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是律詩的一種。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就是五言律詩,屬於近體詩範疇。
五言律詩從五言古詩中繼承了每句五個音節、全篇兩句一組、總句數為偶數的基本特徵,同時增加了對偶和平仄的規則;而這些規則是從駢體文中借鑑過來的;駢體文則是由楚辭到漢賦而產生的。
五言律詩定型於初唐,而最終成熟於盛唐。盛唐最能代表五律成就的是杜甫的作品。李白五律成就也非常高。李白之精熟於五律,是韻味天成的,李杜之外,王維的五律最好。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
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2、《山居秋暝》
王維〔唐代〕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
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3、《送友人》
李白〔唐代〕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是一首情意深長的送別詩,作者通過送別環境的刻畫、氣氛的渲染,表達出依依惜別之意。
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璀璨,寓情於景。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
4、《登嶽陽樓》
杜甫〔唐代〕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此詩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為盛唐五律第一。從總體上看,江山的壯闊,在詩中互為表裡。雖然悲傷,卻不消沉;雖然沉鬱,卻不壓抑。反映了其關心民生疾苦的風格。
全詩以自敘和抒情為主,真摯感人;寫景只是三,四兩句,既是實寫,又想像,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壯闊而又生動。
5、《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唐代〕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這是一首抒情詩。根據詩的內容來看,大約是作者漫遊長江下遊時的作品。當時正是秋季、天卻相當寒冷。睹物傷情,不免想到故鄉,引起了思鄉之淚。再加以當時作者奔走於長江下遊各地,既為隱士,而又想求官;既羨慕田園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因而此詩流露的感情是相當複雜的。
這首詩二、三兩聯都是自然成對,毫無斧鑿痕跡。第二聯兩句都是指襄陽的地位,信手拈來,就地成對,極為自然。第三聯「鄉淚」是情,「歸帆」是景,以情對景,扣合自然,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感情。最後又以景作結,把思歸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緒都寄寓在這迷茫的黃昏江景中了。
6、《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韋應物〔唐代〕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這首詩描寫詩人在淮上喜遇梁州故人的情況和感慨。他和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漢一帶有過交往。詩題曰「喜會」故人,詩中表現的卻是「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樣一種悲喜交集的感情。
詩的首聯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頸聯和末聯抓住久別重逢的情景作為重點和主體,詳加描寫,。頷聯表現的時間最長,空間最寬,人事最雜。這裡卻只用了十個字,便把這一切表現出來了。末聯以反詰作轉,以景色作結。這個結尾給人留下了回味的餘地。
7、《望月懷遠》
張九齡 〔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8、《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唐代〕
移家雖帶郭,野逕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導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這是詩人訪友不遇之作。這首詩前半寫陸羽隱居之地的景;後半寫不遇的情況,似都不在陸羽身上著筆,而最終還是為了詠人。全詩描寫了隱士閒適清靜的生活情趣。詩人選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種養桑麻菊花,邀遊山林等,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閒的隱士形象。
全詩四十字,有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趣,語言清空如話,不加雕飾,吐屬自然,流暢瀟灑,別有雋味。
9、《詠蟬 / 在獄詠蟬》
駱賓王 〔唐代〕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代表詩作。此詩作於患難之中,作者歌詠蟬的高潔品行,以蟬比興,以蟬寓己,寓情於物,寄託遙深,蟬人渾然一體,抒發了詩人品行高潔卻「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了辨明無辜、昭雪沉冤的願望。
全詩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意雙關,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是詠物詩中的名作。
10、《章臺夜思》
韋莊〔唐代〕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這首五言律詩是身在外地思念家鄉的詩。
秋夜一片悽涼,詩人在孤燈下想念著老朋友,滿腹愁腸,家書無法寄到,更加重了憂傷的情緒。全詩一氣呵成,感情真摯,幽怨清晰,感人至深。這首詩是懷人思鄉之作。
詩以「夜思」為題,開篇卻不寫思,而寫秋夜所聞所見,寫盡寄居他鄉的孤獨、悲涼。詩的後半,寫「思」的內容:芳草已暮,韶華已逝,故人不來,鄉思難寄。最後點出時當秋節,更令人愁思不斷。詩中表達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恨,讀來不勝悲涼悽楚,叫人腸斷。
你最喜歡哪首五言律詩,評論區留言分享給大家吧。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長按點讚,每天詩詞陪伴!喜歡文章可以一鍵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