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巖保護區鳥譜!

2021-01-14 青水畲寨


首先十分感謝攝影師的整理和分享,要知道整理和分享可是最難的兩件事。對於我們而言看見任何鳥其實都沒什麼特別,但攝影師要在幾萬種沒什麼特別的品種中辨認出拍攝到的鳥類需要多大的工作量和專業知識我們難以想像。另外對於攝影師而言據我了解很多照片其實是私藏不輕易公布的,並且拍這些照片不是幾日時間就能輕易完成的,通常他們在要一個地方為了拍一隻鳥蹲點蹲上好幾天,所以十萬分的感謝分享,希望大家能認真欣賞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考報告中載明,區內有鳥類資源232種。現將三年來個人在天寶巖保護區內的鳥類資源監測拍攝記錄進行整理(約130種),與大家分享。





黑翅長腳鷸(2014.5.1)





紅嘴藍鵲(2016.5.6)





紅嘴藍鵲[幼鳥](2016.9.9)





北紅尾鴝[雄](2016.2.2)





北紅尾鴝[雌](2016.2.3)





大山雀(2015.12.3)





珠頸斑鳩(2016.8.23)





烏鶇(2016.1.25)





白頭鵯(2015.6.2)





白頭鵯(2015.6.7)





絲光椋鳥(2017.3.24)





白胸苦惡鳥(2017.1.25)





池鷺(2016.7.4)





白鷺(2016.2.12)





麻雀(2016.11.2)




白鶺鴒(2016.12.2)



白腹鶇(2016.12.2)



紅尾水鴝[雄](2016.5.13)



紅尾水鴝[雌](2017.4.6)



樹鷚(2016.11.24)



綠翅短腳鵯(2016.2.18)



灰樹鵲(2016.12.7)



斑文鳥與白腰文鳥(2016.5.25)



夜鷺(2016.1.1)



夜鷺(2016.1.15)



棕背伯勞(2016.11.4)



棕背伯勞深色型——黑伯勞(2016.2.2)



黃腰柳鶯(2016.11.8)



灰喉山椒鳥[雌](2016.1.12)



灰喉山椒鳥[雄](2016.12.2)



棕臉鶲鶯(2017.3.3)



白腰文鳥(2015.7.14)



紅頭山雀(2017.3.1)



紅脅藍尾鴝[雄](2016.1.12)



紅脅藍尾鴝[雌](2016.12.7)



紫嘯鶇(2015.2.14)



鵲鴝(2016.11.2)



灰背燕尾(2015.4.1)



普通翠鳥(2017.4.7)



普通翠鳥(2017.4.7)



灰頭鵐(2016.1.26)



灰頭鵐(2017.4.14)



磯鷸(2016.9.18)



山斑鳩(2016.12.7)



灰鶺鴒(2015.5.12)



金腰燕(2017.3.24)



八哥(2016.8.30)



黑喉石鵖(2016.11.24)



赤腹鷹[雄](2015.6.2)



赤腹鷹[雌](2017.5.4)



家燕(2015.7.14)



黑水雞(2016.1.15)



牛背鷺(2016.9.18)



暗綠繡眼鳥(2016.1.12)



叉尾太陽鳥[雌](2016.8.29)



黑臉噪鶥(2015.4.23)



林雕(2016.12.2)



雉雞[雌](2015.8.7)



雉雞[雄](2017.4.14)



慄耳鳳鶥(2016.2.18)



領雀嘴鵯(2017.3.31)



灰眶雀鶥(2016.1.15)



黑鵯(2017.4.7)



畫眉(2016.5.5)



黑領噪鶥(2016.8.23)



圖文來源:永安旅遊||


關注我們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永安天寶巖保護區新增鳥種——小灰山椒鳥
    10月7日上午,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社區上坪村拍攝記錄到一隻灰白色的鳥兒,經查詢確認為小灰山椒鳥,這是該保護區今年秋季鳥類遷徙期間第一筆新記錄。來源:永安天寶巖管理局
  • 永安天寶巖保護區新增鳥種
    10月7日上午,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社區上坪村拍攝記錄到一隻灰白色的鳥兒,經查詢確認為小灰山椒鳥,這是該保護區今年秋季鳥類遷徙期間第一筆新記錄。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丨永安天寶巖保護區新增鳥種——小灰山椒鳥
    10月7日上午,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社區上坪村拍攝記錄到一隻灰白色的鳥兒,經查詢確認為小灰山椒鳥,這是該保護區今年秋季鳥類遷徙期間第一筆新記錄。來源:永安天寶巖管理局通訊員:廖金朋
  • 「鳥中熊貓」黃腹角雉頻現三明永安天寶巖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1月24日訊 據三明網報導 近日,福建省天寶巖管理局上坪管理所監測人員在進行紅外相機監測數據回收時驚喜地發現,野外布設的紅外相機再次記錄到黃腹角雉的活動信息。天寶巖保護區山高谷深,非常適合黃腹角雉生存。(來源:三明網)
  • 永安天寶巖保護區2020年監測到5種新記錄鳥種
    福建省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重視區內野生鳥類監測工作,2020年監測拍攝到鳥類141種,其中6種彌補了無圖記錄,並發現了5個新鳥種,區內有影像資料的鳥種達到210種,有名錄記錄鳥種達291種。
  • 鵐族新成員亮相永安天寶巖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近日,永安天寶巖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天鬥山腳牡丹園拍攝記錄到黃喉鵐的雌鳥(如圖)和雄鳥。這是永安天寶巖保護區有影像資料的第九名鵐族成員。(廖金朋 攝影報導)
  • 永安天寶巖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
    近日,天寶巖管理局在開展昆蟲多樣性調查工作中,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多處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該蝶八十年代曾在天寶巖出現過。 天寶巖自然保護區自成立以來,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開展保護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保護區生態良好,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天然棲息場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價值不斷增長。
  •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丨永安天寶巖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
    近日,天寶巖管理局在開展昆蟲多樣性調查工作中,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多處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該蝶八十年代曾在天寶巖出現過。天寶巖自然保護區自成立以來,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開展保護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保護區生態良好,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天然棲息場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價值不斷增長。
  •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永安「燕」鳥又添新成員!一起認識一下它
    近日,永安市鳥友微風和老朱先後在當地燕南街道洛溪村拍攝記錄到燕隼,這是燕城「燕」鳥的第14名新成員。永安別名燕城,緣由巴溪和九龍溪匯聚於西門橋形似燕尾,下遊稱為燕江,城因而得名燕城。永安現已拍攝記錄的野生鳥類有309種,其中鳥名帶「燕」的,有14種,涉及4目6科。
  • 保護區飛來更多珍稀鳥
    保護區始建於1975年,溯源於1957年建立的九連山墾殖場,到1981年批准為省級保護區,2003年升為國家級。我身在其中,最能體會這些年保護區的發展和理念的改變。我們在保護區的主要工作,一是巡護,阻止、查處違反保護區條例的行為;二是防火,尤其在旱季,監控火情的發生;三是社區工作——保護區周邊的百姓,過去都曾經跟保護區有對立,經過我們長期的各種解釋、說服,加上國家對生態文明越來越重視,今天幾乎再沒有什麼人會偷偷進入保護區搞點野味或者木頭了。
  • 中國畫學譜 花鳥卷 鳥:鴿子
    中國畫學譜 花鳥卷 鳥:鴿子作者:周先雲類斑鳩,有灰、白、黑白相間、絳赭色,灰黑鴿的頸胸有紫綠光彩,野鴿和家鴿類似,唯背色深。畫鴿步驟如下:棲式: 1.畫眼嘴,鼻色; 2.畫頭、頸、背; 3.翅膀、翎羽、尾; 4.畫胸腹完善其形; 5.用彩墨畫爪,染眼、嘴即成。
  • 旅順男子偷鳥被判刑!蛇島老鐵山保護區開展護鳥大行動
    使勁戳上方藍色字,看更多旅順資訊9月27日上午,在大連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大連市環境保護局的聯合部署下,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旅順口森林公安派出所,帶領愛鳥護鳥志願者,開展今秋護鳥首次大行動。
  • 戀上保護區「吉祥鳥」捨不得走了
    雖說稻花香與北方基本無涉,但在靈丘黑鸛自然保護區內,總能見到紅嘴藍鵲、喜鵲等鵲鳥嬌俏的影子,或「閒庭信步」或「喜上松梢」,耳邊更是不時傳來它們起伏的歡歌。  6月9日,靈丘黑鸛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調查中,發現數百個紅嘴藍鵲和喜鵲巢穴,有的一棵樹上,就有兩三個鵲巢。大群紅嘴藍鵲、喜鵲翩躚起舞,有的落在草叢中覓食,有的蹲在樹枝上嬉戲,如同一幅生動的風景畫,令人稱奇。
  • 故宮博物畫冊又一力作|《清宮鳥譜》
    著錄還詳細登陸了每一圖冊所繪的鳥名,以及乾隆朝重臣傅橫、劉統勳、趙惠、阿里袞、劉綸、舒赫德、阿桂、于敏中等人所撰寫的題跋。《鳥譜》的繪製這套《鳥譜》始繪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此時的清王朝,在乾隆皇帝多年勵精圖治的不懈努力下,正步入封建社會政治清明、經濟繁榮、軍事強大的興盛期。
  • 「鳥中大熊貓」黃腹角雉在烏巖嶺保護區自然繁育成功
    「鳥中大熊貓」黃腹角雉在烏巖嶺保護區自然繁育成功新華社杭州6月15日電(記者魏一駿)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最近欣喜地發現,3隻自然繁育的黃腹角雉雛鳥已經可以飛上4米多高的橫梁,這也意味著繼2011年以來,烏巖嶺保護區先後人工繁育60餘只黃腹角雉後,自然繁育也獲得成功。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丨小吃貨「食蟹獴」出沒,相約去天寶巖覓食
    1月2日,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區內一處河灣,拍攝記錄了兩隻食蟹獴覓食的過程,前後過程約十分鐘。開始時,工作人員發現守候拍攝的河段對岸出現了一隻食蟹獴,隨著鏡頭的移動,又有一隻食蟹獴入鏡。
  • 三明永安天寶巖發現10個蝴蝶新記錄種
    豹眼蝶臺海網8月21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福建省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最近在整理近年監測記錄的蝴蝶品種時,發現了10個蝴蝶新記錄種,它們是阿環蛺蝶、豹眼蝶、德銼灰蝶、婀蛺蝶、黑斑蔭眼蝶、寬帶鳳蝶、老豹蛺蝶、綠裙蛺蝶
  • 首屆轎子山夏季觀鳥節收錄181種有效鳥種 刷新保護區鳥類分布紀錄
    此次比賽共收錄有效鳥種181種,刷新了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分布紀錄。  5月12日下午,由雲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中山大學、西南林業大學、朱雀會等單位的權威專家組成評審團隊,通過分組答辯的方式對各鳥種數據進行核實。最終確認有效鳥種181種,為保護區的鳥種名錄新增62種。
  • 來看鳥吧!鄭州這裡要打造萬畝鳥類棲息地保護區
    作為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牟縣黃河溼地內將打造萬畝鳥類棲息地保護區,確保黃河灘區人與候鳥和諧共生。6 月 19 日上午,鄭州市人大副主任張春陽帶領人大代表一行 50 餘人來到中牟黃河灘區鳥類棲息地保護區管理站,調研野生動物保護開展情況。縣領導方本選、楊書立、盧志剛、縣林業局局長何勝、森林公安局局長蔡群成陪同。
  • 紐西蘭梅爾島——它既是野生動物保護區,又是海洋保護區!
    自1953年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來,島上生活了許多本土鳥類——吸食花蜜的鈴鳥和蜜雀,還有斑鳩、貓頭鷹、鳩尾榫、卡卡(棕頭鸚鵡)、灰吵刺鶯、鵲、翠鳥以及在地熱迷霧中穿梭的獵鷹。人行步道通向湖泊,貫穿整片高大的森林,路兩旁有清晰的標誌。 毛利人眼中的圖魯阿是非常特殊的島嶼。因為它的地質成分中含有黑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