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阿坤養蟲日記。在上一篇的文章中,阿坤是為大家帶來了關於挑選地鱉蟲飼料的相關知識與技巧。雖然對於地鱉蟲的飼料選擇很多,但現在開始在流行一種新的養殖方式,那就是將地鱉蟲的養殖與動物性飼料養殖結合起來。地鱉蟲喜歡吃動物性飼料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像蚯蚓這樣的飼料我們又不可能每次在飼養前,都去山裡或者土裡把它們挖來投餵給地鱉蟲。所以為了方便飼養,現在很多的人在一般飼養地鱉蟲的同時一般也有在飼養蚯蚓,那麼今天阿坤就為大家帶來關於蚯蚓的飼養技巧。
關於飼養蚯蚓的好處:
其實對於很多才接觸地鱉蟲養殖的朋友來說,可能單一隻養地鱉蟲就是一個不小的難點了,若是還去飼養其他的昆蟲可能會有些力不從心。關於這一點其實大家完全可以大可放心,首先蚯蚓本身的飼養難度就很低,它的生長發育很快而且繁殖能力又強,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飼養技術難度可言。而且蚯蚓是一種高蛋白的動物性飼料,餵食給地鱉蟲,是可以給地鱉蟲的生長發育帶來很好的營養。除此之外,蚯蚓糞還是地鱉蟲最好的飼養土。如此看來養殖蚯蚓是一舉多得,這自然也是這種養殖方式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原因。
一、蚯蚓的生長習性
既然我們要飼養蚯蚓,那麼自然是要看看它的生活習性的,知道了它的生活習性,我們也才能更好地為蚯蚓量身打造一個養殖環境。與地鱉蟲喜愛陰暗不一樣,蚯蚓是非常喜溫的,對它而言最舒適的溫度是在二十度左右。雖然喜歡溫暖的氣溫,但蚯蚓同樣也是怕光的,如果我們從土裡把蚯蚓給挖出來暴露在光照下,大家也都是會看到蚯蚓是在不停的扭動,這也是說明在光照環境下是會給蚯蚓帶來極大的刺激,不過蚯蚓都是生活在土裡,也不需要我們過多的擔心這個問題,只要我們不經常去翻動就行。
二、蚯蚓的養殖方式:
1. 磚池養殖法
關於蚯蚓的養殖方法很多,而這一種養殖方法是用的最多的一種,其實有些喜歡釣魚的人都有在用這種方法。像阿坤身邊有一個喜歡釣魚的人,他家門前就有這一個磚池,磚池裡面就是養殖的蚯蚓,平時就用蓋子蓋著,要用時再從裡面取蚯蚓出來。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平地上建一個池子,然後在池子周圍搭上磚頭,縫隙用水泥填滿,不過在底面要稍微把它搭斜一點,然後在靠牆角的位置安一排排水孔就行。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池子搭建的位置較低的話,我們還要考慮搭建一個排水溝。
2. 田間養殖法
首先這種方法呢對於有果園種植或者田間種植、養殖的朋友們來說是比較方便的,畢竟這種方法是依託于田地進行的,所以對於沒有從事以上兩種種植業的朋友來說就沒有呀必要了,還是選用第一種方法比較簡單。而這種養殖的具體方法呢就是選用地勢比較低的果園或者種植田,最好是具有排水與灌溉功能的那種。然後我們沿種植的植物行間挖一些溝槽,在溝槽裡面放一些腐熟的有機肥,然後再在有機肥上蓋上十釐米左右厚的土就可以放入蚯蚓開始養殖了。用這種方法對於對於土壤也有好處,因為蚯蚓經常活動就可以免耕。
3. 棚式養殖法
至於這第三種方法,阿坤的建議是:如果我們的養殖規模不用太大,那還是選擇第一種比較好。因為這種養殖方法是針對的大型養殖,如果我們本身地鱉蟲飼養的量不大那麼對於蚯蚓的需求量自然也就不算太高,而若是本身對於蚯蚓養殖的需求量比較大的話,那麼是可以考慮這個方法的。棚式養殖一般是採用六米寬、三十米長的拱形塑料棚。棚兩邊各兩米為飼養區,而中間則是兩米的通道。地面一般是用水泥或者磚頭鋪平,在頂棚上可以用帶色的塑料布進行遮蓋。總體來說,棚式養殖法的優勢就是規模大。
三、飼料
1.關於蚯蚓的常用飼料
既然說完了用怎樣的養殖方式來飼養蚯蚓,那麼現在自然要看看蚯蚓的飼料了。相信很多人最開始的阿坤一樣,對於蚯蚓吃什麼是一頭霧水,可能還有一部分朋友會認為蚯蚓就是吃土的。其實,在大自然中的蚯蚓吃的都是土壤裡的一些腐殖質,而若是我們人工飼養的蚯蚓,那麼則是需要我們去配置飼料的。而這個配置的飼料就是用六比四的比例,把糞便與草料混合而成的。而且通過阿坤長時間的經驗來看,糞便選用牛糞的效果最好,而草料上則是選擇稻草,當然其他的一些常見的牲畜的糞便以及蔬菜雜葉也是可以的。
這裡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混合飼料之前,用來用作原料的糞便是要先充分發酵到無臭味、無酸味、而且整體看上去顏色是咖啡色才能用來使用。而且蚯蚓也是喜溼喜潮的,所以飼料也是儘可能的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含水量。而這個含水量怎麼把握呢,阿坤在這也是教大家一個辦法,就是我們有手抓一把飼料進行擠捏,如果能從指縫間有水分流出來,那麼這個飼料的含水量就已經差不多了。當然水分的量差不多就行,要是水分過多太溼也不行,總之是要通過擠捏出水的,要是抓的時候就已經有水流出那就是過溼了。
2. 飼料的處理與發酵
為了讓飼料能夠更好地發酵,一般我們在發酵前都是要進行一定的處理,不同的原料也是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比如如果我們選的是較大的那種作物秸稈或者有機物,那麼為了能充分發酵肯定是要進行切碎處理的。那如果是家畜的糞便就不需要進行處理,直接發酵就行。然後把處理後的有機物混合均勻,加入適當的水拌勻,控制好水分的含量。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堆積了,按照一層糞便一層草料的順序,一邊堆料同時也要一邊澆水,上層的多澆一些,下層則是少澆一些。最後堆成梯形或者圓錐形封好。
在我們堆制完成後的第二天,我們就要開給上升堆溫了。一般四到五天的時間內,堆內的溫度是要達到六十到七十五度的。等到溫度開始下降的時候又要進行第二次發酵。為了充分發酵,我們要把上層的翻到下層去,而四周的要往中間堆。翻的時候我們還需要適當的加一些水,整個發酵的時間是要持續三十天左右。完成之後,只要飼料整體沒有臭味、酸味而且質地比較鬆軟不沾手,整體的顏色是棕褐色就可以給蚯蚓投餵了。不過在投餵之前可以先給少部分的蚯蚓「試毒」,如果沒有什麼反應就可以給其他的蚯蚓了。
以上就是本次阿坤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地鱉蟲的動物性飼料—蚯蚓的相關飼養方法。相信看完文章的朋友也是充分的掌握到了相關的養殖方法。總的來說蚯蚓的養殖方法真的不算難,操作簡單也不需要投入過多的成本,而且投餵給地鱉蟲也是能給地鱉蟲的生長發育帶來豐富的營養,所以阿坤也非常的推薦。以上就是本次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在下篇文章阿坤依舊會為大家帶來地鱉蟲的相關飼養方法,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