無蹤影,這段開局無比美好,結局卻悽怨的人神之間的愛情故事,最後成了一個悽美傳說,在人間一代代流傳。
800年以後,窮極無聊的王母娘娘靜極思動,漫無目的四處閒逛,這一日來到了薊城,見燕昭王姬職勤政愛民,又勤於修道,也有可能因為姬職的氣質與穆王頗有相似之處,心一軟,在燧林這個地方與姬職一起遊玩的時候,順勢傳授仙術給姬職,又怕姬職愚鈍,又兩次親自指點他修煉。
不過姬職志在恢復父親的榮光,拼命徵伐攻取,並沒有按照王母娘娘的指點修煉,三十三年後無疾而終。
光陰流逝,轉瞬又是200年,或許千年的時間足以讓王母娘娘減輕對穆王的思念,這一年王母紆尊降貴下了凡塵,來到漢武帝宮中,唐末曹唐《小遊仙詩》云: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乾海水清。淨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詩裡說的是漢武帝與王母娘娘相會的故事。
漢孝武皇帝劉徹特別嗜好修煉神仙道術,經常借巡視之名遊歷名山大川,和去五嶽去祈禱神靈,以求自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元封元年(前110年)的七月七日,記住,這是非常重要的時間點,首先,據傳這天是漢武帝的生日;第二,這天是乞巧節。林傑《乞巧》詩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在這個月老紅繩不夠用的日子,王母娘娘來給漢武帝慶祝生日,還讓侍女獻上七個壽桃,這已經不是暗示了,完全是赤裸裸的告訴我們,我王母娘娘哀傷了千年,終於煥發了第二春,又要談戀愛了。不過這位神仙大佬的品味一點沒變,還是老調調,喜歡人間帝王。
有人說,愛是盲目的,陷入戀愛中的女人智商低於零,這句話在王母娘娘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話說這天二更時分,為了突出自己對漢武帝劉徹的重視程度,王母娘娘擺出了大陣仗,她乘坐一輛有九色斑紋的龍拉的車,車子通體紫雲氤氳繚繞,五十名一丈多高的天仙侍衛,手持彩色的旌節,身上佩著金剛寶印,戴著高冠,護衛在車旁。
看起來三十歲不到的女仙之首王母,身材高矮適中,容顏秀麗,美貌絕倫,肩上披著黃金織成的大披肩,光彩照人,儀態端莊;衣襟繫著的靈飛大綬帶,腰間佩著「分景」寶劍,頭上梳著高高的髮髻,戴著「太真晨嬰」冠,腳上是一雙刻有鳳紋的黑玉鞋。
等武帝跪拜問候安康之後,招呼武帝一同落坐,王母親自做了各種精緻的食物果品,擺上異香四溢的瓊漿,武帝如同一個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叫不出一樣東西的名字,只能發呆。王母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心中暗笑,又讓侍女端來一個玉盤,盤中盛著七隻鴨蛋大的淡青色仙桃,王母親手拿了四隻遞給武帝,自己吃了三顆。
武帝聞到桃子的香味,垂涎欲滴,三口兩口吃了桃子,偷偷地把桃核滑入衣袖,王母一見,暗笑這武帝沒有見過世面,不動聲色地說: 「這是仙界蟠桃,三千年結果一次,凡間的土地貧瘠,桃核無法發芽。」
酒過三巡,王母一揮衣袖,頓時一陣仙樂響起,卻原來是王子登彈奏起由八隻玉板作成的璈,董雙成吹起了雲和笙,石公子敲起震天鑼,許飛瓊吹起了竿簧,婉凌華敲起了麟、鳳、龜、龍、虎形的石片,範成君敲起了湘陰山石製成的磬,段安香奏出仙律,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王母見武帝那種如痴如醉的神態,心底暗暗憐惜,想起千年前穆王去世失約,決心不讓悲劇重演,柔聲說:「我知道你喜歡道術,不過要修煉道術,首先練氣,《太仙真經》云:『益、易之道,練氣之本』。『益』,就是使精神飽滿,『易』,就是要使自己的形體健壯。你應該珍惜自己的精氣,氣化血,血化精,精化神,神化津液,津液變成骨。這樣循環往復,一年易氣,兩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毛髮,九年肉身化為仙體,也就是真正成仙。」
王母說完,擔心武帝難以領悟真傳,而自己對這些初級的修煉之道並不特別精通,又派侍女郭密香將三重天宮中的上元宮,統管著天界裡的十萬玉女的真元之母上元夫人請來,不顧上元夫人和一班仙人的反對,公然違反上天禁令,強令上元夫人將《六甲左右靈飛致神》秘經十二卷,這等本應只能傳授給得道仙人的道術,傳授給了劉徹這個凡人。
王母娘娘在劉徹的央求下一再心軟,再次違反天帝的禁令,將天界絕密的《五嶽真形圖》傳授給武帝,並且打算三年賜給武帝半顆仙丹,一付『石象敬』仙藥,力圖讓劉徹勤加修煉,早日成仙,避免重蹈穆王覆轍。
即使上元夫人的弟子仙人何昌強烈反對,認為:「劉徹雖然對道修煉的有一定誠意,但他不是修仙的料,把十二卷秘經傳授給這樣的行屍走肉,很不妥當,最近有不少人向上書天帝控告劉徹,說被劉徹殺害的無數鬼魂在荒野中嚎哭,無數冤魂哀泣;劉徹濫殺有功之臣的,對士兵用刑罰代替犒賞,這些年原野上白骨縱橫,無數黎民百姓橫遭戕害,世間對劉徹的怨氣衝天,喊冤的聲音處處可聞,天帝已經洞察劉徹的這些罪惡,是天帝的旨意絕不可以讓劉徹成仙得道的。」
戀愛中零智商的女仙老大只是輕飄飄一句「下不為例」就過去了,天帝雖然地位尊崇,可是王母娘娘也不是吃素的,庇護個把凡人還不是小菜一碟?
武帝自得到真經以後,勤加修行六年,覺得心胸特別爽朗,格調特別高雅,認為既然連王母和上元夫人都這麼看重自己,得道成仙肯定沒問題。
有了這種想法之後,武帝漸漸驕橫起來,不顧勞民傷財,大肆修建宮殿亭臺,對南方北方的異族夷、狄遠徵討伐,活埋屠殺俘虜,導致血流成河、屍骨如山,數年修行毀於一旦,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劉徹駕崩。
由此可見王母得道成仙千萬年,看男人的眼光實在不咋地,愛情夢又一次破滅了,不知道她此後還會不會相信愛情?
從周穆王到漢武帝,中國古代關於西王母傳說的男主人公基本都是人間帝王,為什麼會如此呢?中國傳統神仙文化和星宿文化認為,人間帝王都是天上的星宿主下凡,除了這個因素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