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光72天的年假,跨越了兩座城市之間4000多公裡的路程,風塵僕僕奔波了兩天,1月9日21時23分,背著雙肩包、手拖行李的高陽回到瀋陽。與當初離開時不同的是,如今的她多了一層身份——鐵西區沈鐵興工佳園防疫志願者。
沒有遲疑 她看到志願者招募消息後決定回沈
從班戈到那曲,自駕3小時;從那曲到拉薩,火車5小時;從拉薩到重慶轉機再到瀋陽,飛行11小時。兩天內,高陽經歷了旅途的日夜兼程,但走出航站樓的她仍神採奕奕。「呼吸到這熟悉的空氣,仿佛又回到了大學時代,瀋陽,確實有『家的味道』。這一次我帶著『責任與擔當』回來啦!」高陽激動地向迎接她的「親人們」揮手說道。
休整了一個晚上後,1月10日8時,高陽比通知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到崗。在沈鐵興工佳園疫情防控工作組臨時辦公場所內,她領取了屬於自己的鐵西區郭明義愛心志願者馬甲、鐵西疫情防控志願者袖標。「今天早上一路坐公交車過來,20多站的路程只用了半個小時,看著車窗外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街景,我的心情很激動。」
高陽回憶說,看到志願者招募消息時,自己正在吃午飯,最終決定請假回瀋陽只用了幾分鐘。「這些日子以來,我總能在微博上看到關於瀋陽的消息,我一直很關注。當天我搜索了瀋陽本地話題,看到急招志願者的消息後,沒有任何遲疑就做了這個決定。」
請假72天 她放棄回家過年,把熱情留給瀋陽
高陽說,那曲市班戈縣很美,更是遼寧對口支援城市,所以她一畢業就踏上了那片土地。如今,家鄉需要人,她選擇回來。「我很幸運,因為冬天工作不算忙,大家可以輪休年假,而我今年的年假還沒休。」高陽說,1月7日中午看到志願者招募信息後,她下午就前往單位請假。「聽到我要去『支援』瀋陽時,單位的領導和同事都很支持,馬上就批假了。」本來打算休假的其他同事紛紛為高陽「讓步」,以便她可以儘早趕往瀋陽。
1月8日,收拾好行李後,高陽先是驅車3個多小時從班戈縣來到那曲市,然後乘坐前往拉薩的火車。「5個多小時後,19時我抵達拉薩,9日一早便乘坐航班轉機飛往瀋陽。」72天是高陽一年的假期,這次她放棄回莊河老家過年,把這段難得的休息時間留給了瀋陽。「我是瀋陽工業大學2016屆畢業生,這裡有我的同學、朋友、親人,我希望在這72天時間裡踏踏實實做點兒事,讓瀋陽快點兒『好起來』。」高陽說。
正式上崗 她的防護服上寫著「西藏高陽」
「我們給高陽安排的具體任務是小區2號樓單元門值守,為居民送外賣,收集生活垃圾,通過微信工作群關注樓內弱勢群體家庭,了解需求提供服務,協助處置發生在此樓的應急突發事件等,工作時間為上24小時,休72小時。」沈鐵興工佳園疫情防控工作組辦公室、霽虹街道黨政辦主任王雷告訴記者,小區2號樓共有196戶居民,他們是高陽與其他工作人員服務的對象。
正式上崗前,王雷耐心向高陽講解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第一次接觸志願服務工作的高陽,認真默記每一個步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馬上提問。「我是『新手』,是來幫忙的,得多做些事,不給同伴幫倒忙。」隨後,高陽領取了防護裝備,來到防護服更換處,用消毒液清潔雙手,戴好口罩、護目鏡、帽子,在同伴的幫助下穿上防護服……十多分鐘後,那個颯爽利落的小姑娘,變身成為可愛的「大白」。因為採訪時高陽總提到她現在工作的地方,提到美麗的西藏,所以工作人員在她的防護服上認認真真寫下:西藏高陽。
牢記初心 她說只有疫情得到控制才會走
「第一次穿防護服,有些笨手笨腳,耽誤了點兒時間,以後要加快速度。」因為氣溫低,剛走出防護服更換處,高陽的護目鏡就蒙上一層霧氣。短短幾分鐘時間,小區門口陸續來了四位外賣員,大包小裹的塑膠袋和紙盒箱瞬間堆滿了手推車。「這個是3號樓的,放在底下,這個是2號樓的……」快遞分揀架旁的工作人員按照樓號將快遞放置在手推車不同的位置,高陽進入到工作狀態,觀察著同伴如何工作,時不時搭把手。
很快,高陽和其他志願者推著滿載快遞的手推車走進園區,留在身後的是一個寫有「西藏高陽」字樣的背影。「小姑娘一進來就開始工作,不僅送快遞,還進行了垃圾的清運和消殺工作。今天政府給每家每戶都送了一箱蘋果,因為比較重,都是男同志在送,這小姑娘來了就搬起一箱,我們真不忍心,不過也很欣慰和感動,這就是『90』後的樣子!」2號樓四班班長常柏松說。
正式上崗前,高陽還有些害羞:「其實社會上有很多熱心人,我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個,只是有條件出一份力,做一些溫暖的小事。家鄉的疫情不得到控制,我就不走,這就是我的初心。」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方月寧攝影記者王江
責任編輯:龍靜玉(EK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