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高樓的建起,城市不斷向農村土地擴展,農村的山與田都變得越來越少。加上人們把森林變高樓變農田,把野生動物當成進補的美食,很多曾經在農村經常見到的動物,,在現在要麼很少見,要麼已經快走向滅絕的名單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那些以前農村成群,現在卻越來越少見的動物。
1.黃鼠狼
這種活動靈活的動物在以前的農村,是很常見的動物。經常偷吃農民伯伯家的家禽,讓農民伯伯很是討厭。不過這個動物,捉老鼠的功夫可是一流,又它們在的地方,老鼠也是很少見。據說它怕鵝,尤其是鵝的糞便,所以農村幾乎每家都會養只大鵝,看家防這個「小偷」。而在一些地區認為它身上有靈性,能聽懂人話,有些老人稱它們為大仙。不過如今的農村裡,很少看見黃鼠狼了,山裡的蹤跡也比較少了。
2.石龍子
石龍子是一種比較大個的蜥蜴。身上右鱗片,尾巴細長細長的,它的下眼瞼上還長著透明鱗片。它們一般生活在土地裡或者是巖石縫裡。石龍子無毒是可以吃的,以前農村的田埂上、小山坡上到處是它的身影,總是到處東張西望,感覺膽子非常小,稍微聽到一點動靜就嚇得躲起來,尤其是看見人類,瞬間消失沒影了。但是現在農村很少見到了,不知道是人們捕殺過多,還是不適應現在氣候變化導致。
3.泥鰍黃鱔
泥鰍黃鱔是一種生活在稻田土壤裡的美味。小時候等稻子收割完了,小夥伴們就扛著鋤頭,邀約去田裡捉泥鰍挖黃鱔。有時候一個上午就可以挖到滿滿一盆。割稻子的時候,如果是水田,泥巴又鬆軟,有時候泥鰍還在你腳底下鑽來鑽去,弄得你腳底痒痒的。現在的農田裡也很難見到泥鰍黃鱔的身影了,想吃的話街上也不一定能買到。而黃鱔倒是有人工養殖的,不過味道遠不及土裡生長的鮮美香甜。
4.野雞
也叫雉雞有著比家養雞更漂亮的羽毛,一般生活在南方的山林裡。聽父輩們說他們那個時候,上山砍柴,經常可以碰到野雞在樹林覓食。家裡有鳥槍的人,還專門進山打野雞。如今卻是因捕殺過度,即便想看到也很難了,更別說吃了。
5.石蛙
跟青蛙體態相同,是一種可以食用的蛙類。它的肉很多,吃起來味道也非常的鮮美,還可以用來做食補的藥。也正是因為很多人說,吃石蛙大補,吃的人多就有市場了,捕殺石蛙的人也就多了起來。現在農村的自然生長石蛙差點被人吃到滅絕,在如今的鄉村裡,有些孩子估計都不知道,石蛙長什麼樣子。現在市場上也有在買賣石蛙,不過大多是人工養殖的。
6.蜻蜓
蜻蜓大家肯定不會陌生。記得小時家鄉天氣變化時,天上飛著很多蜻蜓,提醒人們要下雨該收衣服了。以前還會用小竹竿做圈,到處去角落裡蒙上蜘蛛網,然後到很多蜻蜓的地方粘蜻蜓,一粘就是幾個,抓到後又放生,只是覺得好玩而已。但是很多人抓蜻蜓是為吃為錢,蜻蜓的幼蟲是沒有翅膀的,在飯館裡一盤油炸的幼蜻蜓,價格能賣到30到40元一盤。美味加上高利潤,讓很多人在夏季的時候不分晝夜的捕捉。某些地方蜻蜓幾乎很難見到了。
7.小河魚
以前的農村,尤其是內陸的地區,海鮮這詞是非常罕見的。那個時候的人們,除了自己開池塘養魚,有些時候也會在小溪裡,拿著小魚網到小河小溪裡撈小河魚。一般都是晚上,拿手電筒光一照,小魚兒就受驚嚇聚集到一起,數量非常多。勤快的人,幾個小時都能撈上一大桶。如今別說是魚了,水草都難得見。
8.燕子
只要春天來了,溫度回暖,放學的路邊,田園的天空上,路邊的電線桿上,屋頂房梁上,都能看到燕子的身影。那個時候它們可是一道非常好看的風景,它們的數量都不是用只來統計,都是論群的。在農村地區,燕子是很受保護的,老人們常說,只有有福氣的家裡,燕子才會築巢。在很多的農村家庭,基本上家中的房梁上都有燕子的巢穴。如今每年的春天依舊如期到來,燕子卻不知道去了哪裡。
父輩們的童年比我們的童年好玩多了,在於他們可以奔跑在大地山林裡,而大自然裡有很多既可以玩也可吃的野味生物。現在農村的小動物們是越來越少了,感覺都已經滅絕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