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對應的是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地支則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將其排列組合一一對應,就是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到這裡,我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這個排列對應的規則是什麼呢?為什么子時跟鼠組合,丑時跟牛一起組合,而不是其他的組合方式呢?特別就是,人人喊打的老鼠,為何還跟子時組合在一起,排在了第一位?
提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講到我們中國文化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類比取象,包括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漢字,也是類比取象創造的。
而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這種排列組合,其實也是遵循著類比取象的原則。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裡面取象最明顯的對應關係:
辰——龍,巳——蛇,亥——豬。
我們先看亥為什麼對應的是豬,「亥」和「豕「字形類似,意義也類似,都是象豬形。
而「巳」即為「己」(《說文》《辭海》),我們說「杞」,是一種彎曲的樹木,漢字加上其代表五行性質的偏旁,就是這種東西形象的高度概括。「蛇」的形象,與「巳(己)」是一致的:
而「辰」在很早的時候跟「晨」是通用的,表示早晨太陽初升的意思,本來跟龍是沒什麼聯繫的,但龍為水內大蟲,又為騰空青木之獸(晨起龍興),後來龍就代言了辰。
看完了上面的,那麼我們再說,為什麼「子」可以對應「鼠」呢?
「子」代表的是初始的意思,子時而一陽生,在遠古社會,人類生存壓力很大,族群的繁衍是重中之重,古人也一直講「多子多福」,喜歡蓮子、葫蘆這些植物,就是因為這些植物籽多,有著美好的寓意。
「子」這個字的意向有三點:小、多、混沌未開而生機萌動。
而老鼠剛好都是符合這些意象的,老鼠個頭小,一生生一窩,怎麼滅也滅不完,正好體現了其強大的繁衍能力,所以「子」跟「鼠」對應上,那就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其他的,比如戌狗,戌是兵戈意象,而古人養狗,一般都是用來看家守宅,這正好是對應上的。把這些強相關的一一對應上了,剩下的再按照其五行屬性和性格分配,如此就一一對應啦。至於那些神話故事,就都是後人附會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