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宜賓市民王先生在金沙江邊散步時,被一隻長得像鱷魚一樣的烏龜嚇了一跳,幸好沒被咬。王先生擔心「怪龜」是野生保護動物,急忙求助於翠屏區森林公安局民警。隨後,經民警和宜賓市野生動物救助站管理人員鑑定,該「怪龜」為「鱷魚龜」,是來自北美洲的外來物種,極具攻擊性,沒有保護價值和經濟價值。
據了解,宜賓翠屏區森林公安局江北派出所民警接警後迅速趕赴現場。王先生以為是保護動物,將「怪龜」交給了民警。經民警仔細觀察發現,這隻「怪龜」十分虛弱,嘴巴一張一合,頸部、四肢以及腹部均有擦傷。從「怪龜」的外貌來看,應該是外來物種「鱷魚龜」,不能直接放入江河中,以免引發河中魚類的生態失衡。
「這隻鱷魚龜體型較大,要用雙手才捉得住,估計有七斤左右。」森林公安民警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這種外來鱷魚龜一旦進入江河,可能導致生態失衡。宜賓護漁志願者胡先生介紹,這種體型的鱷魚龜,每天食量在一斤以上。「如果進入長江水系,這就意味著它每個月要『幹掉』30斤魚類,極具破壞性。」胡先生再次呼籲市民不要往長江水系放生任何外來物種。
「撿到的鱷魚龜、雀鱔、食人鯧等,也不要往警方或漁政部門送,它們都沒有保護價值,也沒有利用價值。」胡先生表示,最好的辦法市民不要餵養這些外來生物當寵物。目前,民警已將該「鱷魚龜」了送往宜賓市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餵養。
劉柯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羅敏
編輯 楊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