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升初「踢」進牛校?足球的「名利場」可比奧數刺激多了

2021-01-19 網易

  文 | 米粒媽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ID:MilimaPinDao)

  10月12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

  原定的劍橋5級報名,就是大家一直在說的KET、PET英語考級,一大早,由於網站技術原因,推遲到13號10點才能報名。

  無數坐在 電腦前掐著秒表的老母親,脖子又被抻得生疼。

  第二天10點,北京的名額秒沒,系統上又是什麼都刷不出來了,問我,也沒有辦法。


  這幾天,身邊全是問考級的,已考過娃,媽媽的臉上,隨意中藏不住小狡黠;連報名都沒搶到的媽媽,眼神疲憊又渙散。

  當媽後,人生處處都是「名利場」。

  別說這劍橋5級考級了,就說這幾年我帶著米粒踢球,都踢出一場大戲了。

  

拿宇宙的中心海澱來說, 它不僅學習第一,足球也是。 數年前,在北京市的某次比賽中,海澱某高中和房山某高中比賽 ,比分47:0。 在海澱,足球好的孩子越來越受歡迎: 米粒前俱樂部 有個孩子,很有策略,專心做守門員,多年來他一直訓練和「深 耕」這個位置,不久前,人大附、101都來爭著籤這個孩子! 還一個高年級的娃,老跟著精英班各種踢比賽,北大附都來人看了好幾趟,估計也差不多了。 以及,有個中關村三小的小孩,成績中等,精英班的主力前鋒,足球一直偏弱的首師附看樣子有意向了。 對了,其中還有個「天才選手」,被 西城足球名校「回民中學」提前「帶」走,敢跟海澱六小強搶人,是因為人家下一步準備送進國家青少隊了。 ......

  所以,不僅海澱,北京名校們的足球「江湖」也漸漸自成一派。


  堪比豪門狗血劇,米粒在其中也是「沉浮」了好幾年。

  1

  第一趟,

  連打醬油都「算」不上

  4歲時, 米粒就開始練球了 。

  第一個興趣班,純屬是為了「照顧」他爸。

  米粒爸一周得踢一次球,雖只是個中年養生球隊, 但 他還是希望能在自己常去的球場邊上,給米粒找個興趣班。

  這樣,既能讓兒子一睹老爹的「球技「 , 對足球和父親都心之嚮往。 踢完後,兩人還能一起裹著臭汗,換上拖鞋相伴回家 ,非常 美好。

  踏遍方圓幾裡,只有一家半公益性質的少兒足球俱樂部,費用奇低,每周六上午8點訓練。

  好幾個月過去了,米粒爸腦海中期待的畫面卻一次也沒出現過。



  因為米粒的訓練時間太早,米粒爸中年養生足球隊隊員們壓根來不了,起不來的、沒吃早餐的.......

  來4個人都費勁,球場的費用都湊不齊。

  更讓米粒爸扎心的是,米粒一個班的孩子也不「多「,就40個吧每隊20人,訓練前清點人數、分出紅藍隊穿上各隊小背心的時間,要花掉半個小時。

  至於訓練,就是一個大三的體育生,帶著滿場跑,繞球跑、繞三角棋跑、繞小圈圈跑, 最後30分鐘,再由紅藍隊全上場,實際踢一場對抗賽。

  這時,場上就無比熱鬧了,有喝水的、有搶球的、有扯背心的、還有哭的,就是沒踢球的。

  俱樂部差不多有一半的孩子,來自同一個幼兒園,米粒作為「非本園「的孩子,或多或少會吃點悶虧,他自己也不高興,不願去了。

  我也是有抱怨的 : 好 好的 周 末 睡個 懶覺不香嗎? !看一群小不點打「群架」,我可太閒了,不去了。


  ▲當年的小米粒

  於是,我跟米粒爸開始琢磨要不然換個俱樂部吧。

  反正都是玩,找個人少些的,也玩得開心些。

  多方打聽,在「米粒爸」球友的推薦下,我們選定了國XXX少年足球俱樂部,北京老牌的正規訓練班。

  送米粒去這個俱樂部後,我跟米粒爸才發現,對於足球興趣班,我倆天真又沒見識。

  2

  拜對「碼頭」後,

  在大球場等待被挑選

  這幾年,足球班真的太火了,各大少年俱樂部「風雲際會」,全是隱藏的「高手」,之前我們連「邊」都沒摸到。

  米粒的這個足球俱樂部,屬於同類中的佼佼者。

  報名前我跟米粒爸懵懵懂懂,直到去了球場,才深覺到這是另一番天地!

  這個俱樂部一共有好幾個球場,一個超級大的,能容納上百人;還有幾個小球場,隱在報名室的拐角處。

  報名時,我故意多看了幾眼小球場,發現裡面的孩子不多,個個跟小黑塔一樣,訓練有素的樣子,一旁,有個身材壯碩的教練正在大聲呵斥,全是各種術語。

  氣氛一下就到位了!

  當時我也沒多想,只是感覺:專業了,我的米粒。


  ▲小球場

  交完錢後,我們被直接帶到了大球場,教練是個非洲人,看起來還挺好玩的。

  一節課下來,雖然也是各種跑,但是教練開始教顛球了。

  米粒爸也顯得有點激動了:終於找到組織了。

  沒多久,等摸清了俱樂部後,我倆才發現,啥呀!咱們想得到組織的「認可」,還早著呢。


  米粒目前所在的大球場有2個班在訓練:D班和C班,教練以非洲教練為主。

  我們之前看到小球場是:B班和A班,教練以國內退役的專業運動員為主。

  從班級「代號」和教練已經看得出來,訓練班的水平,以及在俱樂部的「地位」還是涇渭分明的。

  「上升」的路徑也很明晰:D班、C班都是大班授課,主要為B班輸送苗子,B班又為A班備選苗子。


  挑選「苗子」的過程,更妙。

  在D班訓練幾節課後,非洲教練發現動作能做到位,看起來很機靈的孩子,就會將他「選派」到人稍微少一點的C班。

  在C班,結束訓練前的30分鐘,教練會安排1對1的對抗賽,或者5人制的對抗賽。


  每到此時,關鍵的時刻就來臨了。

  中國的教練們,或者俱樂部的校長,有時會單獨,有時會成群結隊地,拿著一個文件夾,從小球場處遠遠地走過來。

  他們會在C班間來回溜達,時不常拿筆在文件上寫寫畫畫。

  他們或在場外指導一下,然後默默離開。或 有目標地 定眼一直 盯著某個 孩子看。

  然後,手指緩緩地指向那個孩子,讓非洲教練單獨把孩子叫到身邊。

  熱血噴張時刻,就在下一秒。

  「內斂「點的教練會讓孩子跑到家長群找父母過去一趟;

  「直接」點的教練(比如校長大哥)會站在孩子旁邊,對著場外的家長群中氣十足地喊道:XXX的家長,你過來一下。

  站在場外的所有家長,對這種極富儀式感的行為,都無比好奇又充滿莫名的期待。


  談完後,被點名的家長,會綻放著一臉燦爛,快步跑回家長群:孩子被選到B班了,下次就直接去那邊的小球場訓練,以後平時都得加一節課,但不加錢。

  身邊的爸爸,大多會露出早就發現了的樣子:「我看你家孩子就行,這個速度、過人,都比其他孩子有球感。」

  媽媽們則思考得更周全:「加了課不加錢,還是很人性化的,跟你之前報的班沒衝突、有時間就行。」

  然後,爸爸媽媽們會異口同聲問一個問題:去了B班會怎麼樣?

  3

  進B班、

  去小球場備戰訓練踢比賽

  是的,去了B班會怎麼樣?

  米粒也是苦等了一年後,才迎接來標準答案。

  原本在C班一直無憂無慮的米粒,有天,由於同年齡段的A班和B班的小球場被臨賽佔用了,這群孩子來到了大球場。

  A班的孩子一開踢,幾乎C班和D班訓練場內的爹地們都被吸引過去了。

  米粒媽對足球真心是個大外行,無情的是,我都能看出來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差距的,五味雜陳,內心起波瀾了。

  別看孩子不大,好會踢!這過人、這腳法、這速度、這配合、這力量,又進球了。



  看熱鬧都好看。

  在我和米粒爸為A班「傾倒」時,米粒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我們身邊,看著我和他爸如痴如醉的表情,他悠悠地問了一句:

  「媽,為什麼他們的球服上有名字?」

  「什麼名字?」

  「球服的背面上,有每個人的名字。」

  我定睛一看,還真的有!C、D兩班的球服就沒有。

  於是,我壯膽挪到A班教練的身邊上問了下名字的事。

  對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說:「A班、B班周末主要打比賽,正式的比賽時衣服就會有名字。「


  原來如此!

  「浪蕩」在D班和C班這麼久,米粒從來參加過任何比賽。

  而,B班和A班的「真相」就是:他們是為比賽而生的。

  後來,進入其中後,我才發現他們踢球也不僅僅只是為了鍛鍊(這個稍後再細說)

  我回來告訴米粒球服上有名字的緣故後,他居然擲地有聲地說:

  「我想要球服上有名字!我要進B班。」

  不清楚,這孩子是純粹從審美角度覺得衣服上有名字很酷?還是說自己都不知道其實他內在很雞娃。

  總之,他的這個決定,太主動、太可愛了。


  痛下決定後,米粒每次去訓練場,都會趴在A班和B班的小球場的門邊看一會小兒,饞人家有名字的球服,也覺得踢球是件要用功的事。

  這故事一下子就勵志了!

  由於米粒總在小區花園自己練顛球、自己對著牆來回踢。

  訓練散場了,也一個人練習。



  終於,在6月進行完俱樂部的全員體能測試後的一 個周末,我聽到了某位教 練 ,中氣十足的喊話:米粒的家長,過來一下。


  奔向教練的這10秒,心情好得不像話,陽光中咋還有股香香的味道?!

  等我和米粒爸堅定地表示會服從俱樂部的訓練時間後,如願地,我們帶著米粒去校長室定做了一件背面寫著他名字的球服。

  進B班,去到小球場,米粒將 和夥伴們一起「備戰」訓練。

  2個月後,他也將穿著這件新球服,去參加8月的北京百隊杯,一場真正的比賽。


  4

  終於「上車了」,
媽媽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特別熱血,特別燃。

  然而,更令人興奮的是,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這個小球場,就是潘多拉的魔盒好不啦!

  首先,加了課,還沒多花錢,只交了衣服的錢。

  其次,訓練的人數由30人+,直接變成12人。

  教練是X俱樂部的退役球員,根據米粒能跑的優勢,安排了右邊鋒的位置,有的放矢進行訓練。

  (聽到這個,米粒爸激動了,告訴我這可是梅西最擅長的位置。)

  所以,B班和A班也被稱為精英班,這一切,突然讓我有種上車了的幸福感,想哭。


  ▲比賽前,教練都會做戰術指導

  最後, 因為 俱樂部 是為x安輸送種子 球員的, 和 國家隊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和各大牛校也有些深度的合作。

  無數傳奇的故事,在這裡上演,口口相傳。

  入選國家青少隊的這種罕見的「苗子」就不說了。

  在這裡,米粒爸看到過好幾位國家隊或者國X隊的現役球員,從他身邊經過。

  也會看到國內某位退役知名球員帶著自家孩子,在A班或者B班踢球,球員本人會在場邊指導。


  但,比起這些我也不太認識的人 ,我更想認識他們!

  沒穿本俱樂部的教練服、在校長同行下,拿著文件夾過來的那群教練們。

  一旦看到他們,家長們都會拉長了脖子行注目禮,傳言四起:別是某牛校來選人了?!

  基本上去問教練,他們都會統一口徑:不知道。找校長閒聊時,也是答非所問,剛問點關鍵的, 他就已經走遠了,真是「 老狐狸」~

  消息打探不出來,每周末的比賽就很有「嚼頭」了。

  除了跟各大小俱樂部的切磋賽、各種名企冠名賽外,有時還會和牛小的校隊踢友誼賽。


  無形中,又多了一個和牛校「互動」的機會。

  於是,A班的故事格外多。

  

有個主力小將,來自中關村一小,成績也不錯,人大附來人看過了,估計八九不離十了。 同樣是個小主力先鋒,踢到了學校校隊的隊長,某年百隊杯的最佳射手,不說別的,六小強肯定穩了。 .......


  ▲米粒爸當年發朋友圈

  可以說,只要能踢進A班,只要學校有校隊,基本上,孩子妥妥入校隊。

  假如,這個孩子本身還在海澱,成績再給力點,去六小強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成績稍弱一丟丟,球踢得再牛點,搞不好也是八一中學, 起碼 比同成績段的孩子,有優勢多了。

  從來沒有見過這等場面的米粒媽,有些不淡定了,媽呀~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腎上腺素一直在飆升。



  比起C班那個大球場,小球場真的熱鬧了許多、「豐滿」了許多。

  身處其中,我以為米粒就會這樣一直順利地進入A班,等待時機,開啟另一個開關。

  5

  進A班無望,
在B班艱難前行

  可是,半年後,米粒卻越來越頹了。

  米粒身體偏瘦力量不夠;技巧也不拔尖,唯一讓他出色的是,跑起來的速度非常快。

  後來我也才知道,為什麼在體能測試後不久他就能進入B班,就是因跑的速度非常靠前,甚至超越了不少A班的孩子,他的右邊鋒也是因這項優勢而定。

  但我也看得到,賽場上,他 在瞬間跟上球後,很容易 丟球或者運球給隊友失敗。



  在每個周末的比賽中,他大多是個替補隊員,坐在場邊,最多踢小半場。


  每周的訓練,A班也一定來「虐一虐」B班來,10比3的大比分,時有發生。

  教練在場上的苛責聲越來越大,家長們在場外的指責聲也聲聲高。

  小球場內,仿佛在滾動播放著一種聲音:不贏、不進球,你在這裡呆著幹嘛?!

  我每次看著米粒安靜地、紅著臉坐在場下,說不心疼是假的。

  但當時,我想得最多的:還是希望藉此來鍛鍊下米粒的意志力。

  足球就是對抗的競賽,強者勝、受歡迎、被表揚;弱者敗、被忽略,被指責。遇強才會更強!

  這都是人生的常態,沒人能越過。

  米粒爸也同意,說希望兒子是個揮著臭汗的真漢子。

  於是,我們一直陪著米粒在B班艱難前行。

  6

  疫情後離開B班
換了新的俱樂部,一切歸於平靜

  一場疫情,讓孩子整整半年沒有踢球。

  恢復正常訓練後,送米粒去球場時,他問我:

  「媽媽,也許我今年還是進不了A班;也許,今年的百隊杯,我依然是個替補。

  媽媽,我好像沒有那麼喜歡踢球了。不是太辛苦,而是我覺得有點對不起球服上名字了。

  聽完這句話,我鼻頭一酸,瞬間要飆淚。

  我不算個過分雞娃媽,但我不允許孩子輕易認輸。

  我問他:那你喜歡踢球嗎?

  米粒想了下,堅定地說,要!

  我脫口而出:那你要不要換個俱樂部?

  說完後,居然有種和自己和解的感覺,特別痛快。


  從之前俱樂部退隊前,最後一場訓練時,有個在B班同樣替補位置的孩子媽媽 ,跟我說:她也終於可以說放棄了。

  天賦一般的孩子,在太強的俱樂部太熬了 。

  大概幾個月前,我給米粒在家門口,換了一個快樂為主的足球俱樂部。

  除了訓練費用多了一倍還多外,沒啥毛病。

  剛進新俱樂部第一周,米粒就被選進了精英班。


  雖說是快樂為主,但在北京的諸多比賽中,這家俱樂部 也有過不俗的成績。

  更讓米粒爸開心的是,這個俱樂部還有個爸爸足球隊。

  時間、地點都不用協調,孩子們訓練時,爸爸們就可以在旁邊踢比賽。

  無心插柳,米粒爸幾年前的心願終於實現了。


  在新的俱樂部,身邊的媽媽們,也從來沒聽過有牛校來挑選的事。

  聽我說在之前俱樂部的經歷,都跟聽書一樣,聽得津津有味,然後去做別的。

  尤其跟強隊踢了幾場友誼賽後, 大家 終 覺通過踢球進去名校,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7

  從「名利場」風暴區出來
有兩點至深的感悟

  這幾年,算下來米粒一共輾轉過3家足球俱樂部,有些話,留到最後,還是想說。

  1、足球還是「吃」天賦的,但機會也是實打實的。

  如果你真發現孩子天賦過人,對這項運動足夠熱愛,那 就不必過分追求「快樂鍛鍊 」,不要在小的機構消磨時間。

  強烈建議直接送到 「正規軍」的足球俱樂部去試一試,們的上升通道無比清晰,可以給孩子多開一扇門。

  天才少年,基本上很快會從D班到A班,一路歡歌笑語:我來了,我去A班了,我去六小強校隊了,甚至會被俱樂部籤下來,送進市隊。


  即使,不走職業路線,專業線也很「香」。

  現在很多牛小、初中都有自己的足球校隊,米粒前俱樂部的A班中 ,有不少孩子本身就是牛校校隊的,在成績之外,當是給孩子再多個「機會」,多條路。

  2018年,教育部也正式發文了:全國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各組別最佳陣容,將被認定為國家一級運動員;省級校園足球夏令營各組別最佳陣容,將被認定為國家二級運動員。

  足球特長生,通過踢球進名校也不是開玩笑的。


  2、如果孩子天賦不太夠,在太強的俱樂部跟米粒一樣痛苦,那就去「快樂足球「,別較勁。

  足球作為對抗運動,有輸贏,一點也不「佛」,本身就沒有絕對的快樂。對更多孩子而言,上場去真正的比賽、去爭搶,帶來快感,才是足球的快樂。

  總是在場外替補的孩子,自信心非常容易受挫,時至今日,我認為快樂還是簡單點,沒有必要人為的去製造些挫折,得真正享受足球。

  去另一個俱樂部做主力也挺好,未來還長。

  

  

  回想這一路。

  最初,我跟米粒爸是懷揣著多麼「單純」的想法,覺得米粒能開心地鍛鍊好身體就滿足了。

  機遇巧合地進入B班後,在超「雞血」的環境中耳濡目染,逐步就不淡定。

  有段時間,我真的有點瘋,就像突然抓住了一根向上攀爬的「幸運藤」一樣,拼命向上,都不記得為啥要讓孩子練球,也看不見孩子因天賦不足時的吃力。

  其實自己也挺痛苦的。

  這天,終於舍得鬆手了,才發現還是初心值得歌頌,簡單就好。

  對米粒而言,足球能讓他快樂、幸福,就該感恩了。

  為人父母,終將接受孩子是平凡的大多數,但我們絕不接受他們平庸、不努力,已足夠!

  最後的最後,米粒媽也由衷地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愛上某項運動~把劍橋考級、奧數之外的生活,過得再有趣些!

  作者米粒媽,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科學育兒、親子閱讀、剁手推薦。5-12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ID:MilimaPinDao ),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ID:milima666)。

  End

  無論你是還是在看

相關焦點

  • 深化教體融合,校園足球與青訓並軌前行
    截至目前,共儲備青少年足球人才600餘人,輻射全市11個城區近70家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單位,涵蓋2002-2010年9個年齡段,完成6支市級梯隊的組建及3支市級集訓隊的搭建,並已開展多次市級訓練營活動。所有梯隊隊員在小升初、初升高階段均由市教育局、體育局統一布局、並協調省、市級示範學校優先錄取隊員(現階段梯隊隊員分別就讀於2所市級重點初中及1所省示範高中),進一步促進教體融合的緊密程度。
  • 這是真正的「功夫足球」,空中換腳球踢進
    體育速讀 9月16日訊: 功夫足球這部電影讓我們印象深刻,但畢竟那是電影,現實中想要達到那種高度應該很難。不過在近日法甲一場比賽中,一名23歲的小將就用連踢來了一個功夫足球。 大家看動圖…
  • 浦東公辦第一牛校即將增設新校!明年起全面實行五年一戶!
    4、對口中學(戶籍對口)A校:東昌南校B校:洋涇東校、東昌南校C校:上南東校、東林中學在【上海幼升小資訊】菜單欄的升學工具裡可以查詢對口5、升學去向除了去對口中學,大部分明珠的孩子都是擇校,總的擇校率連續幾年蟬聯了上海第一。
  • 「快樂足球」公益項目進校園,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翅膀
    由校領導負責總體規劃,各班班主任負責班級球隊的組建與各班校園足球文化的宣傳,體育組同負責校園聯賽的開展、校隊的招生、訓練等活動。學校每年舉行足球班班踢活動,為提高校園足球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張堰小學校長張華根介紹,學校在足球師資力量方面也比較雄厚,其中6名專業體育教師中有2名足球專項教師。
  • 鞋廠老闆用利潤辦足球學校 曾沒錢吃飯急得哭
    人生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用周星馳電影臺詞來形容「珂締緣」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董事長李太鎮這些年的經歷,再恰當不過。一夜之間,各級政府重視起足球,讓這個傾家蕩產搞青少年足球的男人高呼「天亮了」。下面,聽我們講述「江蘇徐根寶」的故事。希望他口中的足球春天,不會像窗外的世界那樣忽冷忽熱。
  • 韓日世界盃上,楊晨和肇俊哲若把中柱的球踢進,中國足球會如何?
    韓日世界盃上,肇俊哲面對巴西的那一腳弧線擊中門柱,楊晨對陣土耳其的那一腳門前搶點中柱,中國隊離賽前「進一球、平一場、贏一場」的目標差點就達成了第一步,現在想來如果進了呢?中國足球會如何?勢必會引發一場中國社會的足球熱。當時可能會引發無數的孩子,就此走上了熱愛足球的道路。當時小組裡面的土耳其,地跨歐亞大陸,但一直參加歐洲區的比賽和選拔,其實力在中國之上,那是毫無疑義的。更何況當年的土耳其最終取得了02年世界盃的第三名。
  • 非牛孩小升初進入人大附中經驗談
    當年我入校時,RDFZ有16個班,共800+人。前9個班叫平行班,水平一致;10-15班是實驗班,班次越高,NH越多;基本上15\14班是競賽型,13、12班是考試型,11、10班是上課很乖型。16班是三高足球基地的足球班,我基本沒見過他們,他們在基地上課。那時還沒有什麼分校,北航附還屬於北航附自己。據說有個RD二FZ,但有名無實。
  • 2016北京小升初:清華龍虎班點招多少分?
    2016年北京小升初已經開始,各種KB也開始招生補錄工作了。龍校9月12日有擴招考試,很多家長並不清楚龍校的DZ標準,下面是一位2016北京小升初家長的關於龍虎班DZ分數線的討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長提問】   真誠請教大家,要想被清華龍或者虎班點招,需要考多少分?
  • 看起來很美的新疆足球(上)——沙漠深處的足球少年
    父親肉蘇力一度擔心踢球耽誤兒子的學習,直到從老師那得到確定的信息:這孩子成績不錯,又很喜歡踢球,才應許了:「踢就踢吧,能踢出鄯善就出去」。這是父親對於孩子的期待,家裡的電視現在幾乎只放球賽節目,這是父親對於孩子的薰陶。
  • 踢球划船露營,老爸組團帶娃梅雨天玩瘋了,都是足球結下的緣分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杭州西湖區競舟小學四年級家長;同時,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愛好——足球。如果不是足球,他們至多只是點頭之交,不會產生太多交集。但現在,他們卻成了志同道合的隊友,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而因為足球,他們也與孩子有了平等交談的話題,可以相互聊得很嗨。孩子下學期就五年級了,這也意味著,他們已經做了整整四年的親密隊友。
  • 中國足球成吹水話題,孫繼海一席話,讓人思考足球發展是否要巨資
    近日孫繼海在接受採訪時的視頻在網絡中熱傳,其中有一段話引起了球迷們的高度關注,他說:「中國人不是特別適合足球,但應該達到日本、韓國水平」,除了這個,還說到:「中國的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從事足球事業」,對於孩子青訓的問題網友們開始了大討論。
  • 大山裡的足球少女連續顛球500+ 足球夢在貧瘠大山閃光
    採訪的時候,孩子突然跑進來跟蔣丹丹請示能不能出去把足球撿回來,得到批准,才開心地跑出去。「學校的牆比較矮,孩子們經常一個大腳球就出去了,得去田埂裡把球撿回來。現在條件好了,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個足球還好,過去條件差的時候,球少,經常球被踢出去之後比賽都得中斷,等孩子把球撿回來再繼續踢。」蔣丹丹指指學校不到兩米高的牆說,「不過後面(等)學校有錢了,牆加高一些就好了。」
  • 北京西城區小升初6種入學途徑深入解讀,2018年最新!
    與此同時,小升初、中考、高考,也都默默拉開了序幕。眾所周知,北京市西城區十幾萬一平的高昂房價,不僅僅是由優渥的地段所支持的,更是由於家長們所認可的「學區」概念。買學區房,升入好小學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小升初的時候升入西城優秀的初中。而西城均衡的教育資源和普遍優秀的初中能保證孩子接受良好的初中教育,從而提升中考考到好高中的可能性。
  • 北京小升初6月份都有哪些升學大事?家長們不要錯過!
    北京小升初火熱忙碌的5月終於過去,在接下來的6月裡,還會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升學大事,與3-6年級孩子息息相關,各位家長需重點了解。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年級細細查看哦~六年級學生志願填報、錄取查詢:很多區將在6月進行派位的志願填報,在此之前,家長需根據各校招生計劃、學校熱門程度、孩子具體情況等制定合理的志願填報順序,提高進入心儀學校的機率。
  • 陝西大荔縣段家鎮中心小學足球隊:在逆境下突圍享受快樂足球
    尚林衝知道1:10的慘敗給小隊員的打擊,但是他更清楚,必須要激發他們的鬥志,讓他們更加的自信,在逆境下突圍,才能真正享受到「快樂足球」。聯賽還沒有結束,又一場新的比賽開始了。小隊員們在場上的表現明顯緊張了不少,傳球失誤不斷,踢後衛的段智翔艱難地阻擋著對方的進攻,很多時候只能將球踢出界。
  • 中學生足球踢偏砸中老太太 主動擔責扶老人道歉
    ­  一個大腳,足球踢偏了,不偏不倚砸中正在散步的老太太,老人癱坐在地。接下來的一幕令人動容:踢球的學生沒有逃之夭夭,而是主動扶起老人去檢查,老人亦十分寬容。­  3月2日17時許,75歲的老太太李某斌正在福州倉山對湖轄區一高校操場散步。突然,一個足球從天而降,砸中老人頭部。老人一陣眩暈,癱坐在地。待其緩過神來,身邊已圍著一群中學生。
  • 長沙「小升初」必讀名詞解釋之自薦信
    【小升初自薦信】是小升初學生向心儀學校自我推薦的書面材料。寫出一封好的自薦信,可以為你的孩子在考初中時選擇好的班級、優秀的班主任,打好良好的基礎,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薦信準備步驟   1、小結學生小學階段的情況,德、智、體、美等。以文字的形式列印。
  • 青科大支教團成立足球社讓孩子享受足球樂趣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李彥龍 通訊員惠保鑫)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月牙湖回民中學的操場上,足球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擔任足球社團輔導員的正是青島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王勇老師。通過在學校開辦少年宮,利用學校的設施、師資為學生創造課外活動平臺,豐富農村孩子的課外生活,縮小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距。  在國家大力發展校園足球之際,王勇老師利用自己的特長愛好,經過精心準備成立足球社,依託少年宮的平臺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足球,在鍛鍊身體的同時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 大話球員:公認的中國足球天才,陳濤懵懂年少時
    爺爺心疼孫子,不希望陳濤繼續練下去,而陳濤自己也開始對枯燥的體操訓練產生了反感,父母不願勉強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便再也沒將他送回體操館。「體操生涯」就此結束,但卻為他日後的足球訓練和比賽打下了基礎。陳濤曾說:「在剛練足球時,我的身體協調和柔韌性就特別好,一些停球、過人、急停等基本動作很容易就做好了,這肯定是得益於那段時間的體操訓練。」
  • 家長分享:非牛孩的小升初決策
    小升初現在混亂的其中一個原因,我覺得也是因為JW只開放了市重點的點招權,而大多數中等的孩子本來想去和自己水平相符的區重點,比如 理工附、交大附、上地101、八一 但苦於求學無門,要不就拼爹找共建單位進、要不就推優碰運氣進、要不就家長戰鬥力強和學校「死磕」進(比如到學校門口堵校長,但也得孩子水平還可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