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清水巖發現桃花水母 朵朵「桃花魚」嫋嫋水中遊(圖)

2020-12-06 閩南網

  它們仿佛披著潔白的紗,在水中沉浮漂泊,那楚楚動人的嬌柔姿態,美翻了!這抹驚豔,來自南安清水巖,是市民楊先生無意中發現的。

  楊先生在南安洪瀨經營一家生活館,平時對水生物很感興趣,身邊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前天早上7點多,他到附近的南安清水巖散步,無意中發現一個放生池水中,有許多白色的小傢伙在遊動,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水母。

  出於好奇,楊先生撈了一些回店裡,分開養在生態缸裡。楊先生說,他上網找了資料,發現這叫桃花水母,他想試試能不能人工養活,甚至繁殖,他給它們餵養了不同的餌料,放在不同的水質裡,目前所有的水母都活得好好的。楊先生表示,如果養不活,他就把其他水母放回清水巖。

  昨天上午10點多,海都記者探訪了這些桃花水母的發現地——南安清水巖,它們是在寺裡一個人工改造過的池子中被發現的。由於戶外高溫,此時的水母紛紛躲在池子底,只有少數不懼高溫的偷偷露個臉,在水淺處搖曳。

  至於這些水母的真實身份,昨天泉州師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的黃周英教授看了照片後說,它們確實就是桃花水母。「泳姿很美!」看了海都記者拍的視頻後,黃教授也忍不住誇道,她說,放生池經常有人帶來龜等生物放生,水母幼體就會附著在上面,所以池子裡才會出現桃花水母,另外,這也說明清水巖的水質不錯。

  關於桃花水母,海都報曾幾次報導過。3年前,在清源山茗山茶村的茗山湖畔就曾連續幾年發現。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的美稱,借用古代的措詞,你可以用文藝腔,親切地稱呼它為「桃花魚」。

  桃花水母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瀕臨滅絕的腔腸動物,直徑約2釐米,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黃教授說,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極高,目前有記錄的共11種,中國能找到9種,中國的桃花水母多偶然出現在一些水域,表現為來無影去無蹤,很少連年出現,一般出現在周邊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方。

  桃花水母美則美,但「可遠觀而不可近玩」。一方面,它有一定的毒性;另一方面,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捕撈是禁止的。對這些美麗的桃花水母,最好的保護就是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保護好水源不被汙染。(海峽都市報記者 張帆 田米 文/圖)

原標題:南安清水巖發現美翻天的桃花水母

責任編輯:朱詩卉

相關焦點

  • 四川達州發現桃花水母 被稱「水中國寶」(圖)
    「我們在達縣發現了大量桃花水母。」昨日上午,記者接到達州市水產局打來的熱線後迅速趕到現場,只見工作人員用臉盆裝著的水母如五角硬幣大小,如飄落在水中的瓣瓣桃花,無頭無尾,晶瑩透亮,柔軟如綢,在水中一張一縮,上下飄蕩,悠然自得,就像空中緩緩升降的降落傘,在水池中顯得異常優美。
  • 四川達州發現水中國寶桃花水母
    水中國寶」之稱的罕見桃花水母。 「我們在達縣發現了大量桃花水母。」昨日(7月28日)上午,記者接到四川省達州市水產局打來的熱線後迅速趕到現場,只見工作人員用臉盆裝著的水母如五角硬幣大小,如飄落在水中的瓣瓣桃花,無頭無尾,晶瑩透亮,柔軟如綢,在水中一張一縮,上下飄蕩,悠然自得,就像空中緩緩升降的降落傘,在水池中顯得異常優美。
  • 內江市東興區蛟龍湖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近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出現了一個驚奇的大發現。在東興區平坦鎮姜家村一處名叫蛟龍湖的水庫中發現成千上萬東西晶瑩透亮的、姿態優美、宛若桃花的不明生物。後經當地漁業部門專家確認,該生物為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是一種世界級瀕臨絕跡的古老珍稀的腔腸動物,屬於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專家表示,蛟龍湖連續兩年出現桃花水母,說明該地附近無汙染源,水質偏酸性,適合桃花水母生存和繁衍。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到底算不算珍稀生物?
    因其形狀如桃花,古代又稱「桃花魚」。它們是一類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生物之一。  關於發現桃花水母的報導,在金華並不新鮮,各縣(市、區)均曾有發現桃花水母的報導。  離金華市區不遠的金東區嶺下鎮三汶塘水庫,就曾數次發現了桃花水母,這個水庫也因為被發現了桃花水母而被印證「水質好」。
  • 安徽鳳陽水域發現瀕危水母:晶瑩剔透,形似桃花
    來源:央視網近日,在安徽滁州市鳳陽縣韭山洞風景區的白龍泉中,出現了一群晶瑩剔透的桃花水母,如同散落在水中的桃花,輕盈飄逸,在水中一張一縮,悠然自得地遊來遊去據了解,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降落傘魚」,其通體透明,像小傘,無頭無尾呈圓形,身體周邊長滿了觸角,中間長著五個呈桃花形分布的觸角狀物體,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據了解,桃花水母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活體非常罕見,只生活在潔淨的水環境中,周邊環境的細微變化都會導致其消失。 此次是繼2007年之後,桃花水母第二次在鳳陽縣境內的水域中被發現。
  • 丹江口現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號稱「水中大熊貓」
    丹江口大壩前水域發現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資料圖近日,筆者在丹江口大壩前水域發現桃花水母,這是丹江口水庫水質不斷優化的結果。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有幾億至十幾億年以上生存歷史,被譽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桃花水母通體透明,無頭無尾呈圓形,直徑長約2釐米左右,柔軟如綢,中間長著五個呈桃花形分布的觸角狀物體,遊動起來就像飄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樣遊泳」。桃花水母對環境要求極高,在水體潔淨無汙染達I-II類、溫度25-32℃、水質中性或弱鹼性環境下方可存活。
  • "桃花水母"現身南京一水塘 被稱"水中大熊貓"
    趙先生供圖 前天,南京市民趙先生在雨花臺區板橋紅太陽城附近的水塘中發現有遊動的水母,經過百度圖片比對,覺得很像是桃花水母,趙先生認為很稀奇,因為他聽別人說「桃花水母」算得上是一種「水中大熊貓」。記者諮詢南京海底世界的水族館朱館長得知,依照桃花水母的生活習性判斷,有可能在水塘中出現,只要水溫等生長條件許可,但「桃花水母」的壽命只有兩三個月。
  • 桃花水母現四川自貢彩燈公園?池塘內上千隻(圖)
    近日,市民劉大哥在自貢彩燈公園內遊玩時,無意間發現園內一個小水池裡有不少懸浮著的圓盤狀動物,與網上資料一比對,劉大哥相當驚喜,「看形狀很像網上說的桃花水母,這種『水中大熊貓』竟然在自貢安家了。」  自貢市水務局水產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淡水水母的相關資料較少,很難判定這是不是桃花水母。水母的存活時間很短,只有幾天到十幾天左右,「個體較小的桃花水母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市民無需擔心。」
  •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現身成都小區池塘
    成都紅牌樓一小區的池塘,竟然發現了「桃花水母」!名詞解釋:桃花水母。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到數億年前,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這兩天小區微信群裡都在討論這個桃花水母,端午那幾天小朋友看魚發現的。」成都市武侯區紅牌樓某小區內的一條10米長、兩米寬的池塘裡,降落傘狀、幾乎透明的水母,在水中一收一縮遊動著。據成都觀鳥協會副秘書長黃科介紹,「就是桃花水母」。
  • 溧陽一生態園池塘發現桃花水母 被稱作「水中大熊貓」
    9月21日下午,有溧陽市民報料,社渚鎮丁山村西丁農業生態園的池塘中,一種「水中精靈」大規模現身,引起不少附近村民及相關單位專家前來「打卡」。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西丁農業生態園的主人叫丁金水,今年74歲。
  • 水母百科|桃花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桃花無論是在古代詩人詩句篇章中,還是在現代人們口口相傳裡,桃花總是與愛情有關。今天貝殼小姐姐給大家介紹一種水中愛情花——桃花水母。因其形狀如桃花,並多在桃花盛開季節出現,故得名。關於桃花水母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漢王昭君為了漢胡和好,遠嫁塞外。昭君出塞合婚前返故裡探親,懷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彈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淚下,晶瑩淚珠,滴入河水中,頓時化作體態透明的桃花魚。
  • 重慶一水庫發現桃花水母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圖)
    璧山青龍湖大溝水庫發現疑似桃花水母 璧山水務局供圖  商報記者 朱婷  重慶商報訊 日前,多位網友在大渝網發圖稱,璧山青龍湖大溝水庫裡有不少透明的小水母,直徑約2釐米,外形像飄落水中的桃花。昨日,璧山水務局供排科科長袁偉稱,大溝水庫確有水母,且數量較多,初步判斷為桃花水母。他稱,桃花水母6.5億年前就已出現,一般生長於溫帶淡水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據我所知,桃花水母出現在重慶的水庫裡,還是頭一次,實屬罕見。」
  • 貴在行走丨我們都愛桃花水母
    青綠的禾苗在努力生長,朵朵粉色荷花驚喜地立於荷田間。轉幾個彎便見一碼頭,停泊著許多遊船,蓮花湖靜靜偃臥在那裡迎候我們,猶如見到了迢迢而來的遠親,眼神柔軟和善。午時,臨湖偌大的農家樂就熱鬧了,許多食客都是衝這裡的美味河鮮而來。
  • 「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芙蓉嶂(組圖)
    文\圖 本報記者黃丹彤  「春來桃花水,中有桃花魚。淺白深紅畫不如,是花是魚兩不知。」一首古代詩人的傑作讓無數後人浮想聯翩,可卻鮮有人能一睹「桃花魚」芳容。本報記者歷經一周的耐心等待和跟蹤,終於有幸看到古人文中描述到的「桃花魚」飄悠水面的風採。
  • 四川內江發現「桃花水母」 系水中「大熊貓」
    四川內江發現「桃花水母」 系水中「大熊貓」2016-07-15 11: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內江新聞網&nbsp&nbsp&nbsp&nbsp&nbsp該文稱,威遠(微博)縣川威集團員工在釩鈦工業園內的水池裡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生物,並配上了相關圖片。
  • 福建現桃花水母號稱「水中大熊貓」,一萬一只也別買賣
    說是福建福州有位黃先生,國慶假期在寧德古田水口水庫釣魚時,在魚排上發現魚排老闆吳先生養了幾隻水母。然後經過上網搜索發現,這種水母是一種淡水桃花水母,有著「水中大熊貓」的稱號。吳先生表示曾有人出價一隻一萬元打算買走,但被吳先生拒絕!後來桃花水母均被吳先生放回水庫。淡水桃花水母,本人屬第一次聽說!
  • 上饒信州區發現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6月5日,上饒市信州區周田水庫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上饒農水部門有關專家鑑定,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其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
  • 漳河: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
    >begin--> 2020年立秋後,綠水青山的湖北漳河水域碧波蕩漾,水中漂遊的桃花水母十分活躍。近10年來,在荊門與宜昌當陽交界的漳河水庫上遊不斷有漁民報告發現有桃花水母。荊門愛鳥會調查人員也在當地嚮導的幫助下拍攝到漳河桃花水母的一些珍貴圖片。
  • 有顏無價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桂林
    桃花水母兼具學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杰介紹,桃花水母是在該校雁山校區汙水處理站湖泊水處理系統中的深度處理池中被發現的。該處理系統利用陶瓷微濾工藝,對校區內湖泊水進行水質改善提升。
  • 淡水中的水母幼年適應性強,但由於水質差,在水中融化
    事實上他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水母——桃花水母,他屬於水螅,一種淡水目的小水母,他很小,水母的直徑約為15-20mm,他們有許多觸角,鐘形的身體有數百個短觸鬚,因其形似桃花,在水中翩翩起舞,故名桃花水母。他們喜歡住在乾淨的湖泊或江河,事實上他已經被發現很久了,在世界上發現桃花水母的最早記錄是的《歸州志》,「桃花魚出來溪河,而且紅白有兩種,後面沒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