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狗是同宗同源的動物,一些犬類從外形上看非常像狼,特別是哈士奇,大家在網上估計也都看到過將哈士奇與狼放在一起那「無辜」的小眼神。那麼,如果從狼的角度來看,會將哈士奇當成同類嗎?
從生物學分類的角度,我們可以很直觀地對二者的相似性進行比較。狼隸屬於食肉目犬科犬屬灰狼種,而狗隸屬於食肉目犬科犬屬灰狼種家犬亞種,可見狗是從灰狼種中分化出來的,只是狼種的一個亞種,二者在生物分類的「種類」上看完全是同一類動物。
因此,在生物學上,狼和狗是基本上不存在生殖隔離的,絕大多數的狼和狗染色體數量都是39對即78條,而且屬於同型基因,在就使得狼和狗相互之間可以進行交配,並且可以孕育同樣具備生殖能力的子代,這一點與馬和驢、獅和虎不同。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狼和狗的基因相似性達到了99.8%之高,屬於同型異形基因庫中的類同基因因子。狼和狗之間的生殖現象,已經得到了諸多案例的驗證,比如野生狼與牧羊犬、流浪狗與紅狼等,在特殊的區域和合適的環境條件下,狼與狗是可以進行正常交配的,除非體型差距很大,它們之間不存在任何生殖隔離問題。
有時人們為了繁育出體型更大、性情更為剛烈的犬,往往會將家犬與野生狼進行雜交,比如一些美國警犬、牧區牧羊犬、比賽用犬等。如果狼不把狗當成同類,那麼就不會與之進行交流,甚至會互生敵意,更何況還進行交配呢。
人類馴化狗的歷史只有3-4萬年,而所馴化的目標動物就是狼,而非野狗。遠古時期的人類,隨著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捕獵水平也不斷進步,原本食不果腹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一些動物被捕獲以後沒有立即被吃掉,而是被人類祖先圈養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在此過程中逐漸開啟了人類馴養動物的序幕,而所捕獲到的動物中就有野生狼,在「六畜」中狗是最先被馴養成功的動物,雖然野生狼看上去比較兇猛,但是它們的智商不低,「情商」也很高,接受和掌握人類語言和行為特點的能力要比其它動物高出很多,再加上它們奔跑速度快、聽覺和嗅覺非常靈敏、忠誠度很高,深受人類祖先的喜愛。
特別是一些從小就被圈養的野生狼,在人類祖先持續的飼養和調教之下,它們逐漸接受了人類,並且將人類作為其社會化本性驅使下的「行為意識」,就像身處狼群一樣,對群體內的每一名成員都會產生牢固的團結、關愛意識,於是逐漸成為人們看家護院、打獵的重要幫手,與人類祖先的感情越來越親密。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哈士奇的祖先是位於高寒地區的西伯利亞平原狼,是冰天雪地裡捕獵的一把好手,其奔跑速度、耐力、撕咬能力在狼界都可圈可點,而且它們的協作和分工配合意識非常強。正是看到了它們的這些優點,處於西伯利亞地區的遠古人類,從2萬年前開啟了對它們的馴化之路,主要應用於幫助人們圍堵和捕獲獵物,到了近代人們開始訓練它們進行「拉雪橇比賽」,雖然與其它一些犬類相比體型不佔優勢,但是它們的耐力和爆發力極強,在比賽中往往都會獲得好成績,因此逐漸被世人所認知,名聲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播。
為了驗證狼是否會將哈士奇當成同類,一些人還專門做過許多相關實驗,將哈士奇與狼群圈養在一起,結果它們不但沒有發生相互攻擊的局面,反而在相互適應和了解了一段時間以後,哈士奇完美地融入了狼群之中,與它們同休息、同活動、同分享食物,儼然成為其中的一員。而且在有的實驗中,哈士奇還竟然當上了狼群的首領,可見哈士奇並非像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麼「二」,其智商應該也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