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對休閒手遊感興趣,那麼想必對「會說話的湯姆貓」不陌生。這隻灰白相間、長相傻氣中帶著點詭異的貓會在你的手機屏幕上搖頭晃腦,用仿佛吸了笑氣一般的奇特口吻重複你說過的每一句話,用尖銳的聲音和有些做作的態度惹你發笑。
它並不聰明,甚至也不太可愛,但人們還是對它欲罷不能。
這隻「會說話的貓」誕生於2010年,如今,10年過去了,它變成了什麼樣?
會說話的小動物
2008年7月,蘋果公司推出了App Store,這個依託於iPhone、iPod Touch和iPad的應用程式發行平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一年後,一對斯洛維尼亞情侶決定在App Store上闖出一番名堂。
靠著在IT公司工作時攢下的25萬美元,Samo Login、Iza Login拉上6個朋友,在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名為Outfit 7。起初,他們開發了一個足球App、一個冰島旅遊App和一個理財App,但都失敗了。
Samo Login把失敗理由歸結為「用戶不想要這樣的App」。6個月後,Outfit 7改頭換面,推出了一款新遊戲《會說話的湯姆貓》。遊戲以一隻灰色虎斑花紋、大眼睛的卡通貓「湯姆」為主角,玩家可以撫摸湯姆,給它餵食,湯姆也會像真正的貓那樣發出叫聲或呼嚕聲。更重要的是,一旦玩家通過手機麥克風對湯姆說話,湯姆會用誇張的聲音重複玩家的話。
2010年的「湯姆貓」
《會說話的湯姆貓》是一個簡單的電子寵物類遊戲。Samo Login希望它能受孩子們歡迎,為此還面向兒童群體做了不少宣傳。不過事實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十幾歲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對《會說話的湯姆貓》更感興趣,他們在社交平臺上的分享讓這隻造型和聲音都透露著蠢萌的貓迅速走紅。「湯姆貓」成為流行之後,Samo Login又總結,「這是因為它沒有針對特定人群」——聽起來似乎和他們最初的想法不一樣,但這也無關緊要。
接下來的一兩年,Outfit 7一口氣推出了一系列小動物——小河馬Hippo、刺蝟Harry、小鳥Larry、恐龍Rex、「細菌」John、機器人Robby、長頸鹿Gina,等等。加上最初的湯姆,這些小動物組成了「會說話的湯姆貓與它的朋友」系列。
《會說話的Larry》,早期這些小動物的造型都挺粗糙的……
除了主角造型不同之外,「湯姆貓與它的朋友」系列遊戲的玩法其實大同小異。但對於喜歡這類遊戲的人來說,遊戲性原本就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因此,「湯姆貓與它的朋友」系列風靡全球,在1年半左右時間裡下載量超過了3億次。
在「湯姆貓與它的朋友」續作中,比較重要的角色是安吉拉。她是湯姆的女朋友,設計者給她安排了鮮明的性格——時髦愛漂亮,喜歡唱歌、跳舞、旅遊和時尚,還有點兒小脾氣。
從安吉拉開始,「湯姆貓」系列的小動物們開始有了更加具體的「人設」,角色之間的互動也更富故事性。比如2012年的《湯姆的情書》和《湯姆愛安吉拉》,玩家在遊戲裡需要做的是讓湯姆和安吉拉談戀愛。
2012年,安吉拉第一次在遊戲裡登場,她是湯姆的女朋友
這樣的設計無疑讓小動物們的形象更顯親切,儘管《湯姆的情書》《湯姆愛安吉拉》等遊戲的玩法仍然十分簡單,在核心玩家心目中可能都算不上遊戲,但角色之間的互動仍然給人帶來了一些新樂趣。
更重要的是,像其他火爆的遊戲IP一樣,「湯姆貓與它的朋友」開始推出其他改編作品。2012年,Outfit 7與迪士尼互動工作室共同製作了10集網絡動畫《會說話的朋友》。對於「湯姆貓」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嘗試。兩年後,長篇系列動畫《會說話的湯姆貓與它的朋友》開播,這一播就是7年,至今仍然沒有完結。
除了湯姆、安吉拉、金傑、本之外,《會說話的湯姆貓與它的朋友》還引入了不少新角色。動畫劇情圍繞著「湯姆和它的朋友」展開,內容卻不僅限於「兒童故事」,商業競爭、人工智慧、情報、人際關係、爭風吃醋……種種主題給這個每集約10分鐘的故事增加了一些成人化色彩。
系列動畫《會說話的湯姆貓與它的朋友》
自2014年開始,「湯姆與它的朋友」還製作了一些短劇,如《會說話的湯姆貓:短篇》、《會說話的湯姆貓與它的朋友:迷你》、《會說話的湯姆:英雄》等等。安吉拉和湯姆還擁有個人單曲。2018年,Outfit 7宣布「湯姆貓」將改編動畫電影。
當然,作為一個以互動App起家的系列,「湯姆貓與它的朋友」最為人熟知的,仍然是遊戲。
五花八門的「湯姆貓」遊戲
自2010年《會說話的湯姆貓》開始,「湯姆貓與它的朋友」系列先後推出了22個遊戲。其中大部分仍是沿襲初代設定的虛擬寵物類遊戲,也有不少「追隨流行」的作品。
從2011年到2020年,「湯姆貓」家族成員增加了不少。如果說早期一些小動物還能明顯看出是為了湊數,那麼隨著人氣上升、玩家人數增加和動畫播出,一些角色逐漸成了「湯姆貓與它的朋友」中的固定班底——巴黎女孩安吉拉、小貓金傑、棕色狗本和斑點狗漢克。
這些角色都擁有獨立的「說話」遊戲,並且儘量通過性格差異來設計不同玩法。除了都能與玩家對話之外,安吉拉更側重音樂、流行、時尚元素;金傑則是一隻更需要照顧的小貓;本是一隻「科學怪狗」,喜歡在實驗室工作,被玩家冷落還會變得暴躁;漢克先是在動畫《會說話的湯姆貓與它的朋友》中登場,隨後才推出遊戲,而它的愛好是攝影和看情景喜劇。
小貓金傑
「科學怪狗」本
2017年才在遊戲裡出場的漢克,已經變成了卡通風格
2015年,「湯姆貓」系列中第一個非虛擬寵物類遊戲《會說話的湯姆貓:水上摩託》上線。遊戲是典型的休閒競速類玩法,難度也不高。很難說它是不是受了另一款熱門遊戲《神廟逃亡》的影響,畢竟「神廟逃亡」系列在2013年之後熱度就有所下降。但不論如何,《水上摩託》是Outfit 7的一次試水,「湯姆貓」從此開始涉及其他類型休閒遊戲。
2018年的《會說話的湯姆貓:水上摩託2》,這兩代從畫面到玩法都沒什麼區別
同年,Outfit7還推出了《會說話的湯姆貓:泡泡射擊》,這個遊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湯姆貓」主題的「泡泡龍」。
2017年,遊戲《會說話的湯姆貓:戰營》上線,這是一個綜合了策略、放置和塔防元素的遊戲。為了更適合未成年玩家,遊戲裡所有的戰鬥都是用水槍進行的。同年還有消除類遊戲《會說話的湯姆貓:水上樂園》上架,採用了「流行」的消除類玩法。
《會說話的湯姆貓:戰營》,裡面所有的戰鬥都使用水槍
2018年,Outfit 7一口氣推出了《會說話的湯姆貓:糖果狂奔》、《會說話的湯姆貓:蛋糕跳躍》以及《會說話的湯姆貓:跳起來》等幾個遊戲。顧名思義,這幾個遊戲都與「跳躍」有關,玩法也都是玩家相當熟悉的。
《會說話的湯姆貓:糖果狂奔》是這一系列中較為「難得」的橫版過關遊戲
2019年,Outfit 7製作了《會說話的湯姆貓:Hero Dash》,一個超級英雄主題的跑酷遊戲。此外還有《會說話的湯姆貓:卡丁車》——但這個遊戲似乎只有中文版本,這或許與2017年Outfit 7被一家中國公司高價收購有關。
時至今日,「會說話的湯姆貓」已經從虛擬寵物類遊戲逐漸變成了「綜合休閒遊戲」。儘管以玩家的角度看,這個系列裡的不少遊戲都有「換皮」的嫌疑,但對於「湯姆貓」愛好者而言,當他們想玩遊戲的時候,總有一類「湯姆貓」能夠滿足需求,這或許就足夠了。
關於貓的都市傳說
「湯姆貓」問世時,Outfit 7寄希望於它能得到孩子們的歡迎。等到「湯姆貓」火爆全球,的確有許多家長把這一系列的遊戲當做給孩子打發時間的好東西——不論國內還是國外,你總能找到一些用智慧型手機來哄孩子的家長,大多數時候,也正是這些家長在事後哭訴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機」——這看上去似乎沒什麼問題,但也有不少人藉此發揮,創作出一些都市傳說。
《會說話的安吉拉》上線不久,社交媒體上開始流傳一則消息:「安吉拉」是一個被黑客控制的App,安吉拉會問未成年人一些涉及年齡、家庭住址、所在學校、個人愛好等的隱私問題,App甚至會黑進他們的照片和好友名單,並把這些信息收集起來,發送給戀童癖者。
安吉拉的確會在談話過程中詢問玩家的名字、學校、愛好
這個「戀童癖」流言在短時間內受到了家長廣泛關注,一時間出現了許多以「Talking Angela Dangerous」為關鍵詞的文章。Outfit 7在第一時間出面闢謠,稱安吉拉與玩家的對話只是預先編寫好的腳本,她詢問玩家的名字、年齡、學校、個人愛好僅僅是為了「規範談話內容」,反而是在利用算法為兒童屏蔽掉不合適的消息。開發者在收集對話時,會預先刪除其中的個人隱私信息。
Outfit 7的解釋算是有理有據,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在這之後,雖然人們對「安吉拉」App的質疑有所減少,但在小眾領域,它的故事被繼續添油加醋,最終成了一個真正的都市傳說。
在都市傳說中,控制App的人從黑客變成了一個「可怕的男人」。假如玩家說自己已經超過18歲,那麼它還是一個普通的娛樂App,但假如一個孩子說自己未滿18歲,這個男人不僅會詢問孩子的個人信息,還會通過手機攝像頭拍攝他們的照片和視頻。
都市傳說的作者把這一段描寫得活靈活現:一個小孩和安吉拉聊天,不小心把手放在她的眼睛上,她生氣地說:「快把手拿開,我看不見了!」這個孩子嚇得關掉了App,但仍然能聽到手機發出咔嚓聲,似乎正在拍照。
都市傳說還編得有鼻子有眼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有些內容甚至兒童不宜,或者說,這些都市傳說壓根就不是給孩子看的。當然,和其他的都市傳說一樣,關於「安吉拉」的這些故事也都不是真的。
不過,儘管「戀童癖安吉拉」被證明是謠言,但「湯姆貓與它的朋友」系列遊戲也遭遇了許多與兒童用戶相關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其他同類遊戲中也同樣存在——作為一個免費下載、含廣告和內購的遊戲,「湯姆貓」自身內容足夠「健康」仍然是不夠的,許多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在玩「湯姆貓」遊戲時看到了大量成人廣告,以至於他們必須把App卸載,而這本來是Outfit 7在接受廣告時就應該避免的。
與此同時,「湯姆貓與它的朋友」還有一些內容受到了家長批評,其中較重要的一點是對待動物的態度。一些「湯姆貓」遊戲中,玩家可以與湯姆互動,但即使他們用力打湯姆,或作出一些不好的舉動,湯姆也只會表現出搞笑的反應,並不會批評孩子的行為。一些家長因此認為,遊戲縱容了孩子們虐待動物,而他們不應該讓孩子覺得「招貓打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兒。
雖然有些觀點聽起來有些吹毛求疵,但或許正如Samo Login在澄清「戀童癖安吉拉」謠言的聲明中所說,面對兒童時,人們必須永遠保持謹慎。