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野生動物園國寶受歡迎

2020-10-05 十大熱議內容

來源:讀特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恰逢國慶假期。深圳野生動物園舉辦世界動物日科普活動,許多遊客來到該園歡度假期。

當日,深圳野生動物園「國寶動物節」活動精彩紛呈。中國國寶大熊貓、宏都拉斯國寶大食蟻獸、澳大利亞國寶袋鼠、巴哈馬國寶火烈鳥等27種國寶動物風採各異,令遊客目不暇接。其中生活在該園熊貓莊園裡的兩隻大熊貓「秋浜」和「園舟」更是受到遊客的追捧。

編輯 程思瑋

(作者:讀特記者 邱海彬 通訊員 李木生 圖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相關焦點

  • 世界動物日 深圳動物園國寶齊聚歡迎遊客
    >191550634 2020-10-05 15:23:46.0 朱洪波 世界動物日 深圳動物園國寶齊聚歡迎遊客 4 288191 南方快報 http://kb.southcn.com/content/images/attachement/yth/20201005/5356e4e6d3ee483d82d922c93b12912e_batchwm.jpg
  • 世界動物日去動物園看各國國寶
    讀創/深圳商報記 陳錫明 通訊員李木生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恰逢國慶假期。深圳野生動物園舉辦世界動物日科普活動,許多遊客來到該園歡度假期。
  • 深圳野生動物園給它過了個生日
    來源:讀特9月8日,居住在深圳野生動物園熊貓莊園大熊貓「秋浜」迎來了自己17周歲生日。該園為「秋浜」舉辦了生日會,特別製作了冰雕熊貓蛋糕,深圳市慈善會和熱情粉絲也來到現場為它慶生。當天上午,深圳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為「秋浜」準備了特色的冰雕熊貓蛋糕。蛋糕主要採用冰塊製作而成,上面最大的冰塊注入了栩栩如生的大熊貓圖案,透過冰塊清晰可見。周圍擺放著「秋浜」喜歡吃的食物。
  • 深圳景點之野生動物園
    08:30——18:00 深圳野生動物園是中國第一家放養式野生動物園,建於山清水秀的深圳西麗湖畔,毗鄰麒麟山莊和深圳大學城。深圳野生動物園採用了模擬自然環境的放養模式。園內放養著來自世界各洲的300多個品種、一萬多頭(只)動物,有不少屬於世界珍禽名獸和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華南虎、東北虎、火烈鳥、麥哲倫企鵝、長頸鹿、東北虎、 火烈鳥,斑馬、亞洲象、丹頂鶴、犀牛等珍貴品種。還有動物園繁殖十分珍稀的眾多獅虎獸、虎獅獸。  目前,深圳野生動物園是世界上惟一擁有獅虎獸、虎獅獸的野生動物園。
  • 深圳野生動物園,一起看大動物小動物吧-上
    從小到大,一直都很想去動物園逛逛,看看各種各樣的大動物和小動物,不過這個想法一直沒有付諸實施。直到前不久的一個周五,苦苦思索仍不知帶最近來深圳實習的弟弟去哪兒玩的時候,靈機一閃的我打開了某乎,想看看能不能尋得有意思的去處,最後在眾多回答中,深圳野生動物園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當即便和弟弟商量好,第二天就去深圳野生動物園。
  • 全國最著名的七大動物園及其排名,國內最受歡迎的動物園
    全國最著名的七大動物園及其排名,國內最受歡迎的動物園人類和其他動物都屬於地球的一部分,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上有數不勝數的動物,它們和人類共同構成了地球這個大生態系統。其中動物園就是最好的場所之一。動物園不僅是動物們棲息生活的地方,也是人類接觸它們最好的一個交流場所,這裡小編就來為大家列出我國著名的七大動物園及其排名。7、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杭州野生動物園位於杭州市西南郊內,佔地面積達3500畝,是整個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這是一個集合了觀光、休閒旅遊的綜合型生態公園,這裡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豐富,更有許多瀕危野生動物。
  • 一家老小去哪玩,深圳野生動物園,享受視覺和聽覺的盛宴
    一家老小去哪玩,深圳野生動物園,享受視覺和聽覺的盛宴爸爸媽媽們都知道要經常帶孩子和家裡的老人出去外面散散心,多呼吸新鮮空氣,有益於身心健康。那麼問題來了,家裡有老人又有小孩,小孩子喜歡玩新鮮刺激的事物,這老人可接受不了。雖然說家長和老人確實是可以看著孩子在那開心的玩,可是,相比之下為什麼不選擇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 世界最大野生動物園,擁有500多種各國國寶動物,就在我國
    旅遊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看慣了雄偉壯闊的名山大川與波瀾浩瀚的江河湖海,也體會過積澱千年歷史歲月的名勝古蹟,我們的心中也會有疲憊感,此時最應該去欣賞下自然界中的動物,看看它們或是兇猛或是嬌懶的樣子,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如今許多城市中都修建有動物園,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園,擁有500多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寶動物,更關鍵的是就在我們國家。
  • 12隻巨嘴鳥落戶深圳野生動物園
    21日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12隻巨嘴鳥近日已經抵達深圳野生動物園,目前,它們正在適應期,身體狀況良好。它們將成為動物園全新項目「溼地公園」的第二批住戶。據悉,深圳野生動物園新引進的這批12隻巨嘴鳥,是動物園為了即將推出的新項目「溼地公園」,繼日前引進的首批40隻火烈鳥後增添的第二批鳥禽類動物。
  • 深圳野生動物園拉客馬匹猝死 杭州動物園年底前取消動物表演
    浙江在線10月05日訊 (今日早報記者 詹程開 霍翟羿) 前天,網上熱傳著一條消息,深圳野生動物園一匹拖拉觀光車輛的馬,在上坡時突然倒地猝死。有人指稱,馬是活活被累死的。儘管園方最後表示,解剖後發現馬死於心臟衰竭,「與累無關」。
  • 瀕危動物聖䴉在深圳野生動物園添丁(組圖)
    剛剛破殼而出的兩隻聖䴉小寶寶    深圳新聞網訊
  • 深圳野生動物園水豚「後代」茁壯成長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郭若溪 通訊員 李木生)9月14日,記者在深圳野生動物園看到,該園在深圳野生動物園水豚園裡,5隻小水豚的個頭、外形都差不多,耳小而圓,前足4趾,後足3趾,前腿比後腿短,樣子憨態可掬。它們和父母在一起吃著食物。動物園飼養員對記者說,這5隻小水豚都是兩個多月大,已開始漸漸斷奶,但是它們膽子很小,常常一有動靜,它們就會一齊躲到隱蔽的地方,像極了一個組合。不過,隨著它們慢慢長大,也越來越展現出「好脾氣」的個性,喜歡親近飼養員的身邊。
  •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繁殖成活大食蟻獸
    【深圳商報訊】(記者 施平 通訊員 李木生 黃顯達 文/圖)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土生土長的大食蟻獸已一歲多了。目前它已長大成「獸」,完全可以獨立生活。這是該園自1993年開園以來首次繁殖成活的大食蟻獸。 據悉,這隻一歲多的大食蟻獸於2015年4月在深圳野生動物園出生。
  • 深圳野生動物園自然孵化繁殖白鵜鶘
    親鳥給小鵜鶘餵食物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郭若溪 通訊員 李木生 深圳報導)9月2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對白鵜鶘夫婦輪流為自己的記者在深圳野生動物園猿猴群島展區看到,小島裡的這隻小鵜鶘依偎在親鳥身邊,時而學著親鳥扇動著小翅膀,時而挪動身體行走。當親鳥給它餵食物的時候,小傢伙很配合,它的嘴靈活伸進親鳥的嘴內,且伸展小翅膀保持身體平衡,樣子十分可愛。
  • 深圳野生動物園迎來鵜鶘寶寶
    11月16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白鵜鶘寶寶走出巢穴活動,鵜鶘「父母」一直在其身邊守護。 據了解,這隻鵜鶘寶寶自然孵化出殼後由「父母」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目前一個多月大,是該園今年自然繁殖的第5隻鵜鶘寶寶。
  • 國寶動物節啟動
    深圳野生動物園為「秋浜」舉辦了熱鬧的生日party!今天又正值99公益日期間,深圳市慈善會授予深圳野生動物園「愛心夥伴」的牌匾,深圳市優啟兒童康復中心也為深圳野生動物園送上了「感謝狀」。928年卡買一年送一年在今天這個歡慶的日子裡,深圳野生動物園2020年國寶動物節也正式啟動,27種國寶齊聚深野!
  • 大熊貓「秋浜」生日會+國寶動物節啟動+驚喜優惠~邀你雲看現場
    大熊貓「秋浜」17歲了這是它在深圳野生動物園:中國國寶大熊貓、希臘國寶海豚、阿爾及利亞國寶耳廓狐、馬達加斯加國寶環尾狐猴、澳大利亞國寶袋鼠、宏都拉斯國寶大食蟻獸、丹麥國寶疣鼻天鵝……霸氣坐鎮深圳野生動物園,一同慶祝深圳野生動物園27周年!
  • 深圳野生動物園孔雀頻繁開屏求偶(組圖)
    雄性孔雀頻繁開屏,向雌性孔雀求偶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3月2日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的雄性孔雀最近頻繁展開它那五彩繽紛、色澤豔麗的尾屏,在雌性孔雀面前炫耀自己的美麗,還不停地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舞蹈動作,以此吸引異性的注意。為求偶,兩個雄性孔雀還展開了「爭鬥」。  據深圳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孔雀中以雄性較美麗,能夠自然開屏的只能是雄孔雀,而雌性卻其貌不揚。每年春季,是孔雀產卵繁殖後代的季節。
  • 「世界大象日」:深圳野生動物園的大象做了個「美甲」
    來源:中國新聞網深圳野生動物園飼養員給大象修腳美甲 李木生 攝中新網深圳8月12日電(鄭小紅 李木生)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深圳野生動物園飼養員不僅為朝夕相處的大象準備了豐盛的蔬果大餐,還化身「美甲師」為大象修腳美甲。當日上午,動物園飼養員為該園的大象刷身、衝洗完後,又馬不停蹄地給大象修剪腳趾甲。讓大象安下心修剪腳趾可不是易事,不過,聰明的大象還是很配合飼養員,在飼養員的引導下,大象乖巧地抬起前腳踏在鐵凳上,飼養員小心翼翼從大象的腳趾甲修起到腳底,耗時2個多小時才能完成大象4隻腳的修護。
  • 降溫了,深圳野生動物園的小動物開啟禦寒模式
    12月15日,記者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裡看到,該園環尾狐猴家族聚集在一起「抱團取暖」,場面滿滿的溫馨。據了解,深圳的天氣顯著轉冷,園方已開啟電熱板、電暖箱、電暖燈、紅外線保溫燈等保溫用品,為該園「怕冷」的動物居民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