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的蓮花池步、黃金峽谷;阿里山的林木翠綠、群峰參峙;鵝鑾鼻的巨礁林立,怪石嶙峋,妙趣橫生;這裡,你可以無憂無慮地盡情享受大自然為你製造的綠色情懷、藍色浪漫、白色豁達。下面就來為您盤點一下臺灣最著名的十二美景。
太魯閣
太魯閣國家公園(TarokoNationalPark)是臺灣第四座「國家公園」,位於臺灣島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縣、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臺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另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孓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太魯閣亦成為臺鐵之列車名。其主要的建築有長春祠、燕子口、靳珩公園、九曲洞、慈母橋、天祥;主要的自然景觀有錐麓斷崖、流芳橋、大禹嶺、布洛灣、砂卡礑步道、綠水合流步道、清水斷崖步道、白楊步道、豁然亭步道、蓮花池步道、黃金峽谷。
阿里山
阿里山,臺灣地區地名,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除了有豐富珍貴的自然資源之外,亦保留了鄒族200多年原住民的人文資源.從嘉義乘登山火車4小時可達阿里山風景區。區內群峰參峙,溪壑縱橫,既有懸崖峭壁之奇險,又有幽谷飛瀑之秀麗。最高處海拔2663米,山雖不算高,但以其神木、櫻花、雲海、日出四大勝景而馳譽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的美麗」之說。
溪頭
位於南投縣鹿谷鄉鳳凰山麓,海拔1150米的高山上,是臺大農學院的實驗林場,因位於北勢溪源頭而得名。區內遍植杉、柏、紅檜、銀束與孟宗竹等,古木參天、林道四通八達,除遊玩、森林浴外,陳列館、竹類標本園、大學池、神木、孟宗竹林等,均適合植物觀察與賞鳥活動。
溪頭可謂一活的自然教室,區內約有木本植物300科、草木植物1,300種,除了可依植物標示牌上的說明逐一認識外,位於溪頭營林區辦公室二樓的陳列館,展有豐富的植物標本,配合幻燈片、圖表與文字說明,讓人一目了然。此外,設於該館不遠處的竹類標本園則收集了珍貴的46種竹類標本。
玉山
玉山位於中國臺灣省中部,綿延約300公裡。玉山主峰位於北回歸線以北2.3公裡,海拔3952米,是中國東部最高峰。
主峰鄰近地區崇山峻岭,溪谷深邃,天然植被隨海拔之變化而異,由亞熱帶、溫帶以至寒帶,林相次第變化,野生動物孳生,並具有清朝所建歷史遺蹟─八通關古道;因此,全區蘊藏許多珍貴之生態資源及人文史跡。玉山仍有大規模原始森林分布,是臺灣材用、藥用和化工用植物的重要原料地。
合歡山
地處南投縣與花蓮縣之交界,屬中央山脈中段部分,包括合歡主峰、東峰、西峰、南峰、北峰及合歡尖山、石門山、石門北山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山勢壯碩威武,山容秀麗多姿,有「山嶽典型」之美譽。臺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及大甲溪、大肚溪和立霧溪等均發源於此。
山中生長著貴重的紅檜和肖楠等樹木,蒼鬱深蔚,盛夏如秋。合約會山主峰海拔3394米,是臺灣最寒冷的地帶。山中原始森林密布,南側山腰上,有一道瀑布凌空直瀉而下,長520米,景象奇偉壯觀,這就是全省瀑布之冠--合歡瀑布。
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地區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7月平均氣溫不高於22℃,1月不低於15℃,夏季清爽宜人的避暑勝地。
鵝鑾鼻
鵝鑾鼻(Ngoluanpi),又名南岬(SouthCape),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意為「位於中央山脈盡處臺地的最南端」,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
鵝鑾鼻附近的海域為珊瑚礁石灰巖地形,巨礁林立,怪石嶙峋,有好漢石、擎天石、豬石、草海洞、古洞等天然奇石怪洞,妙趣橫生。這裡四季如春,旖旎多彩,素有蕉風椰雨、碧海白浪的熱帶海濱情調,人稱「臺灣的夏威夷」。
臺北故宮文物
國立故宮博物院(NationalPalaceMuseum),即為「臺北故宮」。是臺灣著名的中國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座落在臺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
院內設有20餘間展覽室,文化瑰寶不勝枚舉。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熱河行宮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臺北故宮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博物院的主體建築分為四層,正院呈梅花形。
野柳
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萬裡區為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再加上周圍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等多元地貌,讓野柳成為深具教育、觀光與遊憩功能的著名旅遊景點。野柳,還是候鳥們南遷到達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北返時最後一個可以歇腳的地點之一。
大霸尖山
臺灣百嶽名山之一。位於新竹縣與苗慄縣交界處,因山形奇特,近似倒置之酒桶,俗稱酒桶山或酒壺山。復以其頂峰四面俱陡直峭壁,自崖底起垂直高約492尺,宛如矗立之巖堡,形勢天險而有世紀奇峰之譽。
在攀登的路途中隨著海拔高度不同,沿途可看見闊葉林帶、針葉林和闊葉林溷和林以及針葉林帶,更可看見擁有『迷霧森林』美稱的臺灣原生檜木林,紅檜和扁柏在此交錯成一大片森林市大霸尖山最迷人的景色,加上擁有豐富的動物生態,讓大霸尖山成為登山客所嚮往的聖地。
秀姑巒溪
秀姑巒溪為臺灣省花蓮縣卓溪鄉境內河流,發源自中央山脈的秀姑巒山,上遊沿花東縱谷向北流至瑞穗後,轉向東流橫斷海岸山脈而於大港囗入海,全長約104公裡,流域總面積約有1,700平方公裡,全年河水豐沛,為臺灣東部最大的河川。
秀姑巒溪是臺灣東部第一大河川,也是形成花東縱谷衝積扇的主要河流。主要支流有富源溪,紅葉溪,豐坪溪,卓溪,樂樂溪。秀姑巒溪下遊河口建有臺灣第一座拱式單孔長橋,猶如長虹橫臥、洶湧的溪水奔流而過,取名「長虹橋」。
秀姑巒溪下遊瑞穗到大港口段,長約24公裡,因其河道切穿海岸山脈形成嶝谷,曲流與河階地形十分發達:其中瑞穗至奇美路段,河道切過層狀沉積巖,形成弓形的崖岸,緩陡分明,景觀獨特;奇美至大港口段,河道切穿硬質的火成巖,發育成曲流深谷,巖壁陡峻,河水湍急;長虹橋段的河道則巨石散布,經多年的溪大衝蝕,造成各種潔白如玉的奇巖怪石,故名「秀姑漱玉」。
世界那麼大,現在就開始啟程吧!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樂聘網】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樂聘微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