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變暖,南極企鵝可能會經歷「人口激增」,生活變得更快樂

2020-08-29 平行宇宙修真界

由於全球變暖,南極企鵝可能會經歷「數量激增」,因為海冰融化意味著它們覓食的時間減少。

日本科學家稱,南極洲本土的阿德利企鵝是「罕見的全球變暖贏家」,這要歸功於冰層的融化。

在冰層減少的條件下,企鵝可以更多的通過遊泳而不是步行,這增加了他們單位時間獲得食物,如魚和磷蝦的機會。

對於阿德利企鵝來說,遊泳比走路快四倍,這意味著可以更快地獲得食物,從而可以使後代更健康,壽命更長。

研究小組用GPS設備,攝像機和其他設備對南極洲的近200隻企鵝進行了電子標記,以監測冰量減少帶來的影響。

企鵝被證明潛水時間減少,同時能夠捕獲更多的磷蝦,這是因為潛水時不必在冰上尋找裂縫來呼吸。

這種覓食成功率的提高使得成年企鵝和企鵝寶寶長得更快,體重也更高。

日本立川國家極地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Yuuki Watanabe說:「事實證明,這些企鵝在海冰減少的情況下更快樂。」

這聽起來似乎違背直覺,但其潛在機制實際上相當簡單。

企鵝在水中很輕鬆,但在陸地上卻走得很慢。

南極洲的海冰減少,這將對其海洋棲息地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造成影響,但並非全都是負面的。

阿德利企鵝是南極洲最常見的企鵝物種,在海冰稀疏的年份,其數量會增加,而在海冰最密集的年份,其數量會大量減少,但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知道原因。

先前的研究提到了數量增長和海冰之間的關係,只是建立了一種相關性,而不是一個原因。

為了了解更多信息,美國國立極地研究所的人員在過去十年(2010年至2011年,2011年至2011年,2012年至2013年和2016年至2017年)的四個繁殖季節中出發前往南極。

該團隊使用GPS設備,攝像機和加速度計對175隻企鵝進行了電子標記。

這套設備使他們能夠追蹤企鵝的行程,對步行,遊泳和休息行為進行分類,並估計潛水時捕獲的獵物數量。

幸運的是,2016年至2017年的繁殖季節被證明是不尋常的,並與其他四個監測期進行了有益的比較。

在那個冬天,海灣中大量的海冰破裂並隨海流漂移,這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實驗,科學家們可以通過該實驗觀察企鵝在沒有海冰的情況下覓食。

在海冰很厚的季節,企鵝不得不步行,有時還得靠滑行,沿著冰面走很長一段距離,尋找裂縫,進入水中覓食。

但是,當海冰減少時,企鵝可以潛入他們想去的任何地方,而且通常可以直接進入巢穴附近的水域。

這不僅為企鵝節省了能源和時間,而且擴大了它們的覓食範圍。

最重要的是,這可能會減少與其他企鵝爭奪獵物的競爭,並使它們能夠捕撈更多的磷蝦,一種小型甲殼類動物,也是企鵝的主要獵物。

更少的海冰也意味著更多的陽光進入水中,導致磷蝦賴以為生的浮遊生物大量繁殖。

在2017年1月的無冰季節,磷蝦的體型也比2011年1月的有冰季節更大。

研究人員說,在2016年到2017年期間,與其他冰雪覆蓋季節相比,企鵝每次出行消耗的能量平均減少了15%到33%。

節省下來的能源被用於生長和繁殖,最終極大地促進了種群數量的增長。

據預測,隨著本世紀的推進,南極海冰將迅速減少,阿德利企鵝可能在未來幾年經歷一次數量激增。

但是,根據先前的研究,當海冰減少時,居住在溫暖的,毗鄰海洋的地區(大約佔該物種的30%)的阿德利企鵝過得並不好。

生活在南極半島的企鵝,無論是從大陸延伸出來的還是生活在島嶼上的,可能都沒有獲得日本研究人員所描述的好處。

研究小組說,未來的研究將測試為什麼會這樣。 使用動物追蹤工具研究海冰變化對一系列極地捕食者(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行為的物理影響,對於更好地預測極地生態系統的未來變化是一條很有希望的途徑。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威脅企鵝生存:上萬新生小企鵝凍死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據美國《時代》雜誌網站報導,全球變暖日益成為影響地球未來命運的災難。不僅人類感受到其所帶來的危害,而且許多物種的生存也因全球變暖受到威脅。而憨態可掬的企鵝也難逃全球變暖之害,其生存日益受到威脅。2008年7月,南極地區連續爆發反常暴風雨,導致成千上萬隻新生小企鵝活活凍死。
  • 全球變暖,企鵝和北極熊面臨危機,來自地球兩極的「同病相憐」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自從1880年人類有氣象記錄以來,從未經歷過這樣的一月份。地球在發燒。人在發燒的時候,可能會通過冰敷的方式來降溫。我們的地球,已經盡力在「冰敷」——利用北極、南極和高原的冰雪。
  • 兩年融化了大約兩個法國面積的冰川,為什麼南極企鵝生活更滋潤了
    不過,它周圍的陸緣冰和海冰受到地球變暖趨勢的影響,則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最近幾十年,隨著全球變暖持續,北極海冰早就呈現逐年減少的傾向,而南極海冰則呈現強烈波動,甚至直到2015年之前,南極海冰面積都在逐步增長。
  •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帽帶企鵝數量明顯下降
    一項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十年是有記載以來全球氣溫最高的十年。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是受氣溫影響最大的地方之一。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南極有一種企鵝的數量出現明顯下降。 在南極象島,生活著一群帽帶企鵝,它最明顯的特徵是這裡的一道黑色條紋,有點像海軍軍官的帽帶。
  • 從企鵝拉屎,到全球變暖,科學家:這泡屎很重要!
    南極被稱為地球最後一塊淨土,一直以來都是神秘、嚴寒的代表,而南極科考也被稱為最危險的戶外科考之一,可是一位位的科學家,卻前赴後繼的前往南極進行科考,不惜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也要揭開南極的神秘面紗。用我國生態學家孫立廣的話來說:"走前人走出了的路,永遠也開創不了新的風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更應該發現一些新的知識!"。這位老南極科研學者的一席話,正說明了南極的魅力,就是"未知"!歷經危險,科學家南極科考南極,身為極地,在這裡進行科學考察,可不是旅遊看風景,而是一趟充滿危險而又嚴謹的科學探索。每次的南極科考都是一次遊走在生與死之間的冒險。
  • 氣候變暖將導致南極企鵝滅絕?不,白眉企鵝正在壯大發展
    並不像人們恐慌的那樣,氣候變暖會給予南極企鵝致命打擊,動蕩之中有瀕臨滅絕的族群,也有壯大發展的新星。 接下來我們先看兩種企鵝各自居住地、繁殖期的不同之處,再說氣候變暖對它們的影響。
  • 南極比南京熱?企鵝銳減75%?氣象學家:更糟!
    (此前南極大陸的最高氣溫紀錄為17.5℃) 於是乎,最近關於南極高溫的消息「不絕於耳」——「南極正迅速變暖,有時只需要穿一件T恤。」「現在的南極比南京熱!」「企鵝數量銳減75%」等等。 有沒有小夥伴刷到下面這則消息?
  • 全球氣候變暖危及帝企鵝 50年數量驟減一半(圖)
    12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場前,兩名環保人士扮成企鵝形象,提醒人們南極企鵝的生存環境正因全球變暖受到威脅。當天,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報告指出,南極洲的企鵝種群正承受著全球變暖的壓力,一部分企鵝因此失去了撫養幼崽的場所,另外一部分企鵝因此減少了食物的來源。
  • 南極突暴疫情,專家:企鵝應做核酸檢測!這些地方每日激增病例,新...
    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南極大陸僅剩下各國科考站人員。公開資料顯示,世界上有3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基地,常年科學考察站共有50多個,一年四季都有工作人員。 分析人士表示,疫情出現在南極影響極大。
  • 全球氣候變暖 帝企鵝數量過去50多年間驟減一半
    去年,描繪帝企鵝生活的動畫片《快樂的大腳》上映後,深受觀眾喜愛。可在現實生活中,南極帝企鵝的生活卻並非如此「快樂」。  英國媒體11日援引世界自然基金會新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受全球變暖影響,帝企鵝數量在過去50多年間驟減了一半。
  • 企鵝是「南極特產」,那麼北極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企鵝呢
    為什麼南極中沒有熊很好地解釋了,因為南極離大陸太遠,用海洋隔開,仍然是南半球。北極熊是從北半球的棕熊進化而來的,甚至南半球的熊最初也是北半球。那麼熊不擅長遊泳的人就達不到南極。企鵝不一樣,北極從企鵝開始。北極企鵝比南極企鵝更早被發現,是北極企鵝滅絕後在南極發現的北極企鵝。
  • 大自然的紀錄片《地球脈動》南極嚴冬有帝企鵝,北極春天有北極熊
    南極和北極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大約是1400萬平方公裡,由於緯度較高,常年嚴寒,只有夏冬兩季,不過兩極的順序不一樣,如果南極夏天,北極就是冬天,如果南極白天,那麼北極就是夜晚,雖然有陽光照射,但氣溫並不是很高。
  • 闢謠:氣候變暖將導致南極企鵝滅絕?不,白眉企鵝正在壯大發展
    細節決定成敗,當南極環境劇烈變化時,帝企鵝面對的是危機,白眉企鵝得到的卻是機會。並不像人們恐慌的那樣,氣候變暖會給予南極企鵝致命打擊,動蕩之中有瀕臨滅絕的族群,也有壯大發展的新星。接下來我們先看兩種企鵝各自居住地、繁殖期的不同之處,再說氣候變暖對它們的影響。
  • 北極熊和企鵝都要消失?全球變暖危機加劇,大量物種即將滅絕!
    事實上,科學家們預測,隨著全球變暖在本世紀內的持續加劇,變暖的氣候將消滅更多的地球物種,在這當中,北極熊和企鵝是受全球變暖威脅最大的物種之一。在過去的數年中,企鵝和北極熊的悲劇就不斷在南北極地區上演,例如剛剛過去的2017年,南極一個近40000萬隻阿德利企鵝的族群,因為南極冰蓋的變化導致企鵝覓食困難,孵出的小企鵝在等食時大量凍餓而死,生下的小企鵝幾乎全軍覆沒!科學家們指出,如果不是大多數的野生動物都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保護區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庇護,它們的情況比現在還要糟糕。
  • 南極海冰融化斷裂 南極半島企鵝接近滅絕
    然而,依賴冰層生活的企鵝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物種之一,氣溫上升隨之而來即是結冰季節的縮短,它們的棲息地已經在慢慢消融。雖然海冰融化可為企鵝提供覓食場所,短期內給企鵝帶來「福利」,但消融的冰層最終還是會將企鵝推入絕境。
  • 南極出現「西瓜雪」,全球氣候變暖有多可怕?
    當然在這些擔心的背後,其實多數可能與人類的關係都比較密切,這裡面牽涉到了氣候的問題,無論是歷史性的高溫還是如今又出現的「西瓜雪」,這都顯示出了氣候的「警鐘」已經在拉響了,地球真的還在變暖之中,與我們全球變暖的關係非常的大,那我們接下來看看南極的一個基本情況以及全球變暖到底有多可怕。南極歷史性的高溫多高?
  • 企鵝只能生活在南極?不!熱帶企鵝了解一下!
    但事實上還有一種企鵝生活在赤道附近,加拉帕戈斯企鵝,又名加島環企鵝,科隆企鵝。是一種分布於南美洲科隆群島的企鵝,是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鵝哦!隨著人類活動,企鵝的數量在不斷下降,企鵝的生活環境也在不斷減小,非洲為他們的企鵝定了節日「非洲企鵝節」,其宗旨是宣傳非洲企鵝面臨的生存危機,喚醒人們對保護企鵝的重視。參加這項活動的人每年都明顯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保護企鵡的活動。那南極的企鵝呢?他們隨著全球變暖,冰川消融,生存環境也在減小,會不會以後都沒有企鵝了呢?
  • 企鵝、海豹影響南極上空的「臭氧洞」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朱仁斌課題組與合作者合作,在南極苔原滷甲烷產生與消耗過程和機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南極半島過去50年平均升溫近3℃,生活在那裡的企鵝還好嗎?
    © Christian Aslund / Greenpeace南極數量最多的企鵝,不是電影《帝企鵝日記》和《快樂的大腳》中溫文爾雅的帝企鵝,也不是紀錄片《企鵝》中朋克的阿德利企鵝。這兩種企鵝的數量遠不及生活在南極半島和鄰近島嶼(包括象島)的謙遜的帽帶企鵝。它們就像穿著燕尾服的保齡球瓶,走路時搖搖晃晃,像它們的名字「帽帶」,給人一種充滿活力、準備外出騎車兜風的感覺。幾隻帽帶企鵝小心翼翼地打探我的保溫滑雪褲,這也許是它們第一次與人類接觸。
  • 南極半島過去50年平均升溫近3℃,生活在那裡的企鵝還好嗎?
    沙克爾頓當初絕對不會預料到,追隨他步伐的南極探險家們會更擔心南極的崩解,而不是人身安全。 海浪迎頭打上我們科學團隊的充氣艇,將我的思緒帶回當下。隨著大家踏上海灘,走在滿是鳥糞的滑溜溜的石塊上,我立刻明白了為何企鵝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像踩在香蕉皮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